經營自己,把握成功
一個人能否成功,就看他是否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長處。因此,隻有經營好自己的長處,才能打造出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才會取得成功。人生如棋,黑白之間蘊藏著無限的玄機,成敗之別隱含著精妙的設計。如果你想下贏這盤棋,就需要仔細想想每步棋的走法。否則,一著不慎,全盤皆輸。
總有一些人把工作當成苦差事,對他們而言,工作是無趣且沒有希望的。他們被動地應付著工作,在工作中沒有投入自己全部的熱情和智慧,隻是在機械地完成任務,而不是創造性地、主動地工作。事實上,每個雇主都在找能主動做事的人。老板們最缺的並不是人,而是人才——那些能積極主動地工作,對待任務全心全意付出的人才。我們應該明白,與其被動地服從,不如主動地去完成工作。
要想成為職場的楷模,得到老板的青睞,就必須有高度的責任感,讓自己和公司休戚相關。無論崗位高低,都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優秀的員工能做到高瞻遠矚,不為小利斤斤計較,他們勇敢堅強,不被挫折打倒,就像經營公司一樣經營自己。
作為一個職場人,首先應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有的年輕人在開始做一份工作時,隻是為了解決生存問題,他們還有著遠大的理想,隻是因為現實暫且低頭。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有的人還在默默地為理想努力,而有的人已經被磨平了棱角,放棄了目標。
有一位大學畢業生,因為找不到工作就去一家水果廠當工人,賺點零用錢。沒想到一幹就是幾年,家人偶爾也勸他再找一份工作,但他怕被拒絕,又感覺當個工人比較穩定,就一直推脫,說以後再找工作。十多年來,他一直幹著這一份工作,而且已經年近四十,他想換工作也不能換了,誰會要一個已經快四十歲卻隻會搬運水果的人呢?
每個人到社會上選擇的第一份職業都很重要,因為它決定了你對這個社會的認知、你以後的求職、你對職業的感覺,還有你的生活。有人說,第一份工作有什麼重要的,我到時候換個工作不就可以了嗎?要知道,絕大多數人在一個行業裏做久了,時間長了就習慣了。再加上年紀大了,家庭負擔的增加,自己衝勁的減少,都會讓他失去拋棄現有的一切,轉而麵對新挑戰的勇氣。
所以說,在決定你一生事業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清楚再決定。選擇事業之前要問問自己,你所選擇的工作是你喜歡的嗎?你能保證多年後還喜歡嗎?你有多麼需要這份工作?它能否幫助你達到自己的人生目標?隻有這樣理性地思考之後,才能少走彎路,更快地邁向卓越。
選擇職業除了要考慮職業本身之外,還要想想你所處的環境是否是適合自己的發展。那種能讓你竭盡全力去做事的環境,應該適合你的性格、你的體力、你的才智、你的思想觀。就像魚必須生活在水裏,而馬最好在草原上奔跑,每個人都要找到適宜自己的環境,才能感到身心愉悅,才能在事業上大展拳腳。
如果你想在職場上獲得成功,就必須能夠揚長避短。每個人都是一座寶藏,你要不斷地挖掘自己的長處,然後經營它、發展它。也許有一天,這項長處就是你生存的工具。不要隻是盯著自己的短處,要知道,世界上最讓人痛苦的事就是拿著自己的雞蛋和別人的石頭去碰撞。去作一場必輸的比較,隻會讓自己灰心喪氣,要提高自信,就要發現自己的“石頭”在哪裏!
一個人能否成功,事實上就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自己的長處,長處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李開複曾在蘋果公司工作,有一段時間,公司的業績越來越糟,職員們在困惑中越來越灰心,工作態度也漸漸消極起來。李開複經過細心調查發現,蘋果公司確實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公司,它有很多非常好的多媒體技術。但遺憾的是沒有用戶界麵設計領域專家的介入,這些複雜的技術無法成為方便、快捷的軟件產品。用戶用著不方便,自然就不會去買。
於是,他寫了一篇報告,把他發現的問題詳細地報告了一下。此舉引起了公司高層的注意,這份報告在多位副總裁之間傳閱。最後,公司決定采納這個建議,並且直接任命李開複為多媒體部門的總監。
多年以後,當李開複已經當上公司領導的時候,他的一位老上司還誇獎他:“當年你的那個報告給公司帶來了非常大的機遇。今天公司這麼成功,你功不可沒。”
在李開複剛進公司的時候,大家都把他當成是語音方麵的專家。李開複給了他們一個大大的驚喜,因為他不拘泥於自己的崗位,在出色完成自己的任務後,還要為公司解決難題。如果不是這種積極主動的精神,他不可能從一個小職員直接升到總監。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李開複是個非常善於經營自己的人,像他這樣具備突出技能且不斷學習、努力進取、對公司高度負責能給公司創造巨大利潤的人,公司怎麼能不重用他呢?
製訂一個合理的目標
當你訂下目標後,就該知道如何完成目標。一定要明確達成目標的因素,因為光有熱情是不行的,還要找方法。量力而行地為目標製訂詳細的計劃,明確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不僅知道有利因素,還要明確自己達成目標的製約因素,比如自己的壞習慣、擔憂的事情、競爭對手等等。
按照“成功動機”理論,行動力的來源最終會歸結為:第一,追求快樂;第二,逃離痛苦。要去做,先明白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才能有源源不斷的力量。
作為一名員工,你首先要明確,你的工作和生活到底是什麼關係?有的人為了實現自我價值,有的人為了養家糊口,還有的人在渾渾噩噩地利用工作打發日子。認真地回答“自己為什麼活著”,“工作在你的生命裏到底被擺放在什麼位置上”這兩個問題,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說玩樂和舒服是你人生的目標,解決溫飽就是你對工作的要求,那非常簡單。你可以繼續在崗位上混下去,不需要有太大的執行力,但是會混得膽戰心驚,因為這樣的員工永遠是老板眼中的刺——白給你銀子卻不好好幹活。
這也是最容易消耗人工作激情的選擇,這種人慢慢會變成公司無可救藥的老油條。
有這麼一個故事,科學家作試驗,把一隻青蛙丟進沸水裏,它立刻彈跳出來,而把它放在溫水裏,慢慢地煮,青蛙會在裏麵舒服地遊,等到發覺水越來越燙,實在忍受不了的時候,卻不能跳出來了。混工作的人就像是這隻在溫水裏煮的青蛙,慢慢地喪失了進取心和戰鬥力,最後的結局隻能是被淘汰。
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使命的。使命是神聖的燈塔,激勵著你、引領著你,人因為有使命而偉大。這種使命會讓你有無窮的戰鬥力和執行力。
有的人,他的最高追求就是能吃飽飯,曬曬太陽。
有的人,他的最高追求是能賺錢養家糊口。
有的人,他的使命是讓人們的生活更加方便,比如公交車司機。
有的人,他的使命是弘揚文化,結交友邦,比如鄭和。
有的人,他的目標是讓黑人的子女和白人的子女能在一所學校裏讀書,比如馬丁·路德金。
還有的人,他的使命是一輩子為窮人服務,比如特雷莎嬤嬤。
為使命而工作的人,永遠不缺熱情與激情;為使命而工作的人,永遠不缺行動力。
捫心自問,你自己人生的使命是什麼?這也是你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價值。
接下來,就是明確自己的目標。找張白紙,寫下自己的目標,你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子的人。你在十年內所要實現的目標或者在五年內、三年內的目標。有人問為什麼要寫下這些目標,自己心裏明白不就可以了嗎?事實上,不要太輕信用腦袋記憶,這樣記憶的作用太有限。因為用不了多久,每天紛繁複雜的事務與信息會將你的這點記憶衝刷得一幹二淨。相比之下,寫在紙上的白紙黑字更有行動力和約束力,更何況這還有別的用途。
你要在你的夢想下麵寫下實現的理由。理由越多,動力就會越強。這不隻包括“白日夢”——達成它的快樂是什麼,還要包括達不成的痛苦是什麼。用最明確的文字,而不是模棱兩可的宣言。圖片也好、文字也罷,擺放在你隨時或者每天都能看到的地方,讓自己“刻骨銘心”。
千萬不要小看這個小小的舉措,它會幫你儲備無窮的行動力。
當你訂下目標後,就該知道如何完成目標。明確要達成目標的因素,光有熱情是不行的,還要找方法。量力而行的為目標製訂詳細的計劃,明確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不僅要知道有利因素,還要明確自己達成目標的製約因素,比如自己的壞習慣、擔憂的事情、競爭對手等等。
行動的時候,千萬少讓自己陷入自怨自艾或者胡思亂想之中。這是最浪費時間的,因為這種漫無目的的空想是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的。想得多做得少,惡性循環下去,又會帶給自己更多的困惑和苦惱。
蘇格拉底說:“要成功,你必須先有強烈的成功欲望,就像你有強烈的求生欲望一樣。”正如博拉·米盧的“招牌”觀點——態度決定一切。
工作中要學會聰明地思考
在努力的基礎上,工作中還需要聰明地去思考。隻有聰明地思考,才能更好地工作,用思考代替埋頭苦幹。如果你一味地忙碌而沒有時間來思考少花時間和精力的方法,那是得不到事半功倍之效的。聰明的思考,是創新突破,是方法優化,這需要學習進取,需要團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