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換個地方打井”
換個地方打井告訴我們要心胸開闊,腦筋靈活,不固執己見,不把死理當真理。轉移思路,許多原本看來不能解決的問題可能會輕而易舉地被解決。隻要我們靈活一些,學會“換地方打井”,哪怕隻是一口很小的“井”,都可能得到甘甜的成功之水。
在工作上,需要執著但不要固執,不要作無謂的堅持,不要一條道走到黑。你要知道,身邊到處都是路,條條大路通羅馬,隻要你能換個思路,開動腦筋,你就會發現成功在向你招手。
就拿打井來說,在一個地方打井,一直不出水,這個時候如果你隻是告訴自己要堅持不懈,而那個地方根本就沒有水,那麼堅持不懈就是愚蠢的浪費。放棄這個固定的思路,多元化地思考不失為一個正確的方法。與其在一個地方努力,不如去一個更容易出水的地方打井。
換個地方打井,不斷地探索其他可能性,才能讓自己更有創造力。
很多成功者都說,要把企業做大做強,就要有“專攻”和品牌項目,但理查德·布蘭森可不這麼想。他17歲起家,是當今世界上最富傳奇色彩和個性魅力的億萬富翁之一,英國女王授予他爵士頭銜。他確實沒有“專攻”,但他旗下的產業各個都是品牌,他創造了一個嶄新的商業模式,他創建的維珍公司,觸手簡直無處不在,從唱片到航空、鐵路、電信、大賣場、婚紗、影院、金融服務、可樂……維珍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基本上涵蓋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麵麵。
布蘭森說自己的公司是跟在大企業後麵搶食的小狗,可是這個小狗非常厲害。維珍是英國最大的私營企業,旗下有近200家公司。
美國有個年輕人去西部淘金,到了那兒才發現淘金的人比金子還多,他好不容易圈定了“地盤”想要大幹一場,結果幾個凶神惡煞的大漢走了過來,聲稱這是他們的領土。換個地方淘金大抵還是如此。這個年輕人沒有沮喪,也沒再換地方淘金,他悉心觀察周圍的環境,發現淘金的人非常多,但是淘金地點一般都非常幹旱,缺少水源。忙著淘金而忍受饑渴的人很多,甚至有很多人因為饑渴而死。
這個年輕人突發奇想,雖然淘金的希望十分渺茫,但找水的希望還是很大的,挖金子倒不如賣水。他停止了淘金,開始去尋找水源,拉到淘金地點,賣給那些淘金的人。在當時,這個年輕人在淘金地點卻不挖金子,與那些因淘金幣一夜暴富的人相比,他確實有點“傻”。很多人都嘲笑他,但他一如既往。
結果幾個月後,大多數的淘金者空手而歸,而這個年輕人在很短的時間內賣水掙了6000美元,這在當時是相當可觀的。
世界上之所以那麼多人一直庸庸碌碌,不是因為他們沒能力,也不是沒耐力、不努力,而是因為他們沒有動腦筋。他們每天都在千篇一律地運作,固定的思維模式,機械化的程序,創造性的思維得不到鍛煉就開始慢慢萎縮。而這種規範雷同的思維讓人無法脫穎而出,畢竟成功者隻是少數人。其實在很多時候,隻要你稍微改變一下自己的思維結構,就會解決許多原本麻煩的事。
美國有一個收藏家在收藏初期經常“一擲千金”收藏名品,過了一段時間,他的資金開始周轉不靈。如果他想繼續收藏這些“名品”,還要出大價錢,那肯定要和銀行、高利貸借錢。但是這個收藏家換了條路——他開始收藏名家的“劣畫”。事實證明,他是一個非常有眼光的人,這些劣畫不僅便宜,而且容易收集,短短一年他就收集了三百多幅。大家一定在想,劣畫有什麼用呢?能賣出去嗎?
答案是肯定的。
這位收藏家開始在各大報紙上刊登廣告,他決定舉辦一期名家劣畫大展,目的是為了讓人們能更珍惜名畫,更好地辨別名畫。這個畫展空前成功,四麵八方的人趕來,爭先恐後地去參觀他們所仰慕的大師們的劣畫,更有人不惜重金把畫買回,而這位收藏家也名聲大噪,成為收藏界的知名人士。
“換個地方打井”是人們從無數的事例中,從失敗的教訓和成功的欣喜中總結出來的,它教育人們不要不撞南牆不回頭,不要一條路走到黑,不要等事情已經無法挽回的時候再想回頭。換個地方打井告訴我們要心胸開闊,腦筋靈活,不固執己見,不把死理當真理。轉移思路,許多原本看來不能解決的問題可能會輕而易舉地被解決。隻要我們靈活一些,學會“換地方打井”,哪怕隻是一口很小的“井”,都可能得到甘甜的成功之水。
逆向思維的方法
不論事情大小,我們都要開動自己的腦筋,運用逆向思維的觀念,多層次地思考。不要因為事情小,關係不大而忽視它,如此才能做任何事情都容易成功。
在台北市的泉州街頭,靠近原美國文化中心的地方,有一位賣福州幹麵的小攤販。他每天的營業時間很短,但是生意卻非常興隆。那麼這個小攤販有什麼經營秘訣呢?
這個麵攤不大,依牆而立,緊靠在一間破舊而且已廢棄的房舍的牆邊。麵攤看起來很陳舊,不過與斑駁陳舊的牆壁並列而放,倒有點兒複古的味道,也很協調。在麵攤旁邊隻擺了三張可折疊的小桌子,可是輕便鐵管做的圓椅子卻有很多,在整體上來看,讓人覺得麻雀雖小,卻是五髒俱全,它的特色是簡單、輕便、樸實、便於搬移等。
這個小麵攤所賣的東西並不多,就是福州幹麵與兩三種湯類而已,這讓上門吃早餐的客人可選擇的菜也不多,隻能吃一些簡單的麵與湯。
小麵攤除了老板以外,還有老板娘和另外一名婦女。
從他所站的位置,與煮湯麵所需用的鍋、碗、麵、蛋、湯品、調味料等擺設的位置來看,都是很有講究的。能夠用來煮麵湯的場地麵積不大也不多,可是每個用品所擺的位子都恰當、順手,例如,將盛麵湯的碗排列整齊甚至堆疊至兩層高,以便量多時盛麵湯使用,這些雖然都是細節,但是卻可以讓老板在煮麵湯時的作業流程更加順暢、快速與方便。
這個麵攤的許多特色,在別的地方是無法看到的,這也更加突顯出麵攤老板的逆向思維。譬如,他所賣的麵湯式樣簡單(化繁為簡),麵湯價廉物美(物超所值),煮麵的速度不用久等(高效率),站著端著碗吃麵的人要比坐著吃麵的人多(不占空間),吃麵的桌子少、椅子多(因為營業場地有限),做椅子不是用來坐的,它是給客人用來當做小桌子放麵湯吃麵用的(善用資源),來吃麵的客人三教九流都有,但是以計程車司機較多(口味大眾化)。
老板在工作的時候非常認真與專心,除了跟老板娘就客人所點的菜單作確認與複誦之外,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默默地安排每回的麵湯作業。工作台麵不大,但是可以看得出來井然有序與善用空間。而快速與高效率讓他麵對早晨一批又一批湧進來的客人,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讓每一位客人都可以享用到熱騰騰的麵湯早餐,因此在那兒吃麵可以不必久等。物美價廉,也是麵攤客源廣增的原因。
這個麵攤僅用一日之中的幾個小時,卻獲得了時間與經濟上最大的效益和產值。為了要達到這一目標,麵攤的老板必須做一些需求與滿足上的調整及突破,其所運用的方法具有許多逆向思維觀念,例如,事前的規劃、由繁化簡、時間與高效率的要求、善用有限資源、最佳的營業效益、最大的時間產值等,所以他的麵攤才經營得如此成功。
現在我們試著將他成功的地方以逆向思維的角度來逐一分析與探討。
第一,他用逆向思維的“由繁化簡”的基本觀念,簡化餐點種類。他把自己的麵攤定位在傳統早餐形態中的中式麵類速食站,以福州幹麵為主,荷包蛋湯為輔。為了充分且有效地運用三個人的工作時間與分工合作的效率,麵攤上除了麵湯類之外,其他的小菜都不賣,以減少事先的準備工作量和在開市後客人點菜與計價上的麻煩。這種方式使每一位客戶的用餐時間大大縮短,無形中提高了營業效益與客人的流量,有效地提升了單位時間的產值。
第二,他以逆向思維的創意觀念,突破了場地受限製的問題。為了突破場地的限製,他以創意的觀念不去增添桌子,而改用增添鐵製圓形的椅子,讓客人用來取代桌子之不足。至於客人要把它當成椅子還是小桌子,那就讓客人各取所需好了。
第三,他以逆向思維的突破觀念,解決了對他不利的環境因素的影響。獨特的風格、求新與求變、突破場地的限製與縮短客人用餐等候的時間等,這才是讓他得以解決種種不利因素、客源不斷的原因。這家小麵攤與眾不同的地方也讓它逐漸有了名氣。
以上所作的分析,正是我們逆向思維裏的原動力(需求、滿足、突破與成就感)。在剛開始的時候,這家麵攤很可能並不是以這樣的方式經營的,也許麵攤的老板經過無數次的學習、檢討與改進,此後才有現在的作業模式,所以學習是增進逆向思維能力的最佳方式。
由這個小麵攤得到的啟示是:不論事情大小,我們都要開動自己的腦筋,運用逆向思維的觀念,多層次地思考。不要因為事情小,關係不大而忽視它,如此才能做任何事情都容易成功。
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人才是真正的聰明人,曆史上許多重大發明,科學上的重大發現,都是因為能舉一反三。在工作中也能舉一反三的話,會讓你彎路走得更少。雖然不一定很可靠、很精確,但富有創造性地舉一反三,的確能讓人更加自信、更加出色,往往能夠創造奇跡。
用舉一反三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就是教我們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來和陌生的問題作對照,尋找相似點,從而解決問題。
舉一反三這個成語來自大聖人孔子,他對他的學生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意思是說,舉出一個角為例來告訴學習的人,而他不能推斷其他三個角如何,就不用再教他了,因為他不用心思考。後來,大家把這個典故引申到學習和工作中,指的是學習或做一件事情,要學透,要靈活思考,這樣,就可以運用到其他類似的事情上了。
從古希臘時代開始,醫生一直都把耳朵貼在病人的胸口來傾聽病人的心髒,直到1816年才有了聽診器,發明者雷耐克是一個非常內向靦腆的小夥子。一次,一個年輕貌美的姑娘來到他的診所說心髒不舒服,但雷耐克太害羞了,他不敢把耳朵貼到女病人豐滿的胸部。這時,他突然想起一個場景,兩個小孩玩遊戲,一個小孩敲木頭的一端,而另一個小孩把耳朵貼到木頭的另一端就能聽到,盡管當時那個小孩敲得非常輕。雷耐克突然靈機一動,他抓起一疊紙,把紙卷成管狀,然後把紙卷的一頭放在女病人的胸部,他則在另一端傾聽。讓他興奮的是,他聽到了以前從未聽到過的心髒清晰的搏動聲。長久困擾著他的診斷問題迎刃而解了!於是,聽診器誕生了!顯然就在一瞬間,一個卷起的紙筒使臨床醫學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後來,他又用木料代替了硬紙做成了單耳式的木製聽診器,後人又在此基礎上研製了現代廣泛應用的雙耳聽診器。
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人才是真正的聰明人,曆史上許多重大發明,科學上的重大發現,都是因為能舉一反三。在工作中也能舉一反三的話,會讓你彎路走得更少。雖然不一定很可靠、很精確,但富有創造性地舉一反三,的確能讓人更加自信、更加出色,往往能夠創造奇跡。舉一反三是一種聯想,是創新的重要表現。比如牛頓能從蘋果落在地上聯想到地球是有吸引力的;法拉第用拉長的橡皮類比聯想兩個磁極間的吸引力創立了場的概念;著名的德國化學家,凱庫勒·馮·施特拉羅尼茨,在夢中看到一條蛇咬著它自己的尾巴繞著圈急速旋轉,從此發現了苯環結構。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也來源於他的一次著名想象試驗。他假想沿著一條光柱達到外太空的同時,自己麵前始終有一麵鏡子。愛因斯坦說:“我從不帶著語言思考。”幾個世紀前的亞裏士多德也總結過:“沒有影像的思考根本是不可能的。”
在工作中,如果我們要做出一個有突破性的方案,我們該怎麼辦?我們能異想天開嗎?我們能胡思亂想嗎?我們能想出一些離題十萬八千裏的方案嗎?不可能,我們的思想必須圍繞眼前的工作來思考。我們可以跳出習慣性思維,但是究其根源,還是要從這些“習慣性思維”發散、聯想、深化,最終找出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側向思維,迂回前進
走一條在別人看來很不理解,甚至沒必要的道路,沒準兒那就是通往成功的秘密通道。側向思維,雖然走的不是“正路”,麵對的不是主要問題,但效果可能比硬衝上去更好。
側向思維和正向思維不一樣,正向思維是指遇到問題,直接從正麵相對。而側向思維不同,它是指從事情的某個側麵,甚至某個點、某個次要的地方多做文章,這樣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辦法。
有句成語說得好:“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發現常規的方法用不了,或者說用常規的方法太吃力,我們可以嚐試用側向思維。側向思維可以幫助我們創新。要想掌握側向思維,不妨多問,這件事除了用這個方法來做,還可以用別的方法嗎?別人能幹的我能幹嗎?別人想做但做不到的我能做到嗎?其他行業、專業的做法和思路我能用嗎?
在美國,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冰箱,這種高度成熟的產品競爭也非常激烈,利潤每況愈下,廠商都在挖空心思地推銷自己的產品。而一家日本公司卻非常擅長用側向思維解決問題,發明創造了一種與19英寸電視機外形尺寸一般大小的冰箱,口號就是“讓家跟著你走”。這種微型冰箱投入市場,立刻引起眾多消費者的興趣,人們驚喜地發現,除了可以在辦公室使用,這種冰箱還可以在車上、去野營的時候用,舒適又方便。微型冰箱改變了一些人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那家日本公司進入市場初期默默無聞的命運。
微型電冰箱與家用冰箱在工作原理上沒有區別,其差別隻是產品所處的環境不同。日本人把冰箱的使用方向由家居轉換到了辦公室、汽車、旅遊等其他側翼方向,有意識地改變了產品的使用環境,引導和開發了人們的潛在消費需求,這極大地方便了消費者,達到了產品的目的。
美國前國務卿賴斯在上大學的時候,學校來了位美國當時的外交官,很多人跑去和外交官搭訕,但是那位外交官夫人卻尷尬地被冷落到一邊。聰明的賴斯疾步走上去親切地和外交官的夫人攀談起來,一直到這位夫人高興地離開賴斯的學校。而那位外交官也對賴斯另眼相看,在賴斯後來從政的道路上給予了她非常多的幫助。
賴斯在最開始也想結識那位外交官,但是學生那麼多,即使自己能擠上去,外交官也不能記住自己,倒不如微笑著和他的夫人攀談。要知道,沒有人會忘記在困境中幫助過自己的人,哪怕隻是一個小忙。
這也是側向思維,走一條在別人看來很不理解,甚至沒必要的道路,沒準兒,那就是通往成功的秘密通道。側向思維,雖然走的不是“正路”,麵對的不是主要問題,但效果可能比硬衝上去要更好。
大家一定都聽說過圍魏救趙的故事。戰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軍撤回救本國而使趙國得救。這也是典型的側向思維。
毛姆出版第一本小說的時候還沒什麼名氣,很多作品銷售量都不高,毛姆著急了。但是他並沒有像現在一些作家那樣去簽售,或者轉型來麵對銷售量的慘淡,而是選擇征婚。對,就是征婚,毛姆在一家發行量很大的報紙上登了一則征婚啟事:本人年輕英俊、教養深厚、百萬富翁,欲尋一位毛姆小說中女主人公式的女孩為終身伴侶。這個征婚啟事一刊登,一石激起千層浪,擊中了許多女孩的芳心,紛紛去購買毛姆的小說。還有一些人是帶著好奇心去看:這位百萬富翁的品位到底如何?結果,毛姆小說大賣。等大家把書拿到手裏,發現寫得還不錯,毛姆也就出名了。
《孫子兵法》雲:“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所謂迂直,就是懂得側向思維,表麵曲折,卻能更有效、更迅速地製勝。
立體思維開拓你的思路
立體思維可以開拓思路,讓我們思考得更全麵也更細心。通過立體思維我們可以把多重因素、多重事物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它們取長補短,相互幫助,最終得到良好的效果。
如何在一塊土地上種植四棵樹,使得每兩棵樹之間的距離都相等?
答案不是正方形、菱形、梯形、平行四邊形,任何一個四邊形都不可以,答案是其中一棵樹可以種在山頂上,山頂上的一棵樹和其餘的三棵種在山下的樹構成一個正四麵體,符合題目要求。立體思維要求人們跳出點、線、麵的限製,有意識地從上下左右、四麵八方各個方向去考慮問題,也就是要“立起來思考”。
用立體思維來思考交通,就不是原來隻能在大地上鋪路,而是拓展到地下、海上、空中,內環高架和南北高架、立交橋等等,組成橋、路、高架交叉的道路網絡。這提高了行車的速度,增大了交通的空間,減少了擁擠的時間。就像倉庫中的堆貨架是立體的,這樣能裝更多的東西,讓有限的空間得到更好的運用,這就是立體思維。
比如養魚,過去的池塘裏隻養一種魚,撒下食物就可以了,但是現在,人們發現原來魚的習性是非常不一樣的,有的魚喜歡在水底生存,而有的魚就習慣在水的中層生活,這樣再找一種生活在水麵上的魚就能組成一個立體網絡。這幾種魚混養也不用擔心它們爭奪“地盤”和食物,這種立體混養使池塘得到合理全麵的利用,也給養魚者帶來了豐厚的收益。還有更聰明的應用立體思維的人,在魚塘內養蚌,采珍珠,魚與蚌組成了一個網絡。他們還在魚塘周邊種上了水果,魚、果得到了很好結合。在魚塘旁邊養豬,魚、畜又得到了結合。
立體思維可以開拓思路,讓我們思考得更全麵也更細心。通過立體思維我們可以把多重因素、多重事物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它們取長補短,相互幫助,最終得到良好的效果。
一次,愛因斯坦正在陪三歲的兒子玩,兒子突然很認真地問愛因斯坦:“爸爸,你是不是天才?”愛因斯坦非常困惑,他搖搖頭說:“不是。”兒子天真地說:“騙人!不是的話為什麼隻有你研究出了相對論?為什麼別人都說你是天才?”愛因斯坦聽後用同樣認真的語氣說:“不是我比別人更聰明,而是我和別人看問題的方式不一樣。比如,一個甲蟲在一個籃球上爬行,由於它所看到的世界都是扁平的,這樣它永遠不會知道自己在一個有限的球體上爬行,它還以為在征服一個無限的世界呢。如果這時候飛過來一隻蜜蜂,它一眼就看出甲蟲是在一個有限的球體上爬行,因為蜜蜂的視覺是立體的,這對它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而你爸爸恰好就是那一隻蜜蜂,所以我發現了相對論。”愛因斯坦告訴了我們什麼是立體思維。所謂立體思維就是要俯瞰全局,而不是以偏概全。就像在爬一座山,在半山腰的時候我們永遠不能全麵客觀地認識這座山。隻有當我們站在山頂,俯瞰全局的時候,我們才能有更準確的理解。
有一位企業家曾經自述了他的一段經曆,從這段經曆裏,我們可以看到立體思維的作用:當時我剛注資了一家服裝廠,事實上我對這個領域一竅不通,一切都由我的搭檔來負責。但是不幸的是,沒過多久,我的搭檔就因為勞累過度住進了醫院,這意味著所有的重擔都壓在了我的身上。一切都非常混亂,我冥思苦想,卻一點兒對策也沒有,那些服裝領域的書籍對我而言更是一點兒幫助也沒有。後來,我突然想出一個辦法,雖然我是外行,但我的員工都不是外行。最後我決定,以領導和專家的身份出現在他們的麵前。
到了服裝公司後,我和每個部門主管談了一遍,我的談話內容大致一樣:“很抱歉,我們無法與你繼續合作下去了。公司是不會雇用一個沒能力的員工的。若是你能正確指出公司以前所犯的錯誤,並提出更正的辦法,說明你知道如何做好你的工作,那我就願意與你繼續合作。”
一連幾天的麵談,我桌前的建議堆積如山,我基本上沒分析任何一個部門主管的建議,我隻負責執行。沒想到,奇跡出現了,這家岌岌可危的服裝公司居然已經開始賺錢了。
在這個案例中,這個企業家非常善於用立體思維,而恰恰是這種立體思維,把陷入絕境的問題解決了。如果光憑著企業家自己想如何改變公司處境,恐怕那些部門主管就得真正下崗了——因為公司都該破產了。
平麵思維是自己的角度,立體思維是用別人的思維,借力打力,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辦法。立體思維會讓人高瞻遠矚,更有遠見卓識,也是最容易培養領袖氣質的一種思維方式。
第八章 問題也能變為機會,挫折也能促進成功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在工作中,必然會有失敗。沒有徹底的失敗,隻有暫時停止的成功。如果我們遇到一點事情就趑趄不前,沮喪萬分,就可能會把即將到來的好運氣都給嚇跑了。消滅了失敗,就是消滅成功。
在我們的工作與生活中,難免會發生各種各樣的意外事件。對於一家企業來說,最開心的事就是順順利利拿下一筆大訂單,最麻煩的事是對方因為各種理由取消交易。但是,無論在工作中遇到什麼挫折,我們都要保持樂觀的心態,相信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古代思想家老子這種禍福倚伏觀,認為世事變幻無常,因禍可以得福,壞事可以變為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