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計1(1 / 3)

第二十計1

混水摸魚

【原文】乘其陰亂,利其弱而無主。隨,以向晦入宴息。

【譯文】乘敵人內部發生混亂,利用其力量削弱而沒有主見,使其順從己方,像人隨天時而作息一樣習慣、自然。

【典故出處】

混水摸魚的語義是,趁著水渾魚看不清楚,伸手把它捉住。通常用以比喻乘混亂之機,從中撈取利益。在複雜動蕩的局勢中,各種力量都全被攪進旋渦之中,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其中的一些弱小力量或暫居中間的力量就會難辨真偽舉棋不定,我方正可乘機將其奪取過來,擴大自己的勢力。“隨,以向晦入宴息。”兩句出自《易經—隨卦》。隨卦,震下兌下,震,以一陽初發,自下而上,象征早晨太陽出自東方,一年的春分節序;兌,以二陽潛藏在一陰之下,象征太陽西下於地平麵,一年的秋分節序。從震到兌,象征從晨至晦,從春至秋,就如入夜休息那樣。天地萬物都由大休大息而生長。生命無盡,生是消的開始,息是生的轉機,隻要隨時隨人,因勢利導,必將順利無災。用到“混水摸魚”計上的意思就是:乘敵人混亂無主的時機,必須奪取戰爭的勝利。

【應用範例】

張儀搬弄口舌,從中漁利

張儀初到楚國的時候,遭到冷落,心中不甘。他對楚王說:大王無用1臣68之處,請讓我北上去晉國。”楚王正不耐煩,立即應允。張儀問道:大王不希望得到晉國的寶物嗎?”楚王說:黃金、珠玉、犀角、象牙皆產於楚國,應有盡有。寡人沒什麼想要的。”張儀說:大王難道不喜歡美女嗎?”楚王說:你這是什麼意思?”張儀回答說:中原的女子,粉麵黛眉,立於衢閭之間,外來客見了,無不嗟賞,以為遇見了仙

子。”楚王心動,說:楚國地處僻陋,不知道中原的女子如此美貌。寡人怎麼會不喜歡呢?”於是送給張儀大批珠寶,請他尋找美女。

楚王後宮南後與鄭袖聽到這個消息,妒火突起,十分害怕。南後派人對張儀說:聽說您要前往晉。我們這裏有黃金千斤,送給您作旅費。”鄭袖也派人送黃金五百斤給張儀。

張儀收到雙方的禮物以後,向楚王辭行。他對楚王說:天下關津阻隔,交通不便,不知何日可得再見。希望大王賞臣一杯酒喝。”楚王允諾,擺下宴席,與之共飲。宴中,張儀再三叩首,對楚王說:這裏沒有外人,能否請大王把寵幸的姬妾召來共飲?”楚王於是召南後與鄭袖入席。張儀見到南後與鄭袖以後,偽作驚奇之狀,向楚王叩拜請罪,說:臣有死罪於大王。”楚王不解其意,張儀回答說:臣遍行天下,從來沒見過如此美貌的女子!這樣說來,臣請為大王尋找美人,是欺騙大王啊!”楚王說:你不必在意。我早就知道天下沒有比南後與鄭袖更美貌的女子。”張儀利用楚王好色的毛病,在楚王和後宮之間蓄意製造了一場混亂。南後、鄭袖為了保住自己在楚王那裏的地位和寵愛,不得不贈金賄賂張儀。可憐糊塗的楚王為張儀公然欺騙而不知醒悟。張儀不費一文,逞口舌之利,製造混亂,獲取雙方贈利後溜之大吉,不愧為混水摸魚之高手。

王守仁造亂擒寧王

明代的王守仁是儒學大家,在軍事謀略方麵,他也是第一流的人物。寧王叛亂時,王守仁擔任鎮壓總指揮,當時明軍尚未整編就緒,如遭寧王軍隊的進攻絕無取勝把握。於是,王守仁想出了一個計謀。他暗中寫了一封寄給寧王心腹李士實、劉養正的密函,內曰:特請將貴處的情況賜告,朝廷對二位的忠心非常感動,此外,請早發動,並向寧王進勸為盼。如能離開寧王的根據地南昌,歸向南京正如所願,事必成矣。”寫好密函,王守仁派專人把已定死罪的寧王的間諜放了出來,對他耳語說:我也是寧王殿下心腹之人。請把這封信帶回去。”

169寧王接到密函,不免陷入沉思。當他與李士實和劉養正研究此後的作戰計劃時,二人無不勸他攻下南京,登基稱帝。這一來,寧王更加疑神疑鬼了。在猜疑、猶豫之間,一晃10多天過去了。當寧王醒悟中計了,王守仁已利用這段時間,集結了大批軍隊。

公元1519年8月,王守仁發布文告,宣布寧王的罪狀,並率領軍隊向寧王的根據地南昌進攻。寧王正領兵攻打安慶,得到報告,忙率軍隊乘船沿長江返回南昌,雙方的戰船在鄱陽湖上相遇,擺出陣勢後,用土槍土炮互相射擊。

王守仁衡量了一下雙方的力量,覺得這樣拚打下去不是辦法,忽然心生一計,下令在船上豎起一塊很大的木牌子,牌子上用黑墨寫了兩行大字:寧王已擒,我軍將士毋縱殺!”寧王的將士正麵對木牌,看得清清楚楚。王守仁當時並沒捉到寧王,是故意用這塊牌子動搖和瓦解對方的軍心。果然不出所料,寧王的將士真的認為他們的統帥被捉去了,當下軍心大亂,紛紛逃命,兵敗如山倒,寧王想阻止也阻止不住。王守仁趁機指揮他的軍隊追殺過去,取得了戰鬥的勝利。

寧王帶著殘兵敗將躲藏一夜,看看大勢已去,想偷偷逃跑,看到蘆葦叢中隱藏著一條漁船,就大聲把漁船喊到麵前,跳上漁船。劃船的人認出他是打了敗仗的寧王,即劃著船把他送到王守仁的軍營。王守仁這時才真的把寧王捉住了。

王守仁在獲悉寧王叛亂而自己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實施渾水摸魚之計,製造假信讓寧王君臣猜忌。假的總歸是假的,但當寧王識破計謀時,王守仁已爭取了寶貴的10天備戰時間。在決戰中,王守仁又用假戰報,瓦解敵軍的軍心,趁其亂大敗寧王的軍隊,最終擒住寧王。王守仁平亂建功,全賴混水摸魚之計奏效。

楊行密堆錢物大敗叛軍

公元883年,宣州(現在的安徽省宣城縣)刺史秦彥率領軍隊叛亂,渡過長江,占領了廣陵(現在的江蘇省揚州市)。廬州(現在的安徽省合肥市)刺史楊行密收到討伐秦彥的文書,便領兵去攻打廣陵。秦彥聽到消息,就把他的軍隊開到城外,排成陣勢準備應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