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計2(2 / 2)

其實諸葛亮是駐在祁山的,遠見魏軍行動,判定其必來攻祁山,便教魏延佯敗引誘魏軍入伏擊地域葫蘆穀。

果然,魏軍攻祁山是聲東擊西,司馬懿和二子司馬師、司馬昭並中軍2護04衛人馬,卻殺奔葫蘆穀來,碰著魏延,廝殺一陣,魏延撥馬便走,懿從後追上,如此且戰且走,直把司馬懿引入葫蘆穀,使人探哨穀中並無伏兵,山上盡是糧房,司馬懿不疑,遂大驅軍士盡入穀中。

可是魏延不見了,糧房上又布滿幹柴,心知中計,欲下令退兵,但說時遲那時快,忽一聲喊叫,山上一齊丟下火把,燒斷穀中,引起地雷

齊響,草房著火,黑煙衝天。司馬懿驚得手足無措,下馬抱住二子大哭曰:我父子三人皆死於此地了。”正在等死的時候,忽然下起一場滂沱大雨,狂風大作,穀中之火盡皆熄滅,司馬懿以手加額說:此天公未亡我,不乘機逃出,更待何時?”乃引軍衝出葫蘆穀,得以生還。

諸葛亮此番用計,先“開門揖盜”、後“關門捉賊”,做得相當高明,隻可惜“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一場大雨救了司馬父子的性命。

葉旺冰牆殲敵

明朝初年,元朝的殘餘勢力退居漠北,趁明朝初定天下,立足未穩,發兵南侵。明將葉旺於1375年鎮守遼東都司。元軍將領納哈出領兵進攻遼東都司,見葉旺守備森嚴,不敢強攻,就掉轉兵鋒進攻金州(今遼寧金縣),又被明朝守軍擊退。撤退時,納哈出不敢由原路返回,就率軍沿柞河而行。葉旺早知納哈出的用意,已派兵扼守住柞河,並且沿河壘冰為牆,晚上灌上水,北方天氣寒冷,一宿就凍結實,堅硬如同城牆,在冰牆旁邊暗設陷阱,埋伏好伏兵。納哈出所領元軍剛一到達,明朝伏兵四起,元軍驚慌失措,遇冰城而旁走,結果全部落入陷阱內,被斬殺及凍死的元軍不計其數,納哈出在混亂中隻身逃往漠北,再也不敢興兵侵明,葉旺因功被升為都督僉事。

子嬰殺趙高

趙高殺了二世胡亥以後,擁立二世的侄兒孺子嬰為皇帝。子嬰私下對自己的兩個兒子說:趙高之所以立我為帝,是恐怕群臣把弑君之罪加在他的頭上。如果不殺了他,說不定他又要打什麼鬼主意。我正式冊立的那一天,你二人可在齋宮設下伏兵。我則謊稱有病,等趙高前來迎接,立刻抓住他把他殺掉,藉此來為父輩報仇雪恨。”

到了這一天,趙高果然來到齋宮,為李畢所殺,又滅了趙氏三族。後來劉邦入關,子嬰內無賢臣,外無良將。不得已,隻得把絲帶套在脖子上,素車白馬,手捧傳國玉璽,守候在長安東13裏的灞陵旁,向

205劉邦請罪。即位才43日,秦國就滅亡了。後來,子嬰被項羽所殺。

賀龍誘敵深入殲湘軍

1929年6月底,蔣介石指令湘鄂國民黨軍圍攻湘鄂邊革命根據地,湘西軍閥陳渠珍派所屬湖南第一警備軍步兵第三團團副周寒之率部從永順進兵,企圖扼殺我剛剛建立起來的湘鄂邊根據地。7月初,周寒之率部從永順出發,占領了南岔之後,橫渡澧水向桑植前進。賀龍采用誘敵深入的戰術手段,先讓敵人渡過澧水,迫其背水作戰。在敵過河之後,命我第二團與敵接觸,利用有利地形,且戰且退,節節阻擊,遲滯和消耗敵人,使敵在5個小時內才前進了4.5公裏。這時,賀龍命預先集結在桑植城附近的紅四軍一、四團和軍特務連,分別從右、左翼向敵發起攻擊。擔負誘敵深入的二團也調過頭來向敵人進攻。在我軍的猛烈反擊下,敵人被打得潰不成軍,倉皇後退,我軍直追到澧水岸邊,敵渡河不及,大部被殲,周寒之被擊斃。這次戰鬥成功的運用了誘敵深入的戰術。我先以部分兵力誘敵上鉤,我主力則以逸待勞,當敵進至我預設戰場,再集中主力猛烈反擊,一舉殲敵。

韓信決水破敵

韓信自受漢王劉邦重用之後,屢次為漢王建立大功奇勳。後來,韓信又奉劉邦之命伐齊。齊的形勢已岌岌可危,於是求救於楚。西楚霸王項羽派大將龍且率兵救齊。有人就勸諫龍且說:漢兵接二連三地破魏、勝齊,軍隊士氣高昂,銳不可當,我們要是迎擊,定會吃敗仗而回。現在分析一下情勢:齊和楚是利於防守;而漢兵因遠道而來的關係,是利於戰。所以我們不如深溝高壘,堅固防守,等漢兵的糧食盡了,那他們就會軍心渙散,不戰自降了。”龍且不聽,自以為勇力過人,瞧不起漢軍,因此就在濰水擺開了陣勢,準備和韓信一決勝負。韓信2於06是命令軍士們準備了1萬個沙袋,在夜裏裝滿了沙子,堆在濰水上遊,把濰水的水流堵塞了。一切部署好了,韓信就率兵渡河擊楚,假意打了敗仗,渡河而走。龍且想這是個好機會,於是率兵涉河,乘勝追擊。韓信令軍士把上遊的沙袋拿開,洶湧的大水滾滾而來,可憐的楚軍,被淹死的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