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日軍的增援從哪個方向而來,楊漢風都是先將自己的力量分成三組,每組2人,在敵人的必經之路上預設集束手雷、詭雷等拉發與絆發的殲敵雷陣。也即不管敵人從如個方向來,楊漢風都將立於不敗之地。
當然,這隻是第一步。第二步則是每組都派一人騎著摩托(在這種關鍵時刻,楊漢風自然不再擔心摩托被敵人得去)去通州、武清、寶坻三個方向監視敵人,如發現敵人集群出擊,則騎著摩托飛報另外兩組的人,然後爭取在日軍到達雷陣之前,三個組的戰鬥力齊聚一起。
而發起攻擊的拉發雷陣,則最好由楊漢風親自拉響,因為由此他才能占據殲敵之首功。在可能的三路增援日軍中,楊漢風根據自己的判斷,主動選擇了武清方向的來敵,其雷陣也由他一手布置,另一名助手李津,隻是動手挖了幾個坑,此後幫忙鋪了點土而已。
楊漢風之所以隻能照顧到一邊,而不能三個方向的雷陣都由他鋪設,蓋因他並不知道日軍會在什麼時候增援,畢竟距離最遠的武清,到香河的距離也不到40公裏,如果日軍的增援很及時,在楊漢風撤出香河城後,最多隻有兩個小時的戰前布雷時間。
考慮到襲擊敵人之後就準備撤退的原因,此次設雷伏擊的地點均在出香河三公裏左右的地方,在華北平原,三公裏是憑肉眼可以看到城牆的距離,敵人看到目標地即將到達,再加上這又是華北平原,一望千裏之地,極有可能會放鬆警惕,而楊漢風就是要利用這個特點,爭取給日軍致命一擊!
隻是,敵情有些出乎意料。日軍,確實是從武清開過來的,但卻不是楊漢風想像的那樣,譬如是汽車拉著鬼子兵來增援。
日軍來得很快,而且在老遠之處就弄出了巨大的聲響,隻不過它並不是汽車馬達的聲響,而是日軍的騎兵!
原來,日軍在武清駐有一個騎兵聯隊,當香河遇襲的情報反應到通縣日軍顧問處時,日軍顧問細木繁(有證據表明這人為通縣日軍特務隊長,但前麵已這樣寫,姑且以誤為正吧)立即向駐屯軍司令部彙報,並請求司令部派遣駐武清的日軍騎兵聯隊前往增援,同時又命令寶坻、武清、薊縣、三河等香河周邊地區的日軍特務隊以及各縣偵緝隊晝夜出動,以期偵察出此次及最近的襲擊事件到底是何方神聖所為!
因為日軍是騎兵,整體速度非常快,甚至比坐汽車還要快,所以李津雖然前出武清預警,但不要說給另外兩組趕來會合的時間了,就是楊漢風自己也沒有多少準備時間!
“指揮官,怎麼辦?”李津有些擔心,敵人來勢凶猛啊。
“嗬嗬,你擔心神馬啊,難道,摩托還跑不贏馬兒?”楊漢風知道敵人來了之後,雖然來不及讓其他小組的人趕來,但最大的幸運時自己就在這一組,可以輕鬆地完成殲敵累積經驗值的任務。
“嗬嗬,指揮官,我這不是擔心你的安全麼?”李津坦然一笑。
“謝謝,我的安全,你不用擔心,你真要擔心,還是擔心日本鬼子的安全吧!”楊漢風看了看東方的天際,此時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那一刻!
楊漢風在一道大約兩尺高的土坎麵前,分左中右每隔2米左右擺出了三挺九六式機槍,拿出了七八個彈匣,開始一個一個地檢查,檢查完後,楊漢風認真地對著李津說道:
“等會兒,我從最左邊的機槍開始射擊,再中,再右,接著是再中,再左,像編蔑條一樣,來回轉動!當一挺機槍的子彈射擊完畢之後,你立即將彈匣上好,擺放回原位,一定要保證我隨時有機槍可用!”
對於感知已經高達24的楊漢風來說,他準備利用自己強大的感知優勢以及這黑夜的掩護,與日軍一個騎兵聯隊試一試誰更犀利。
日本人的騎兵編製,相對比較特別,大多是依賴於師團而成在,譬如950人規模的騎兵聯隊,這與日軍動不動3200-3800人的聯隊編製相比,實在是小多了。但是,誰也不要小看日軍的一個騎兵聯隊,它的戰鬥力絕對比果軍一個正規旅強!
當然,日本人的騎兵聯隊並沒有全部出動,而是隻出動了260人,相當於兩個騎兵中隊的兵力。不過,馬蹄聲卻不是260,而是500以上,雖然楊漢風沒有遭遇騎兵的經驗,但他的感知實在是強悍,這群日本騎兵,是一兵雙馬在奔騰。
這是一場楊漢風個人與日軍260名騎兵之間的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