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是曆史上有名的孝子。他把母親接到軍營中後,侍奉唯恐不周,每晚處理好軍務,便到母親處問安。當母親生病時,他親嚐湯藥,跪送榻前,連走路都微聲屏氣而行,生恐吵擾了母親的休息。凡遇率軍出征,必先囑咐妻子李娃,好好侍奉母親。嶽飛認為:
若內不能克事親之道,外豈複有愛主之忠?
嶽飛雖是武將,但他文采橫溢,有儒將風範。他愛好讀書,書法頗佳,時人稱“室有鄴架”、“字尚蘇體”。他還愛與士子文人交往,“往來皆高士”。
嶽飛寫的《小重山》不似《滿江紅》那樣豪情萬丈,可卻是借琴弦抒發著心中無言的呐喊。嶽飛這一生,為國家浴血沙場,赤膽忠心,不為功名,其高風亮節,令世人感佩。
嶽飛是著名的民族英雄,為曆代人民所敬仰。明代中期,嶽飛的故事開始廣為流傳,嶽飛也開始成為了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
明代表現嶽飛故事的小說、戲劇如《精忠記》、《武穆精忠傳》、《精忠旗傳奇》等都有嶽飛背上刺字的描寫,刺字版本不一,最普及的則是“精忠報國”。
明成化年間創作的《精忠記》,也曾提及嶽飛背脊有“赤心救國”字樣。
明嘉靖年間的《武穆精忠傳》中記載了另外一種說法,說有一次嶽飛見湯陰家鄉有人因生活所迫,聚嘯山林,為了自勉和勉人,於是請工匠在背上深刺了“盡忠報國”4個字。
明末,由李梅草創,文學家馮夢龍改定的《精忠旗傳奇》稱:
史言飛背有“精忠報國”四大字,係飛令張憲所刺。
“嶽母刺字”的故事最早見於清乾隆年間,浙江小說家錢彩評《精忠說嶽》,該書第22回的標題是“結義盟王佐假名,刺精忠嶽母訓子”。內容為,嶽母恐日後有不肖之徒前來勾引嶽飛,倘若一時失察受惑,做出不忠之事,英名就會毀於一旦,於是禱告上蒼神靈和祖宗,在嶽飛背上刺了“精忠報國”4個字。
該書敘述嶽母刺字時,先在嶽飛脊背上,用毛筆書寫,再用繡花針刺就,然後塗以醋墨,使永不褪色,描述得具體而詳細。
在儒教思想的影響下,“嶽母刺字”逐漸被賦予眾多的文化內涵,這也是其久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後人評書將“盡忠報國”稱為“精忠報國”,並編成一支曲在民間流傳。
嶽飛的母親也被人們稱為古代的賢母之一,她作為母教典範和婦女楷模,在國家危亡之際,勵子從戎,精忠報國,被傳為佳話,世尊賢母。
嶽飛屈死風波亭——好人落難。
嶽飛手下的張保——馬前卒。
嶽飛遭害——奸臣當道。
嶽老爺升天——上了奸臣的當。
嶽母教子——精忠報國。
嶽王廟裏跪個鐵秦檜——遺臭萬年。越劇團演員——沒難(男)。
越渴越喝鹽水——無濟於事。
yún
雲彩翻花——添(天)美。
雲彩裏擺手——高招。
雲彩裏蓋大廈——空中樓閣。
雲彩裏吹喇叭——空響。
雲端裏看廝殺——袖手旁觀。
袖手旁觀
“袖手旁觀”形容置身於外,不參與不過問,對事情采取消極、被動、坐觀成敗的冷漠態度。出自唐代韓愈《祭柳子厚文》:“不善為斫,血指汗顏;巧匠旁觀,縮手袖間。”
唐朝時候,有一位大文學家名叫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今山西)人,貞元(唐德宗)時中了進士,官至監察禦史。後來因受到連累,被貶到永州(今湖南零陵)做司馬(官名),最後在去柳州刺史的任上去世。
柳宗元寫的文章既雅健而又雄深,發表的議論像風勢般奮發而深遠,是一位博學而有才能的人。當時的大文豪韓愈在柳宗元死後寫了一篇非常著名的《祭柳子厚文》,其中有這樣幾句:“不善為斫,血指汗顏;巧匠旁觀,縮手袖間。”這幾句話的意思是說:不善於砍木的人,弄得滿頭大汗,指破血流;而巧熟的大匠往往攏著雙手,站在一旁觀看。韓愈對柳中元的文采才華之美,頗為賞識,看到他不被重用,成為一個袖手旁觀的巧匠,最終默默無聞地死去,為他感到非常不平,所以說了上麵那幾句頗有牢騷味的話。一個有學問、有本領的人沒有發揮才能的機會,這是多麼可悲可歎的事情呀!
坐觀成敗
坐在一旁冷眼觀看別人的成功或失敗,含袖手旁觀的意思。出自漢·司馬遷《史記·田叔列傳》。
漢武帝晚年,迷信成仙成神一類的事情,經常亂吃藥,以求長生不老,結果身體不如以前,人也開始昏庸起來。他寵信奸臣江充,江充利用漢武帝懷疑有人要謀害他的心理,說武帝得的病,是那些恨他的官吏和百姓在地下埋了木頭人暗加詛咒的結果。於是,武帝便派江充去調查這件事,江充心狠手辣,借機誣陷平時和自己作對的人,把他們一個個全殺了,前後竟殺了幾萬人。
當時,太子劉據和江充也是對頭。於是,江充向在甘泉宮養病的漢武帝誣告太子宮中也埋有大量的木頭人,想置太子於死地。太子忍無可忍,便立即發兵把江充殺了。
江充的同黨急忙去向漢武帝稟告,並欺騙武帝說太子起兵造反。武帝信以為真,便派丞相劉屈麾帶兵去捉拿太子。太子被逼率軍抵抗,雙方激戰了好幾天,劉據兵敗逃走,後來在湖縣被殺。
劉據在發兵抵抗丞相的部隊時,用的是“皇上病重、奸臣作亂”,特來肅清奸臣的名義,他曾親自到當時負責守衛京城的北軍使者護軍任安的宮寨中,授給他兵符,要他發兵支持自己。任安拜受了兵符,卻不發兵,閉寨不出。因為他搞不清楚誰是誰非。
後來,漢武帝帶病回京,他知道了這個情況後,起先認為任安隻是假裝接受了兵符,並沒有依附太子,就沒追究他。
任安軍隊裏有一個管理錢糧的小官,他以前曾受過任安的鞭打,懷恨在心,向武帝告發任安,說任安曾答應太子出兵,聽從太子的命令,因此任安是太子的支持者。
武帝看了這封告發信,說:“任安是個資格很老的大臣了!他老奸巨滑,眼見戰事發生,卻腳踏兩隻船,坐觀成敗,想投靠贏的一方,背棄輸的一方,如此懷有二心的人,留他不得!”
漢武帝命人把任安斬了。
雲端跑馬——腳底空。
雲縫裏出太陽——天開眼。
雲裏駕馬車——天災(載)人禍(貨)。
雲裏跑馬——露出馬腳。
雲裏失火——天然(燃)。
雲裏長草——老天荒。
雲裏長胡子——空虛(須)。
雲裏長樹——天才(材)。
雲南老虎蒙古駱駝——素不相識。
雲頭上掛剪刀——高才(裁)。
yùn
孕婦趕集——人裏看不出人。
孕婦趕集——福(腹)中有禍(貨)。
孕婦過獨木橋——鋌(挺)而走險。
孕婦拍肚子——太(胎)好。
孕婦騎馬——身負二任(人)。運動員賽跑——爭分奪秒。
運動員下跑場——你追我趕。
運糧河裏漂山楂——淨充能豆子。熨鬥燙衣服——服服帖帖。
熨鬥壓衣縫——平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