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采納了韓信的策略,立即著手部署東進關中。當時,從漢中通往關中的道路有兩條,一條是經由棧道進入關中;另一條是走陳倉(今陝西寶雞西)小路,那裏山高路險、懸岸峭璧、野獸蟲蛇出沒,路途險惡,已多年無人行走。正因如此,被項羽封到關中西部地區的雍王章邯不曾派兵駐守。韓信決定采用聲東擊西的戰術,“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韓信調動大批士卒和民,大興土木,日夜搶修棧道。當時正值盛夏,烈日當空,熱浪滾滾,施工的士卒和民夫一個個汗流浹背,形容憔悴,叫苦連天。經過近半月的艱苦作業,僅僅修好了一小段棧道,被燒毀的棧道長達300餘裏,施工的士卒民夫無不抱怨連天,紛紛怠工。韓信聞訊,立即加派人力,並派出數名手執長鞭的監工來到工地,眾人敢怒不敢言,隻得埋頭搶修。

漢王興師動眾修複棧道的消息傳到關中,雍王章邯感到十分好笑:“劉邦拜胯夫韓信為大將軍,率兵修複棧道,企圖東入關中,談何容易。便是動用10萬人,修上一年,也完不成。”話雖如此,章邯仍是一個有經驗的軍事將領,他立即加派兵員,重兵守衛棧道出口,防止劉邦大軍進攻。

韓信見章邯果然中計,便於公元前206年秋天的一天深夜,與漢王劉邦率大軍悄悄離開南鄭,偃旗息鼓,無聲無息地撲向陳倉。章邯加派了棧道的防守後,也日日派人刺探漢軍虛實,所得情報都稱漢軍仍在大修棧道,章邯便要守衛棧道部隊注意防範,以防萬一。

一天,章邯正在都城廢丘(今陝西興平東南)王宮中飲酒作樂,突然傳來緊急戰報:“漢軍已度過棧道,攻戰陳倉。”章邯聞訊將信將疑,慌忙調動兵馬,親自趕往陳倉抵擋漢軍。然而,歸心似箭的漢軍一個個如出山的猛虎,排山倒海般地湧向章邯軍,章邯大敗,逃回廢丘,閉門不出。漢軍遂包圍廢丘,四麵攻打。章邯無力支撐,不久便兵敗自殺。

章邯死後,漢軍攻戰鹹陽。關中剩下的兩個大王司馬欣和董翳更加孤立,先後向漢軍投降。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裏,韓信采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戰術,一舉從漢中返回關中,消滅了項羽為牽製劉邦而建立的三王勢力,平定了關中地區,為劉邦奪取天下建立了堅實的軍事基地,並奠定了豐富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基礎。

漢王劉邦揮師南下,來到洛陽新城時,傳來了九江王奉項羽之命殺了義帝的消息。他采取了董公的計策。第二天,他舉行隆重儀式,為義帝大辦了喪事。接著,他又派出使者,遊說眾王,申張正義,除奸保國。這麼一搞,還真起作用。各諸侯果然立即響應,紛紛派兵支援劉邦。劉邦的隊伍一下子就增加到56萬人,浩浩蕩蕩向楚國首府彭城殺去。這時候,項羽正率領楚軍的精銳與齊國打仗,留在楚國的隻是一些老弱殘兵。劉邦領兵長驅直入,不費吹灰之力就攻下了楚都彭城。

項羽聽到彭城失守的消息,焦急萬分,再也顧不得與齊國對峙,親率3萬精兵,去奪取彭城。一天早晨,楚軍向彭城發起了猛烈的進攻。漢王和他的將士們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中午時分,楚軍攻入彭城,漢軍被徹底打垮,劉邦在眾將的掩護下急促奔逃。

漢軍見主將奔逃,立時慌亂起來,四處潰散,逃至彭城東北的穀水和泗水時,因船少人多,搶渡不及,十幾萬漢軍在這裏被消滅了。這一仗,漢王劉邦傷亡慘重,他的父親劉太公和老婆呂雉也都被項羽俘虜了。

劉邦好不容易逃到滎陽、成皋一帶,收集了散兵。正巧,蕭何從關中發來一支兵馬,韓信也帶著隊伍趕到滎陽。經過休整,士氣又振作起來,劉邦見楚軍陣容強大,先是堅守不出,然後挑選精兵,突然襲擊,大敗楚軍。結果兩軍在滎陽一帶,形成對峙之勢。韓信背水一戰

公元前204年,漢楚兩軍在滎陽相持不下。由於一度楚占上風,魏、趙、燕、齊等依附項羽。漢王劉邦的大將、左丞相韓信,率領大軍,對這些小國進行痛擊。

韓信首先大破西魏兵,生俘了叛漢的魏王豹。接著又同張耳一起,一舉殲滅代軍,擒住代相夏說。隆冬十月,韓信率領數萬大軍,準備東出井陘(今河北省進陘)攻趙。趙國的國君趙歇和他的大將陳餘,聽說韓信就要來進攻,便集結兵力,號稱20萬人馬,準備迎戰漢軍。

謀士李左車向趙軍統帥、成安君陳餘獻計道:“漢軍來勢凶猛,我們應該利用有利地勢,用智才能取勝。請您給我3萬精兵,從小道迎上去,截住他們的糧草和軍需物資。您要深挖溝,高築牆,堅守到底,形成對峙之勢。讓韓信他們前進,打不了仗;後退,又無退路。這時,我再出奇兵不斷偷襲騷擾,讓他們得不到半點接濟。這樣,他們就會不戰自敗。”

陳餘是個迂腐透頂的書呆子。聽了李左車的計策,不耐煩地說:“兵書上說,兵力十倍於敵,就可以進行圍攻;兩倍於敵,就可以交戰。我軍數十倍於敵,敵軍又遠道而來,我們以逸待勞。在這種有利的條件下,我們不敢正麵迎戰,卻要躲避起來,豈不讓諸侯恥笑我陳餘太軟弱。他們就會輕而易舉地來攻擊我們。”李左車見陳餘是個食古不化的書呆子,不采用自己的計策,便憤然而去。

出井陘口往東,就是南北走向的大河,叫綿蔓水。陳餘根據自己的戰略思想,把趙軍的大本營紮在大河東岸較遠的山坡上。顯然,這是一個圈套:引漢軍渡河,背水作戰。

韓信派出的偵探悄悄溜進趙國,暗中探聽到陳餘沒有采納李左車的建議,趕忙回來報告了韓信。韓信聽到這個消息,十分高興,便籌劃了一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計劃。

按照計劃,韓信率領部隊浩浩蕩蕩地向井陘國進軍。軍隊過了井陘,在離趙軍30裏的地方紮了宮。這時已是半夜了,他挑選出二千騎兵,讓每人拿一麵紅色的漢軍旗幟,趁月色掩護,悄悄地從山間小路,繞到趙軍大營的後麵,埋伏在叢林裏。臨出發韓信為他們送行,並命令道:“明晨將交戰,等到我軍佯敗。趙軍見我軍潰敗逃走,一定會全部出營追擊我們。你們趁此機會,立刻衝進敵營,拔掉他們的旗幟,換上咱們的旗幟。”接著,又讓他的副將弄一點食物給騎兵們吃。他堅定地對士兵們說:“你們先隨便吃點吧,等明天我們打敗趙軍,要大擺慶功宴。”士兵們很快地吃完飯,便悄然出發了。

韓信率主力部隊,趁著月色,越過井陘口,渡過大河,在東岸麵對趙軍、背靠大河紮下大營,擺開陣勢。將士們都覺得這樣的擺陣法無疑於白白送去挨打。然而大家都知道韓信神機妙算,善於用兵,雖然有懷疑,但誰也不好發問。

趙軍將領望見漢軍背水擺陣,不禁哈哈大笑,議論紛紛。要知道背水擺陣,是兵家大忌,等於斷絕自己的退路,使自己陷於絕境,自取滅亡。陳餘見韓信中了圈套,心中不僅暗喜。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漢軍大宮裏的號角嗚嗚地吹響了。韓信率領一支精兵,打著帥旗,帶著大將的儀仗鼓樂,大吹大擂地向趙軍進攻。

陳餘看到韓信親自帶領漢軍來攻,笑道:“韓信,你終於出來了,今天叫你有來無回!”接著,把令旗一擺,大聲命令:“全軍立即出擊!”

趙軍打開營門,部隊一擁而出,漫山遍野地向漢軍殺來,雙方展開了一場混戰。戰鬥持續了一段時間,韓信見時機已到,便命令:“全軍假意潰逃!”這一來,漢軍向水邊陣地逃去。趙軍見漢軍敗退,便不顧一切地向前追擊。

韓信帶領的部隊退到河邊,跟原來背水列陣的主力會合了。他回轉身來,高聲喊道:“將士們,敵人殺過來了。現在我們後退無路,隻有死裏求生,立功的時候到了,殺啊!”頓時,漢軍將士們發起了勇錳的衝擊,綿延水邊展開了一場血戰。這時,埋伏在山坡上的二千騎兵,發起了突然襲擊,衝進了趙軍大營,遍插上紅色的漢軍旗幟。

在水邊的陣地上,韓信指揮著漢軍,拚命廝殺。漢軍個個精神百倍,勇猛無比。這時,趙軍已經精疲力盡,支持不住了。陳餘眼看一時無法取勝,急忙下令撤退。可是回頭一看,才發現大事不好,見自己的營寨,插滿了漢軍的紅旗。這一下,趙軍驚慌失措了,秩序大亂,自相踐蹋。這時,漢軍埋伏的二千騎兵,也衝出趙營,左突右攻,配合著背水陣地,兩麵夾擊,把趙軍打得大敗。斬殺了陳餘,並活捉了趙王歇。

接著,韓信和灌嬰又在齊地大敗楚軍,彭越也在梁地襲擊楚軍斷了楚軍的糧道。霸王陷入進退兩難之境。漢王趁機派人來講和,條件是:“霸王將劉邦的父親太公、夫人呂氏放回;楚漢雙方以鴻江為界,以西屬漢,以東為楚。”霸王同意了這種“楚河漢界”的劃分,放了劉太公和呂氏,收兵東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