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麟在篇中指出,要用善言善語去教導別人,用好的品行去影響別人,同時也要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人與人之間相互熏陶影響,便能使“善端無窮,善源不竭”。並且君臣治事,對待黎民百姓,最重要的也是與人為善。

詳示剛柔之道

[原文]

強淩弱,眾暴寡[1],勢利之天下豈自今日始?唯有堅毅卓立之精神足敵之。從古躋帝王卿相之尊者[2],有是精神。為聖賢豪傑者,有是精神。臨難不畏,逢敵不懼,故能不亢不卑而成大事業。餘性素剛強,每喜與京都名公巨卿之作威作福者尋仇[3],亦未嚐無卓立堅毅之精神。不畏強禦[4],務使欲心斂跡而後已[5]。近來入世稍深,覺天地間剛柔不可偏廢。太剛則易折[6],太柔則易靡[7]。剛非暴戾恣睢之謂也[8],強矯可已[9]:柔非卑弱懦下之謂也,謙退可已。創家業則剛,樂守成則柔。與名公巨卿論國事則剛,與兄弟母子論享受則柔。若名已立而功已成,廣置田園,大興土木,勞工而疲財,乃自滿之象,非謙退之道也。其業易隳[10],其名易裂[11],非吾所樂聞也。

——節錄自《清代四名人家書》

[注釋]

[1]暴:欺。

[2]躋:登;上升。

[3]尋仇:作對;過不去。

[4]強禦:強暴有勢力。《詩·大雅·烝民》:“不侮矜寡,不畏強禦。”

[5]斂跡:隱藏起來;不敢再出頭露麵。

[6]易折:容易折斷。

[7]易靡:容易倒下。

[8]暴戾:粗暴,殘酷凶惡。恣睢:任意胡為。

[9]強矯:堅強有力。

[10]隳:毀壞;墮落。

[11]裂:裂開;分開。

[譯文]

以強淩弱,以眾欺寡,這樣的勢利小人到處都有,哪裏是從今天才開始的?麵對這種局勢,隻有用堅毅卓立的精神才能夠對抗。自古以來登上帝王卿相這種尊貴地位的人,都具有這種精神。成為聖賢豪傑的人,都具有這種精神。臨難不畏懼,逢敵不害怕,所以能夠做到不亢不卑而成就大事業。我的性情素來剛強,常常喜歡與京都名公巨卿中那些作威作福的人過不去,所以我也不是沒有卓立堅毅的精神。要做到不畏懼強暴和權勢,就務必要使貪欲之心隱藏起來才行。我近來對社會的了解稍深了一些,覺得人生在天地間剛強與柔和這兩者都不可以偏廢。太剛強就會容易折損,太柔和就會容易倒下。我在這裏所說的剛強不是指殘酷凶惡、任意胡為的意思,而是要做到真正的堅強有力;我在這裏所說的柔和不是指卑弱怯懦的意思,而是要做到真正的謙和退讓。創立家業就應當剛強有力,樂於保持前人已有的成就和業績就應當柔和謙退。與名公巨卿討論國事時就應當剛強,而與兄弟母子論享受時就應當謙和退讓。如果在名已立功已成之後,就去廣置田園,大興土木,勞工而費錢財,就是自滿的表現,而不是謙和退讓的做法。這樣的人,他的事業容易毀壞,他的名聲容易敗壞。這樣的情況在我們家出現,則是我所不希望的。

[評析]

彭玉麟具體而辯證地闡述了剛強與柔和這兩者的關係,並詳盡地解釋了這兩者的基本含義,從而告誡其子,應當做一個不驕淩、不自以為是的人,做一個有真才實學、堅毅卓絕的人。如果在功成名就之後就去謀一己之私,為小家庭作打算,這樣的人最終將身敗名裂,一事無成。

力戒長傲說大話

[原文]

汝能以餘切責之緘痛自養晦[1],蹈危機而知懼[2],聞善言而知守,自思進德修業,不長傲,不多言,則終身載福之道而吾家之幸也。曆觀名公巨卿,或以神色淩人者,或以言語淩人者,輒遭傾覆。汝自恃英發,吐語尖刻,易為人所畏忌。餘少時,頗病執拗,看事不平者,輒心有所恃,片語麵折。如此未嚐不可振家綱、伸士氣,然多因是遭尤怨[3]。官場更險途也,吾非貪仕祿而屈節自抑[4],所以保身也,汝宜慎之!

——節錄自《清代四名人家書》

[注釋]

[1]緘:本意封閉,喻指信函。養晦:比喻隱居待時。

[2]蹈:實踐;赴。

[3]尤怨:怪罪怨恨。

[4]仕祿:做官的俸祿、薪水。屈節:失去節操。

[譯文]

你如果能以我對你切責之信而痛自隱居待時,赴危機而知畏懼,聽到善言而知謹守,自己追求提高道德、進修學業,不生驕傲之心,不說是非曲直,那麼這將是你一生安享幸福的根本,也是我們家的幸事。一一考察那些名公巨卿,有的以神色淩人,有的以言語淩人,最終總是失敗。你自恃英氣煥發,從而說話尖刻,容易為人所畏懼忌恨。我年少時候,也有這種執拗的毛病,看到不平之事,總是心裏覺得有所依據,就對人當麵指責。如此未嚐不可以振興家綱、伸張士氣,然而大多由此而遭到別人的怪罪怨恨。官場更是危險之途,我並非因貪戀做官的俸祿而拋去節操來壓抑自己,以保全己身的富貴名位。你對這個問題應當慎重才行。

[評析]

彭玉麟告誡其子,做官這碗飯並不好吃,如果太直率則會帶來許多煩惱;如果驕傲自大,言語盛氣淩人,不僅表明自己道德修養不夠,而且還會引起別人的不滿和怨恨,這樣的人沒有不失敗的。總之,為人處世既要做到謙虛謹慎,又要講究策略和方法。

應努力做到衝淡養儉

[原文]

汝祖母年高,衣帛食肉[1],餘尚愧孟子孝養之心[2]。特汝方稚,不宜耽逸樂而嗜溫飽[3],宜苦其身心,勵其誌氣。屋後有苗圃三畦[4],可種菜。蘇髯味菜根而甘[5],其衝淡養儉之趣,未知汝能辦得否?

——節錄自《清代四名人家書》

[注釋]

[1]衣:穿。帛:絲織品的總稱。

[2]孟子:指戰國時思想家孟軻。

[3]嗜:喜愛;愛好。

[4]苗圃:培養樹木幼株或某些農作物幼苗的園地。畦:菜圃間劃分的長行。

[5]蘇髯:指宋代學者蘇轍。甘:感到滿意;樂意。

[譯文]

你的祖母年歲已高,穿的是絲織品,吃的是肉類,並沒有過分享受,對此我還有愧於古代思想家孟子的孝順供養雙親之心。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你年紀還輕,不宜沉溺於逸樂而喜好吃穿,應該鍛煉身心,磨礪意誌。我們家屋後有培育幼苗的三畦園地,可以用來種植蔬菜。宋代學者蘇轍吃菜根就感到滿意,他這種養儉的誌趣,不知你能否做得到?

[評析]

彭玉麟告誡其子,年紀輕的人更應該吃苦耐勞,磨煉自己的意誌,不要好逸惡勞,追求享樂。

應以“勤勞”二字去謹守家聲

[原文]

偷懶則事無長進,習勤方有為耳。汝今年十九歲,乃讀書尚未成名[1]。想方心園姻伯家萍坨小考時便洋洋灑灑千言立就[2],賦帖詩亦清逸可誦[3]。學中諸友,自歎不敢望其項背[4],即房師亦驚為奇才[5]。察其平日好學不倦,剛日課經[6],柔日課史[7],初無勞師傅之督促[8]。其年尚小汝兩歲,何汝乃若朽木之不可雕耶?今後當痛自改悔,銳誌向學,慎勿事餘蔭以為衣食飽暖所憂[9],便學走馬王孫故態[10]。蓋自墮落之不足,而墮落其家風也。新婦來吾家,當曉以順從之義,入廚洗手作羹後還宜紡織習勞[11]。此是祖母遺訓。汝母以餘之榮顯,尚不避績麻縷之辛勤[12],新婦雖為富家子,則吾家即不能以其富而長其驕懶也。

——節錄自《清代四名人家書》

[注釋]

[1]乃:卻;但。

[2]姻伯:姻親伯伯。小考:明清兩代取得生員(秀才)資格的入學考試,稱為小考或小試。洋洋灑灑:形容文章或談話豐富明快,連續不斷。

[3]賦帖詩:即“試帖詩”。科舉考試的一種詩體。考官以古人詩句,或各事物為題,使作五言排律詩六韻或八韻,稱為試帖,題目用“賦得”。

[4]望其項背:看著別人的背影,意謂趕得上。

[5]房師:科舉製度中,舉人、貢士對薦舉本人試卷的同考官尊稱為房師。因為鄉試、會試的同考官各占—房,試卷必須經過某房的同考官選薦方能取中,故有此稱。

[6]剛日:古代指十日之內以甲、丙、戊、庚、壬五日為剛日。

[7]柔日:古代指十日之內以乙、丁、已、辛、癸五日為柔日。

[8]師傅:此處指先生。

[9]餘蔭:父輩遺留下來的恩澤和特權。

[10]走馬王孫:比喻為遊手好閑的公子王孫。

[11]羹: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狀食物。

[12]績:把麻纖維披開接續起來搓成線。

[譯文]

一個人偷懶則做事就會無甚長進,習勤才會有作為。你今年已經十九歲,但讀書還沒有成名。想起方心園姻親伯伯家的萍坨在秀才考試時便能立即洋洋灑灑寫成千字文章,試帖詩也作得清逸並可以讓人誦讀。學堂中諸友都自歎比不上他,即使是舉薦他試卷的同考官也歎為奇才。我觀察到他平時好學不倦,十天中以五天學習經卷,以五天學習曆史,從一開始就不需要先生對他嚴格督促。他比你還小兩歲,為何你竟像朽木一樣不可雕呢?今後你應當痛自悔改,銳誌向學,千萬不要享受我給你遺留下來的恩澤而為物質條件太好所累,學那遊手好閑的公子王孫的故態。這樣不僅你自取墮落,而且還敗壞了我們家良好的家風。新媳婦來到我們家裏,你應當告訴她順從的道理,除了到廚房裏做飯,還應當紡紗織布來習勞。這是你祖母的遺訓。你母親以我的榮華顯貴,還不放棄搓麻繩之辛勤,新媳婦雖然是富家女子,但我們家裏不能因為她是富家女子而滋長其嬌懶的習氣。

[評析]

彭玉麟在篇中指出“勤勞”二字與一個人的功業成敗和一個家庭的興衰都有極密切的關係。他嚴格要求其子謹守“勤勞”二字,保持良好家風。即使是從富家嫁來彭家的兒媳婦也應當下廚房做飯,到機房裏紡紗織布,以免滋長嬌懶習氣。

勤種蔬菜竹子可以求得樸野之趣

[原文]

庭植千年運,近聞蓬勃茂盛已非昔比。此即一家生意漸趨佳境。前囑種菜,要從富麗中求樸野。或則栽竹數畦,一以期氣象蔥鬱,一以其直節取警身心。其他興土木之舉,切勿妄動。存心須趨厚道,勿長驕奢之風[1]。

——節錄自《清代四名人家書》

[注釋]

[1]驕奢:驕橫奢侈。

[譯文]

庭院中的植物標誌千年運勢,近來聽說我們家栽的樹蓬勃茂盛,已跟從前有很大不同。這就是一家生活氣象漸趨佳境的表現。前次囑你種蔬菜,就是要你從富足中求得樸野之趣味。或者栽種竹子數畦,一方麵可使氣象蔥鬱,環境優美,一方麵能以竹子的直節來警醒自己的身心。至於興土木建築之舉,千萬不要妄自為之。存心須趨於厚道,不要滋長驕佚奢侈的習氣。

[評析]

彭玉麟不厭其煩地教育其子,一定要多勞動,譬如在屋前屋後親手栽種蔬菜、竹子等,既可優美環境,又可使自己的身心從中得到淨化。

勤於種植蔬菜竹子喂養牲畜益處多

[原文]

種竹、栽蔬、養魚、豢豬四者亦家事中不可忽[1],上可不忘祖風,有小村尚儉崇樸之美德;下以撙節糜費[2],可以生利,覺家庭間藹然有旺氣。即使種植豢牧無人,多雇幾名幫傭亦無妨礙[3]。如能得有成效,不特朵頤大快[4],亦足覘人家興聖氣象也[5]。

——節錄自《清代四名人家書》

[注釋]

[1]豢:喂養牲畜。

[2]撙節:節約;節省。

[3]幫傭:幫工。

[4]朵頤:指飲食之事。

[5]覘:窺測;觀測。

[譯文]

種植竹子、栽培蔬菜、養魚、養豬這四件事也是家事中不可忽略的。上可以做到不忘祖先遺風,有一種小村莊人家崇尚儉樸的美德;下可以做到節省不浪費,可以產生利益,令人覺得家裏和和氣氣,有興旺氣象。即使在種植蔬菜竹子和喂養牲畜方麵沒有人手,多雇幾個幫工也沒多大問題。如果能在這些方麵取得成效,那麼不僅吃的用的東西足足有餘,而且完全能夠看出一家興旺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