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付蘇聯轟炸機的武器裝備
史海鉤沉
作者:克裏斯托弗·布賴特
幾十年來,為了防止美國受到蘇聯轟炸機的攻擊,美國空軍的戰機一直處於高度戒備狀態攻擊。在北美地區空軍雷達站網的引導下,美國飛行員們能夠在幾分鍾內駕機起飛攔截接近美國領空的蘇聯飛機。
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
1949年8月29日,蘇聯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這使得美國深感不安。由於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緊張局勢一直持續,美國領導人越來越擔心美國會受到蘇聯轟炸機的攻擊,這對美國城市或軍事設施都將會造成嚴重後果。而如果是核攻擊,將會造成更大的破壞和人員傷亡。為此美國需要大大提高防禦能力。
1951年,美國空軍計劃研製核防空武器。短短幾年之內,武器設計與製造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美國研製並生產出大量的小型輕量級核彈頭,而且具有很高的安全係數。
美國波音公司和密歇根大學航空研究所從1950年開始為美國空軍設計一種“波馬克”地對空導彈。這種導彈采用垂直發射方式,發射後由兩台衝壓式發動機推進;其最大射程可達400英裏(約644公裏),高度80000英尺(約24384米),在其飛行的大部分時間裏從多個地麵站點接收引導信息。當“波馬克”導彈接近目標時,彈載雷達啟動,進行最後的攔截。
1953年,美國聯合防空委員會明確支持研製核防空武器。美國空軍要求“波馬克”導彈可以安裝6.5千噸TNT當量(相當於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的原子彈的一半大小)的核彈頭,前提是解決研製這種先進導彈的複雜問題。可是,隨著同年8月蘇聯試驗成功氫彈,美國領導人對蘇聯轟炸機攻擊的擔憂日益增加,他們已經沒有耐心等到“波馬克”導彈的改進。因此,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授權美國空軍研製“妖怪”(後來命名為AIR-2A)空對空火箭彈。這種火箭彈由道格拉斯飛機公司製造,是一種相對簡單的武器,可以攜帶1.5千噸TNT當量(相當於在日本廣島投下的原子彈的九分之一)的核彈頭。它能夠快速部署,安裝在特別改裝過的諾斯羅普公司的F-89“蠍子”截擊機上。
當一定數量的該型火箭彈和能夠攜帶它們的15架截擊機在密歇根州北部的沃特史密斯空軍基地和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附近的漢密爾頓空軍基地完成部署時,1957年1月1日,美國空軍宣布其形成初始作戰能力。幾周以後,美國國防部宣布,美國已經開始在本土部署用於防空目的的核武器。正在研發的核防空武器具備迄今為止最有效的防空性能,“我們把這些新式武器編入我們的防空係統,這對我們的國家安全至關重要。”
齊心協力,為保衛美國奮鬥
1956年4月,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簽署了“對空防禦作戰核武器經費授權”。這是給軍方在某些情況下使用核武器的提前授權,以保衛美國免受空襲。
由於“妖怪”火箭彈的T N T當量足夠小,而且是在高空使用,美國空軍希望用事實證明,核防空武器不會危及地麵安全。因此,美國空軍與原子能委員會安排1957年7月在內華達試驗場的一次核試驗中試驗了這種武器。防空司令部的5名工作人員聽說這一任務,誌願站在“妖怪”火箭彈的爆炸處下方接受試驗。
這次試驗在今天看來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但在當時卻獲得了新聞媒體相當大篇幅的報道。“妖怪”火箭彈當天在指定空域——5名誌願者和1名空軍攝影師上空18000英尺處被引爆。《紐約時報》第二天報道,“他們說,他們感覺到的隻是‘一陣突如其來的氣流和一聲打雷似的巨響’。”誌願者們“在爆炸結束1小時後仍然停留在試驗場,用蓋革計數器測量,證明放射性沉降物幾乎測量不到。”《紐約時報》將其描述為一個“火球”,並形成一團“玫瑰紅色的、炸麵圈形狀的雲團”。
第二年,268架F-89截擊機安裝了“妖怪”火箭彈所必要的機翼掛架和火控係統。F-101和F-106兩種截擊機分別於1957年、1959年開始裝備美國空軍以後,它們也要攜帶“ 妖怪”火箭彈。之後,美國從大約3150件此類武器中,挑選出31件部署在美國20個州的空軍基地的警戒機庫附近,以便於保證載油載彈、隨時準備起飛狀態的截擊機使用。
1958年,“妖怪”火箭彈形成戰鬥力一年以後,“波馬克”導彈的設計問題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決。工作人員開始在緬因州的班戈、新澤西州、長島和科德角附近建設“波馬克”導彈發射陣地。這些導彈發射陣地是在50英畝的土地上建造如同車庫一般的地上鋼筋混凝土掩體。七個掩體均勻分布,每個掩體內安裝一枚“波馬克”導彈,並使用垂直發射架發射。掩體頂部是敞開的,需要發射導彈的時候,發射架便將導彈豎起。
正當“波馬克”導彈發射陣地建設時,導彈本身被卷入了各軍種之間的爭議,並被削減了經費。原因在於,情報部門的最新評估降低了蘇聯轟炸機攻擊的可能性。再加上美國陸軍的“奈基-大力神”導彈即將裝備,有人建議取消“波馬克”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