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我國地方電子政務發展現狀及對策(1 / 3)

淺析我國地方電子政務發展現狀及對策

改革與戰略

作者:閆豐

[摘 要] 當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現代化、國際化加速階段,電子政務的發展方向就是要服務於政府職能轉變,促進服務型政府建設。文章主要介紹我國地方電子政務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分析各地電子政務成功開展的共性經驗,最後提出地方電子政務發展的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 電子政務;信息化;信息共享

[作者簡介] 閆豐,河北省信息資源管理中心,河北 石家莊,

[中圖分類號] D0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23(2013)03-0003-0003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信息化水平已逐漸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當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現代化、國際化加速階段,電子政務的發展要把實現政府職能轉變當作重要任務。大力推進電子政務的發展,是加快工業化進程的必然選擇,也是提高我國國民經濟整體素質、促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的迫切需要。

一、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單個政府機構建設自己的門戶網站,實現基本的信息檢索和信息發布功能。

第二階段:單個政府機構在門戶網站的基礎上,對內(包括機關內部及其下級機構)實現集成的網上辦公功能,對外實現網上業務受理,並與內部辦公業務集成,實現簡易交互功能。

第三階段:多個政府機構在信息交換平台上實現數據處理、在線互動,為公務員和普通用戶提供個性化的“一站式”服務,從而形成麵向社會的政府服務職能。

目前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正從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邁進,信息交換與共享成為亟待解決的基礎性問題。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曾明確指出“當前電子政務的重點是解決‘信息孤島’問題,有計劃、有步驟地建設和整合統一的電子政務平台,為在網絡環境下實現各業務係統的互聯交換和資源共享,以及規範政府管理和服務創造必要條件”。

二、當前我國地方電子政務發展的現狀和趨勢

(一)發展電子政務,建設服務型政府

從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曆程來看,電子政務可以很好地服務於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四大職能,能夠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能夠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行政體製的演化,電子政務的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十二五”期間,電子政務工作應當成為建設服務型政務的重要手段。針對新時期信息化工作的開展,應當以技術與需求作為發展電子政務的驅動力,要積極探索新技術的應用模式,要突出各部門政務信息的職能,並建立相應的問責機製和績效評價機製,推動信息化工作的開展;並要轉變思想,建立服務的理念,以服務對象為中心,強調麵向公共服務,解決信息共享協同的難題。

(二)完善安全保障體係,形成績效評估機製

要正確認識電子政務開展過程的信息安全保障問題,由於電子政務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必然會招致各種勢力的關注和攻擊。因此,在實現電子政務信息係統時應充分考慮到信息安全風險,明確電子政務內外網的限製和作用,做好防護、預警、監測、應急、恢複、反擊的安全保障措施,全麵提高信息安全防護能力,完善安全管理製度,創建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構建一個電子政務綜合安全體係。

要向堅持服務至上的理念、堅持業務需求導向、堅持完善發展環境、堅持體製機製創新轉變。同時,重視對電子政務項目的績效評估,把績效評估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機製,納入到部門的考核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