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二章(3 / 3)

這故事說明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也宣傳了佛家守戒、不殺生等思想,並頌揚了菩薩的機智。

蚊子本生

該故事述說逝屍國邊境某村,居住著許多木匠。有個禿子木匠在刨木頭時,頭被一隻蚊子叮咬,猶如針紮般疼,他讓兒子驅趕。他兒子一心要打死蚊子,拿起一把鋒利的板斧,朝父親頭上的蚊子打去,結果將父親的腦袋砍成了兩半,當場身亡。

此時菩薩正轉生為商人,在該村經商。目睹這場慘禍,心想:“聰明的仇人比愚蠢的朋友好,因為他懼怕懲罰,不會殺人。”又向眾人念偈道:“仇人倘有理智。勝似愚蠢朋友,請看傻子殺蚊,砍碎父親腦殼。”菩薩念完偈便起身走了,後來他按業轉生。

這則故事頌揚了菩薩善於借生動的事例,隨時向大眾宣講教義;也諷刺了一些凡事不動腦筋的愚人。

竹蛇本生

該故事述說有位苦行者,收養有一條小蛇,關在竹籠中,性情很溫和,人稱“竹蛇”。苦行者不聽菩薩不可收養的勸告,且奉之為親弟子。有次苦行者與大家一起外出采集果子,幾天後回家給竹蛇喂食,當他打開籠子,伸手進去時,這條蛇卻因餓了幾天,便真相畢露,一口咬住苦行者的手,結果苦行者被這毒蛇咬死,而蛇卻逃走了。

菩薩知道後向眾人講道:“剛愎自用者,不聽善意勸,猶如竹蛇爹,命喪旦夕間。”

這則故事告誡人們,不可對敵人存有善心。

奸商本生

該故事述說菩薩轉生為波羅奈國商人,人稱“小智”,他與另外一個人稱“大智”的商人,合夥經商。

盈利後,兩人因為分錢而發生爭吵。後大智想了一條奸計,想騙取更多的錢,聰明的菩薩識破大智與其父親合謀的奸計,並使大智的父親自食惡果,從樹上摔下來。最後他們倆平分所得。

這則故事歌頌了菩薩的智慧,也宣傳了善惡報應思想。

小蓮花本生

該故事述說菩薩轉生為波羅奈國蓮花王子,下有六個弟弟。

七兄弟長大成人時,國家遭難,國王讓他們趕快逃往別處,以免被仇敵殺死。為了活命,在荒原上弟兄們決定殺妻維生。蓮花王子的妻子輪到最後被殺。在該殺他妻子時,他將殺弟媳所得節省下來的肉分給弟弟們,使妻子免遭殺害。隨後他又帶著妻子逃跑。一路上王子用自己的鮮血解妻子之渴。後王子又救了一個落入河水中,瀕於死亡的殘廢人的命,並將殘廢人收留下來並治好他的傷,讓他與自己的妻子一同在家,自己去樹林采集果子。原來那殘廢人是個被剁掉手腳的強盜,後他竟與王子的妻子通奸,並乘王子不備將王子推下懸崖。

幸好王子沒有死,在蜥蜴王後的幫助下,王子最後回到波羅奈城,繼承了王位,他秉公執法大做善事,布施百性,因此備受臣民愛戴。

王子的妻子自謀害丈夫後,背著情夫,四處行乞,最後到了波羅奈城。女人照顧殘疾的男人,引起大家的同情,於是女人便把自己說成天下最好的女人,以騙取別人的施舍。當他們來到王宮行乞時卻被蓮花王子認出,王子本想下令懲罰這對忘恩負義的男女,但最後隻是將他們驅逐出境。

這則故事述說菩薩轉生所經曆的種種磨難,也宣傳了善惡報應的思想。

挑撥本生

該故事述說菩薩在轉生為波羅奈國王時,森林中有一頭獅子與一頭公牛為鄰,兩者親密無間,菩薩知道,如有第三者出現,就會使這種親密關係遭到破壞,於是派林中人注意觀察,若有第三者出現立刻稟報。

林中有一隻豺出現在獅、牛之間後,獅、牛均死去,而豺卻吃了牛肉、獅子肉。

原來,這隻豺在獅、牛之間進行挑撥,使獅與牛反目為仇,互相鬥毆,最後兩敗俱亡,而豺卻漁翁得利。

菩薩目睹這一悲慘的結局,告誡大家:“請看挑撥離間者,搬弄是非破和睦。”“誰要不聽挑撥言,歡歡喜喜享太平,猶如天國眾神仙。”

這則故事說明了挑撥離間是破壞人們安寧生活的敵人,告誡人們不要輕信挑撥之言。

月亮緊那羅本生

該故事述說菩薩轉生為緊那羅(護法神名,亦為“天龍八部”之一,又稱“音樂天”、“歌神”)與月亮女結為夫妻,恩愛無比生活美滿。

後波羅奈國王貪戀月亮女的美貌,便射殺緊那羅,企圖霸占月亮女。然而月亮女矢誌不從,國王淫心不能得逞,隻好悻然作罷,緊那羅死後,月亮女萬分悲痛,痛不欲生。帝釋天為月亮女的忠貞所感動,憑神力使緊那羅複活。夫妻倆經曆了愛情的考驗,重新又過著更加美滿的生活。

這則故事譴責了破壞別人幸福生活的小人,歌頌了忠貞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