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
李雍熙尚書潛心學道,將歌姬舞女都遣散放還。王西樵作詩責怪他說:“當年歌樂一處,曾經聽得入了神,憂愁煩惱都忘身後,如今不應該忽然將自己束縛起來,去遵守那些幹枯刻板的清規戒律。白居易若不是與病結緣,又何妨與樊子同春長住呢!王安石攜帶妓女自是不同凡響,處仲打開閣樓無所事事,終是無聊。是誰給您出的這餿主意,恨不得拿鞭子抽他的背。”阮亭也說:“塵世之中萬種留戀之情,未能斬斷,又怎麼能夠忍心遣散這些歌姬呢?”我很可惜秦少遊沒能聽到這些議論。
五十七
江西某位太守準備砍伐一顆古樹,有位過路客人在樹上題了首詩,詩中說:“聽說古樹將要在構建房屋時充當棟梁,將再也沒有濃蔭覆蓋,沒有清涼的樹影為青苔遮擋陽光。隻是擔心在月明星稀、露水濃重的清冷秋夜裏,千年老鶴飛來,尋找不到舊日相知的古樹。”太守讀了這首詩,不覺感到傷感,於是撤消砍樹的命令。
五十八
南宋妃嬪宮女之墓,在越中一帶特別多,無論在西湖岸邊,還是在獅山之側,都分布得有,其中墳塋可以辨得出來的,一共有二十四處,也就是俗語中說的“二十四堆。”山陰的邵薑畦先生詩中說:“西湖水麵清瑩透澈,光滑如鏡,照出當年興亡之事,回想起來實在讓人傷感。‘二十四堆’草色青青。錢塘江上風雨俱來,潮水湧起,遙遙而視,仿佛是宮中的翠華隨水而來。”詩中飽含深情,十分真摯。先生尤其善於五言詩,他的《詠濟南趵突泉》中有:“仿佛將廬山瀑布倒掛過來,又如浙江錢塘浪湖,長湧不止。”詩成之後一時間,諸位名士都自歎弗如,以為是神來之筆,都為之擱筆。他又有詩句如:“溪水清澈,姣花照水,花影成雙,山穀清幽,木屐踏過,聲音孤寂。”
五十九
江南的梅雨時節,終日陰雨,潮濕可厭,徐金粟作詩道:“雨還沒有落下,地麵先就濕漉漉地一片,天上沒有雲,但天仍是灰蒙蒙的,垂壓很低。”
六十
丁巳年,前輩沈雲蜚先生選入翰林院內的教習館後,向皇上請求休假回家娶親。過了一年之後返回京都,因為要熟悉研究國書的原故,就在我家附近租下房屋,意欲彼此切磋研究。不到半年,就死於癆病。我到他靈前祭奠,隻見筆墨紙硯散亂地放置,家人仆童都忙著安排他的喪事,我不覺傷感流淚。做了四首絕句來哭悼他,五十多年來,全都記不清了,忽然聞聽妻子琅琅誦背這首詩,忙將其追記下來作為對他一點永久的記念。詩內容為:“仙水飄渺,樓閣玲瓏,渺茫不清,難以尋覓。然而您卻年紀輕輕就這麼容易入了翰林院。到底為何生命如此短促,就如曇花一現?原是上帝召去,派您去掌管巫陽。”“明知道身體虛弱卻為何還要不遠萬裏而來呢?想必是神仙厭倦了故土,特意將玉骨托交到蓬萊仙山。”“我簡陋清貧的房院前,曾經幾次停過小車?你我為了熟悉,研究上清國書,而共同揮毫。如今遇到難解之字,又要向何人請教呢!客死他鄉,棺材上的灰塵蒙落有一寸多厚了。”“半年來遠離家鄉滯留天涯,湯藥不斷,身體日漸消瘦衰弱下去,有誰能報給沈家知道軸呢?昨天晚上,年輕的妻子寄來一封家書,催著您接他到京城好一起看美麗的花朵。”
六十一
錢塘的洪升,字防思,是相國黃文僖公黃機的孫女婿,人們隻知道他寫有劇本《長生殿》與《牡丹亭》並傳於世,而不知道他的詩才在湯顯祖之上。他的《曉行》詩為:“晨曉之時,雄雞喔喔長啼,此時仆人就駕著車出發了,四野靜寂,沒有一個人,隻聽得征鐸的響聲。”《夜泊》詩中則說:“竹篾隨著潮水的漲落而逐波飄流。水上的帆船好似在追逐著月亮,劃行如飛。係好舟船,已是夜深人靜時分。但我卻還要到釣魚磯上去。”先生性格落拓不羈。他晚年渡江而行,老仆人失足落水,先生喝醉了酒,提著燈去救他,和仆人一起溺死水中。他寫的《送高江村宮詹人都》五言排體一百韻,風格凝重,涵渾雄健,沉鬱頓挫,很有杜甫的詩歌風格。
先生為王貞女作過《金環曲》,內容是:“王家有個女兒名叫秀文,年少貌美,風姿綽約,如蘭花蕙草一般清芬嫻幽。項郎出身名族,是攻讀詩書之生,一朝以金環為聘,定下婚事。十多年來世事變化莫測,項家敗落下來,此時富家女兒怎麼一定要嫁給窮困人呢?王家便又將女兒改許給其他富豪顯貴人家,秀文知道後,悲悲切切,淚流如雨,哭了三天,將金環摘取下來吞下自殺。將死未死,如何相救?柔腸幾欲斷裂卻又勉強續著,躺臥在那兒,氣息微弱。誰知道神醫送來回春妙藥,吐出金環,魂魄初定,保全了性命。這種忠貞不渝的情感感動了上蒼,一夜間群鳥在銀河兩岸搭起了鵲橋。這女子可真是堅貞賢良!項郎對她感動傷悲而又憐惜,清晨起來,笑盈盈立於鏡台前,代妻子在濃密的鬢發旁係上金環。”此事、此詩都足以流傳千古。詩篇結尾一句,餘韻悠長含蓄,充滿韻味。
六十二
蘇州的徐文靖公,明亡時為國殉難,他的兩個兒子昭文、貫時,都遵遁父親的意旨,不出來做官。尤西堂為貫時作傳,說他“少年之時,風度翩翩,自稱是‘三十六帝外臣。’”他的《過平原有所見》中說:“美人粉麵如玉,衣飾華麗,佩珠戴玉。乘坐著華美的錦車,頭發從中間分挽,挽成蟠龍樣的發髻。春風吹過,吹掉了所圍的貂圍脖,露出玉頸,潔白如脂,壓倒白雪。”“在彎彎的池水旁倚著玉石欄杆,祓除過不祥,剛剛起床,晨妝時還有些寒意。近來才從江南傳來一種新的發式,梳出來是牡丹花樣,如今也是學著梳成這樣。”詩中描畫燕趙一帶的美人,可以想象其風流情狀。貫時先生名柯。他的孫子龍飲,精通鑒賞,和我交情很好。
六十三
洪防思作有《詠燕女》詩,詩中說:“燕地美女,從小就在平原曠裏練習騎射,踏著茂盛的青草出城打獵。身輕如燕,不讓矯健的男兒相扶,提著馬鞭自己跨上桃花馬。”胡稚威也吟詠這個題目,中間四句為:“雪白的脖頸從裁除的衣領處露出,纖纖素手尖尖如削,攬上散亂的頭發。烏雲似的濃發半籠著,簪花垂在前額上.羅帕斜豐掛,汗水成行地滴落。”
六十四
梅定九先生善於推算,精通《易經》之理,由此受到康熙帝的賞識。人們隻知道他擅長卜學,卻不知道他作詩也十分風雅。他作有《繼藤坑夜雨》詩:“溝壑山穀連結,積水下注形成垂落的瀑布,水聲轟鳴咆哮,震撼群峰,峰頭似乎要搖動削斷成平地。風雨飄搖之中,空空的房屋仿佛水上泊著的漁船,點了根短短的蠟燭,看去卻如月亮一般明亮。”《答周昆來》詩中說:“欣賞那酣暢淋漓精妙的水墨畫,如同美玉一般珍愛,期望今日相見可以在此以畫相托。”周昆來是過去的一位奇士,武藝高強,舞刀奪槊,豪氣逼人,他曾經畫過一幅龍圖,人們拿千金之資重價求購。在戴雪村學士沒有發達之時,梅先生結識並很欣賞他,把女兒許嫁給了他。
六十五
我選了翰林庶吉士後回家娶親,京都之人為我寫詩贈行的很多,把我其中寫得好的記了下來。
鄒太和學士在詩中說:“天氣和暖,有如春天,菊花黃黃的,開得正盛,楓葉漸漸轉紅轉紫。您如今衣錦還鄉,我們為您即將南歸而前來送行。像您這樣文章能一揮而就的人,適合拿筆來畫眉,洞房紅燭高燃,端坐新人。歸鄉的行裝中還帶著國文課(我當時正在溫習清書),存放詩稿的篋箱之中又添了許多酬唱送行的題扇詩篇。今日又有誰不羨慕這良緣佳配呢!鳳凰山下有您這樣一位神仙。”
張南華宮詹則在詩中說:“新奇的詩句如雪花般地飛灑而來,一條紅線,牽著前生已經定下的姻緣,這一對兒是天上的仙物留到人間,天宮中的玉女投奔凡世。青青垂楊,縈係著宮袍,鮮豔的宮花插在帽上。皇上恩準您回家娶妻,手裏仍舊垂握著騎馬離宮時的馬鞭。”“早早就知道了娶嫁日期,金花奪目,拆開家信來讀。湖光山色,麗人盈盈,流連忘返,揮毫成書,落墨之處,酣暢淋漓宛如雲煙鳥聚。這樣的才子佳人可謂在越地空前絕後。兩人雙宿雙飛就要離開越地,飛佇燕京。綠窗之下,早早為妻畫好了眉,銀燭高燃,看東方欲曉,等待朝見天子。”
沈淑園禦史作的詩為:“大家閨秀愛惜袁枚,年紀輕輕就蒙皇上恩準,辭別京都回歸故裏。一封詔書下來命令趕快回去拜見堂上高齡的雙親,成親之日精美的繡花帷帳圍護著結為連理的恩愛夫妻。庭院深深,笙歌又起,您穿著華麗的衣裳,臨江的樹林中,梅樹、翠柳種得很多,清晨起來為新人畫眉。大家盼望著您回京之後寫成博議,期待您以寫文章來報效國家。”
蔣和寧禦史當時還是儒生,寫詩道:“燭火低低地燃照著,繡鞋排放下麵,燭光中照見帳中的鴛鴦雙雙而棲,風吹動流蘇,吹拂更漏,好像是西邊的海棠花係了鈴,叮叮作響。”
魏允迪中翰,因為我文思敏捷,便開玩笑戲題一詩:“別人都盛傳袁才子擅長作詩詞,下筆千言,文不加點,頃刻間就揮筆寫完了。如果說畫眉必須輕柔舒緩,又哪容得你揮著眉筆橫掃開來。”
大司空裘叔度,當時是庶常,作詩道:“袁郎騎著馬奔出京城,采折到上苑東風中盛開的花。一路上踏香歸去,南國日見接近,前麵的苧蘿村是阿儂的家。畫壁、亭子上都留下過的詩句,從藍橋上歸去去會神仙,從此以後再不喜歡看路旁的閑花野草,因為在湖頭剛剛種了並蒂蓮。”這是調侃我親近許郎。又有一句:“梳妝鏡台前麵嫣然一笑之時,親手用螺黛為嬌妻畫眉。烏發如雲,禁不住寫佳妙的閨情詩,隻恐怕流傳出去,會惹惱了雪兒。”“兩個人共綰一條同心帶,華燈高照,正是良宵。錦被尚暖,歡情尚在,隻不要忘了早早乘馬車早早上朝。”
昆陵相國程聘三,當時是庶常,作詩說:“金燈照耀,一片笙歌沸騰,熱鬧非凡,精美的帳中,散發出流動的香味,綺羅衣衫散亂地放著。這一日黃姑若是遇到了織女,不要再說:‘人仿佛隔著天河。’”這是戲用我朝考的句子。
座主蔣文恪公,當時是翰林學士,也作詩說:“眾位神仙對您十分豔羨,為你送行去趕赴迢迢道途。詩箋重重疊疊塞壓在小車裏。騎著高頭大馬的翩翩少年春風得意,如癡如醉梅花如雪,飄落滿身。”“我聽說堂上雙親,二十年多來辛辛苦苦地教育孩子。此日江南洞房花燭,十分歡好,承受歡愛,共同遞上蓋著紅印的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