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 / 3)

四十七

本朝有某孝廉向逆賊吳三桂獻上一首詩歌,內容為:“用盡心力而楚國還是不免於覆滅,隻有求秦援救;韓信灰了心,逃走了,最終仍受到漢王加封。”康熙帝喜愛他能巧用典故,派人去查訪他,這人就逃走了。我認為這詩是模仿宋朝汪彥章為張邦昌寫的《雪罪表》,內容是:“孔子接受佛肸的召請,最終還是為了尊周,紀信乘上漢王劉邦的車,為的是誑騙楚軍”,這可以說是善於用華美的文章來開脫掩飾罪責的那種無恥的文人了。

四十八

有妓女作《與有贈別》詩,詩中說:“將客人送到臨行岔道,將要分別之時,滴滴地垂下相思之淚,灑落到階下,淚灑之處生長出海棠花來。”這是情話。而莊蓀服太史有《贈妓》詩為:“隨你不拭去腮邊相思之淚,這樣留到明朝還可以送別人。”一經說破,反而覺得味如嚼蠟,毫無意趣。佟法海在他的《吊琵琶亭》中說:“司馬的青衫何必要為淚水沾濕,將眼淚留著為天下的老百姓而哭。”同樣是大煞風景的話語。

四十九

有人哭一位顯貴,說道:“高大的府門之內,不知貴人生了何種疾病,隻因是地位尊寵之人,醫生爭著試用自己的藥方。”說盡了貴人生病時的情形狀況。

五十

我同鄉陳星齋先生有《題畫》詩,詩中說:“秋天就如美人一般,不妨清瘦疏淡一點,峰巒疊翠的崇山峻嶺好似知心朋友,越多越好。”江陰的翁朗夫征士有《尚湖晚步》,詩中說:“朋友就好比畫水墨畫,淡一點的好,山如議論文章,不喜歡平平無奇。”兩人的語句風格相似,論調一致。

五十一

本朝開國之時,江陰城最後投降。有一女子被清兵掠獲,她就騙他們說:“我很渴,不知可不可以去找點水喝?”兵士很可憐她,就答應了。於是女子就來到江邊,投江而死。當時城中死屍很多,滿岸都是,氣味汙濁,穢不可聞。這女子就咬破手指,在牆上題詩道:“路過的人不要嫌氣味難聞而掩鼻而過,死去的人要比活著的味道好。”

五十二

和我一同受征聘的朋友萬光泰,字柘坡,對於五言、七言古詩很精通。程漁門讀了他的詩,佩服得五體投地。而他的近體詩效仿宋朝人的風格,有艱澀隱晦的毛病,陳古漁專門研究近體詩,尊崇明朝七子,因此聽說漁門稱讚萬柘坡的詩,意見與漁門大相抵觸。我做了跋語,來解除兩家的隔閡,並且摘引了柘坡近體詩中比較出色的讓古漁看,使他有所了解。柘坡的《題開元寺》詩中說:“參天古樹盤根錯節,鳥巢密密地築在上麵,疏疏落落的小屋,少有客人探訪。”殘損的空鈴和破敗的屋瓦都墜落在塵土裏,殘斷的石碑填放到院牆之中。”《方鏡》中又有:“可笑彼此如方鑿圓枘不能相容,哪有田字形的麵容可以封侯?”《金鼇蟲東玉橋》中說:“清晨時分東西兩岸籠霧罩,濃翠欲滴,好似姣好的女子排列而立。”陳古漁於是折服。

五十三

我大姑嫁到慈溪的姚家。姚母頗知詩書,會賦詩,到外麵給別人家的女子做女教師。康熙年間,某相國以千金之資來聘請她去教授女弟子。到了府中後,住在花園裏,珠簾玉屏,陳設極為華麗富貴。兩位女子出來拜見,光華照人,容態極妍,可謂絕世美人。和她們說話,都是吳地口音。年紀約有十六七歲,學琴學詩,悟性頗好,十分聰穎。夜間陪伴女教師睡覺才知道年紀尚小,等待調教的女子還沒有服侍過相國寢眠。忽然有一天傍晚,這兩個女子從裏麵出來,麵頰微微泛紅。女教師就問她們,回答說:“堂上夫人賜我們飲酒。”於是解衣就寢,不到二更時分,她們從帳內赤足跳出,搶天呼地,語句呶呶,辨不出說的是什麼,掙紮片刻,就七竅流血而死,夫人賜她們飲酒時,就已經在酒中下了毒藥。姚母踉踉蹌蹌,丟棄衣服資財,當夜就逃回家裏。她常常對別人講:“兩女子,年紀大一點兒的尤可惜。”作有《自嘲》詩,中有一聯,意思是:“由於酒量淺,剛一沾唇,紅暈先湧到臉上;興高意滿,其樂融融,此中琴曲卻顯得極其不和諧,使人不能盡興。”

五十四

作詠物詩已經很難,而和前人之韻詠物則更難。近年唯有陳其年和王新城的《秋柳》,奇麗川方伯和高青丘的《梅花》能夠不沿襲采用原詩語句,而別出心裁,自成一體。陳其年詩中說:“柳條一天到晚在郵亭係綰行客衣衫,依依相留,這樣地風流多情,放誕不羈不知是對還是不對?在將軍的軍營裏,時光已晚,京北街前,音信日稀。緊蹙著眉尖,麵含憂愁,怎忍心讓秋水映見?柔軟的枝條在晚風裏任憑風拂,與夜間的鳥兒一齊拋飛。風中舞著嫋嫋細腰的女伴如果對我長相思憶,請為我轉告這樣的飄零四散的景況是違背我的心願的。“從搓就了鵝黃嫩綠的枝條的早春,心下便生愛憐之意。如今還記得金城裏幾株含煙霧的綠柳。還沒有飄拂搖曳生姿之時,便先就柔柔垂垂,任憑四處拋擲而依然纏綿多情。向來隻有陽春三月才是春日方好之際,要等待花開又需待上一年。這個時候秋山路途遙遠,映著遠山,株株柳樹搖落在畫樓旁。”又有“像你這樣在阡陌縱橫的田野上,還要枝條拂地,有人在畫樓之上卻怕開妝箱。”都是佳句。方伯有詩為:“從枝頭哪個地方可以依稀辨出一株淡淡的輕痕呢?如霜那樣的冷峻有神,又如雪一般溫潤可愛。一縷晨風沿著小徑吹過,追尋舊時的夢,寒月清冷地灑照在林木間,半明半幽,遠處的孤零零的村莊模糊一片,分辨不出來。吟風賞月,抒發情懷,欲鏤冰為句,卻難從離恨天上招玉為魂。托言告訴溪水橋上行走的客人,不要隻顧沿著幽香的梅花林中走過,誤了要訪的柴門。”“誰教公主的額頭飄落上梅花,而成梅花妝呢?冷雲四合之處,道路難以通達。朦朧的月兒籠照著梅花,似乎要沉落了,瓣瓣梅花怒放,像雪一樣晶瑩潔白。香夢已隨溪水杳然流去,隻有在此山之中,方可尋覓到芳香。鬆樹林裏,鬆濤陣陣,竹子叢中,風吟森森,另一位知友今在何方?地老天荒,悠悠天宇下,一樹冰清玉潔的梅花傲然挺立。”“飄飄有仙人之姿,有誰能夠親近呢?聽說她許嫁給林家,恐怕這不是真的。”“隴頭如今還是春意尚薄,山中一直是故人稀少。”他情懷的高遠淡泊,梅花若是有知,當呼他為知己。

五十五

康熙年間,於清端公任江南總督,推薦他的本家兄弟襄勤公來任江寧太守。兩個人名字都叫做成龍,但都不以此為嫌;兩個人都以為政清廉有操守、高風亮節而名震海內。可以說是康熙統治時期的一段佳話。襄勤公在京城郊區一帶任巡撫時,秉公執法,不避權貴。過去演戲中有《紅門寺誅奸僧》這一節,雖說事情有些牽強附會,但這也不是沒有根據的。他的孫子紫亭先生,名叫宗瑛,甲戌年入的翰林院,人品清高飄逸,能詩善畫。我在戊申年在虞山遊玩,紫亭的兒子靜夫明府當時在昭文任宰令,拿著《來鶴堂詩》出示給我看。其中如《題畫》詩中有:“江河岸邊秋蟲鳴唱不止,透著些許寒意,蕭索的荻蘆連結一大片,在秋風中搖曳。淅淅瀝瀝的雨剛剛歇住,月亮從雲中剛剛移出,孤獨的篷屋還在滴瀝水珠。”《遊民氏園》中說:“隔著密密的樹木,不知到了什麼地方,沿著溪流走忽然竟已到了門前。”《折杏花贈某》中又說:“紅燈搖搖映出人的身影爬到花枝垂垂的芳樹上,隨著手動,花瓣飄落了一身。”《歸車》詩中說:“驟雨大作,狂風四起,碧綠幽深的潭水翻攪起來;悠悠浮雲,潺潺溪水也都向東流去。”這些詩都是風骨奇清,飄逸超脫,不食人間煙火的作品。靜夫說清端、襄勤二公,也有詩集,等到他日撿尋出來後,給寄到我這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