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和精英價值說再見(1 / 2)

和精英價值說再見

優生活

作者:趙嘉怡

李開複得癌症了,科技圈裏炸開了。

跟當初喬布斯突然宣布因癌症離世不同,盡管很多科技狂人表示自己以喬幫主為楷模,但是相比果粉們對蘋果產品未來的擔憂,關於喬布斯的病症,似乎鮮有人在意。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大眾樂於給人貼標簽的緣故,喬布斯的身上亮閃閃的就是那個被咬了一口的蘋果。可是李開複不一樣,這位前Google全球副總裁和創新工場創始人,他的商人身份,伴隨著他一貫以來的言行已然被大眾不斷弱化。留在眾人印象裏的,是他孜孜不倦地教導青年人怎樣“做更好的自己”或者如何“與未來同行”。於是,大家不自覺地稱呼他為“老師”,甚至還有人半親切又半帶戲謔地把他喚作“雞湯哥”。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高壓之下的人們對精神領袖的需求總是要更強烈一些。海明威說過,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作為眾人的精神領袖,大家的疑惑不是李開複為什麼得了癌症,而是為什麼得癌症的是李開複?所以,在他9月6日發出一條“世事無常,生命有限。原來,在癌症麵前,人人平等”的微博後,當天的熱門話題就被李開複患病的消息刷屏了。若不是9月13日王菲離婚的新聞爆出,有關李開複的消息恐怕還要在微博上繼續熱鬧一陣子。

但是,餘熱並未消散。隨之而生的,是國人對健康的關注與討論。

創業家、企業高管、普通白領,甚至是一直以李開複為楷模的大學生們,都開始紛紛關注自己的健康。其規模之宏大影響之深刻讓《華爾街日報》都刊登了有關李開複患癌後國人自省的文章。

與此同時,還有來自美國某公司2012年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人承受的壓力正在快速上升。有75%的中國受訪者認為自己的壓力要高於去年,而全球其他地區的平均水平為48%。中國人,似乎處在一個最累的時代。

一位做生鮮電商的創業者,在提及李開複患癌症時,唏噓感慨了好一陣子,相比當初喬布斯的離世,他覺得李開複的患病更像是擺在眼前“活生生、血淋林”的例子。不是因為他更近,而是他更接近中國社會的現狀。從當初的改革開放到如今的互聯網浪潮來襲,變局之下的中國,快速致富的案例層出不窮,很多人不願失去創造財富的機會。於是一眾中國企業家們硬生生地在爭鬥中殺出了一條血路,很多人不得不為此付出健康的代價,就連他自己,雖然做生鮮電商,是為了保證家人和更多人能吃上放心健康的蔬菜,但是他也要常常加班到深夜,即便是在腳部受傷無法正常行走的3個星期裏,他依舊要一瘸一拐地見投資人、跟合作夥伴吃飯、應酬。李開複的患病,於他而言,觸動也僅僅限於“這種以健康為代價的堅持,不一定是對的”。但是,是否會讓自己的生活狀態有所改變,他卻不敢擔保。

因為,在GDP逐年攀升,而法定年假卻平均隻有5天、名列全球年假最少的中國而言,有時候做出一個對的選擇,需要的勇氣往往更多。曾聽聞這樣一件事,一位常年外派在蘭州的軍官,曾數次宣布要複員回家跟家人多一些時間在一起,可是卻始終沒有下文,直到今年初,突然開始著手辦理複原之事,原因是春節假期結束離家時,3歲的女兒對他講:“爸爸,你下次來還住我們家。”“我當時哭了。”這位30多歲的山東漢子在事後對同事講起這件事依然對當時的場景難以釋懷。如果不是女兒的那句“還住我們家”他可能還會再過上幾年“先賺錢,等賺夠了再回去陪家人”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