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話說馬知府見了,叫道:“且拿這廝過采。”當下十數個牢子獄卒,把李逵驅至當前。馬府尹喝道:“你這廝是那裏妖人?如何從半天裏吊將下來?”李逵吃跌得頭破額裂,半晌說不出話來。馬知府道:“必然是個妖人!”叫去取些法物法物:作法辟邪,驅除魔障的器物。來。牢子、節級將李逵捆翻,驅下廳前草地裏。一個虞候掇一盆狗血,劈興一淋;又一個提一桶尿糞來,望李逵頭上直澆到腳底下。李逵口裏、耳朵裏都是尿屎。李逵叫道:“我不是妖人,我是跟羅真人的伴當!”原來薊州人都知道羅真人是個現世的活神仙,因此不肯下手傷他,再驅李逵到廳前。早有吏人稟道:“這薊州羅真人是天下有名的得道活神仙,若是他的從者,不可加刑。”馬府尹笑道:“我讀千卷之書,每聞今古之事,未見神仙有如此徒弟,即係妖人!牢子,與我加力打那廝!”眾人隻得拿翻李逵,打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汎。馬知府喝道:“你那廝!快招了妖人,便不打你!”李逵隻得招做“妖人李二”。取一麵大枷釘了,押下大牢裏去。
李逵來到死囚獄裏,說道:“我是直日神將,如何枷了我?好歹叫你這薊州一城人都死!”那押牢節級、禁子都知羅真人道德清高,誰不欽服?都來問道:“你這個端的是什麼人?”李逵道:“我是羅真人親隨直日神將,因一時有失惡了真人,把我撇在此間,叫我受此苦難,三兩日必來取我。你們若不把些酒食來將息我時,我叫你們眾人全家都死!”那節級、牢子見了他說,倒都怕他,隻得買酒買肉請他吃。李逵見他們害怕,越說起風話來。牢裏眾人越怕了,又將熱水來與他洗浴了,換些幹淨衣裳。李逵道:“若還缺了我酒食,我便飛了去,叫你們受苦!”牢裏禁子隻得倒陪告他。李逵陷在薊州牢裏不提。
且說羅真人把上項的事,一一說與戴宗。戴宗隻是苦苦哀告,求救李逵。羅真人留住戴宗在觀裏宿歇,動問山寨裏事務。戴宗訴說晁天王、宋公明仗義疏財,專隻替天行道,誓不損害忠臣烈士、孝子賢孫、義夫節婦……許多好處。羅真人聽罷甚喜。一住五日,戴宗每日磕頭禮拜,求告真人,乞救李逵。羅真人道:“這等人隻可劫除了罷,休帶回去。”戴宗告道:“真人不知,這李逵雖然愚蠢,不省理法,也有些小好處。第一耿直,分毫不肯苟取於人;第二不會阿諂於人,雖死其忠不改;第三並無淫欲邪心、貪財背義;隻是敢勇當先。因此宋公明甚是愛他。不爭沒了這個人,回去教小可難見兄長宋公明之麵。”羅真人笑道:“貧道已知這人是上界天殺星之數,為是下土眾生作業作業:作孽、作惡、幹壞事。太重,故罰他下來殺戮。吾亦安肯逆天壞了此人?隻是磨他一會。我叫取來還你。”戴宗拜謝。羅真人叫一聲:“力士安在?”就鶴軒前起一陣風,風過處,一尊黃巾力士出現。但見:
麵如紅玉,須似皂絨。仿佛有一丈身材,縱橫有千斤氣力。黃巾側畔,金環耀日噴霞光;繡襖中間,鐵甲鋪霜吞月影。常在壇前護法,每來世上降魔。腳穿抹綠雕鸋靴,手執宣花金蘸斧。
那個黃巾力士上告:“我師有何法旨?”羅真人道:“先差你押去薊州的那人,罪業已滿,你還去薊州牢裏取他回來,速去速回。”力士聲喏去了。約有半個時辰,從虛空裏把李逵撇將下來。戴宗連忙扶住李逵,問道:“兄弟這兩日在那裏?”李逵看了羅真人,隻管磕頭拜說道:“鐵牛不敢了也!”羅真人道:“你從今以後可以戒性,竭力扶持宋公明,休生歹心。”李逵再拜道:“敢不遵依真人言語!”戴宗道:“你正去那裏走了這幾日?”李逵道:“自那日一陣風,直刮我去薊州府裏,從廳屋脊上直滾下來,被他府裏眾人拿住。那個馬知府道我是妖人,捉翻我捆了,卻教牢子獄卒把狗血和尿屎淋我一頭一身,打得我兩腿肉爛,把我枷了,下在大牢裏去。眾人問我是何神從天上落下來,隻吃我說道羅真人的親隨直日神將,因有些過失,罰受此苦,過三二日必來取我。雖是吃了一頓棍棒,卻也詐得些酒肉噇,那廝們懼怕真人,卻與我洗浴,換了一身衣裳。方才正在亭心裏詐酒肉吃,隻見半空裏跳下這個黃巾力士,把枷鎖開了,喝我閉眼,一似睡夢中,直扶到這裏。”公孫勝道:“師父似這般的黃巾力士有一千餘員,都是本師真人的伴當。”李逵聽了叫道:“活佛!你何不早說,免教我做了這般不是!”隻顧下拜。戴宗也再拜懇告道:“小可端的來的多日了,高唐州軍馬甚急,望乞師父慈悲,放公孫先生同弟子去救哥哥宋公明,破了高廉,便送還。”羅真人道:“我本不叫他去,今為汝大義為重,權教他去走一遭。我有片言,汝當記取。”公孫勝向前跪聽真人指教。隻因羅真人說了那幾句話,傳授秘訣,有分教:額角有光,日中無影。煉丹在石屋雲房,飛步去蓬萊閬苑。正是:
滿還濟世安邦願,來作乘鸞跨鳳人。
畢竟羅真人說教公孫勝怎地下山,且聽下回分解。第五十四回入雲龍鬥法破高廉黑旋風探穴救柴進第五十四回入雲龍鬥法破高廉黑旋風探穴救柴進第 五 十 四 回入雲龍鬥法破高廉黑旋風探穴救柴進詩曰:
奉辭伐罪號天兵,主將須將正道行。
自謂魔君能破敵,豈知正法更專精。
行仁柴進還存命,無德高廉早喪生。
試把興亡重檢點,西風搔首不勝情。
話說當下羅真人道:“弟子,你往日學的法術,卻與高廉的一般。吾今傳授與汝五雷天罡正法,依此而行,可救宋江,保國安民,替天行道。休被人欲所縛,誤了大事,專精從前學道之心。你的老母,我自使人早晚看視,勿得憂念。汝應上界天閑星,以此容汝去助宋公明。吾有八個字,汝當記取,休得臨期有誤。”羅真人說那八個字,道是:“逢幽而止,遇汴而還。”公孫勝拜授了訣法,便和戴宗、李逵三人拜辭了羅真人,別了眾道伴下山。歸到家中,收拾了道衣、寶劍二口並鐵冠、如意等物了當,拜辭了老母,離山上路。
行過了三四十裏路程,戴宗道:“小可先去報知哥哥,先生和李逵大路上來,卻得再來相接。”公孫勝道:“正好。賢弟先往報知,吾亦趲行來也。”戴宗吩咐李逵道:“於路小心伏侍先生,但有些差池,叫你受苦!”李逵答道:“他和羅真人一般的法術,我如何敢輕慢了他!”戴宗拴上甲馬,作起神行法來,預先去了。
卻說公孫勝和李逵兩個離了二仙山九宮縣,取大路而行,到晚尋店安歇。李逵懼怕羅真人法術,十分小心伏侍公孫勝,那裏敢使性?兩個行了三日,來到一個去處,地名喚做武岡鎮,隻見街市人煙輳集,公孫勝道:“這兩日於路走的困倦,買碗素酒素麵吃了行。”李逵道:“也好。”卻見驛道旁邊一個小酒店,兩個入來店裏坐下,公孫勝坐了上首,李逵解了腰包,下首坐了。叫過賣一麵打酒,就安排些素饌來與二人吃。公孫勝道:“你這裏有甚素點心賣?”過賣道:“我店裏隻賣酒肉,沒有素點心。市口人家有棗糕賣。”李逵道:“我去買些來。”便去包內取了銅錢,徑投市鎮上來。
買了一包棗糕,欲待回來,隻聽得路旁側首有人喝采道:“好氣力!”李逵看時,一夥人圍定一個大漢,把鐵瓜錘在那裏使,眾人看了喝采他。李逵看那大漢時,七尺以上身材,麵皮有麻,鼻子上一條大路。李逵看那鐵錘時,約有三十來斤。那漢使的發發:“乏”的諧音借字。了,一瓜錘正打在壓街石壓街石:街巷口兩側道邊的大石塊。上,把那石頭打做粉碎,眾人喝采。李逵忍不住,便把棗糕揣在懷中,便來拿那鐵錘。那漢喝道:“你是什麼鳥人?敢來拿我的錘?”李逵道:“你使的什麼鳥好,叫眾人喝采?看了倒汙眼!你看老爺使一回叫眾人看。”那漢道:“我借與你,你若使不動時,且吃我一頓脖子拳了去。”李逵接過瓜錘,如弄彈丸一般。使了一回,輕輕放下,麵又不紅,心頭不跳,口內不喘。那漢看了,倒身便拜,說道:“願求哥哥大名。”李逵道:“你家在那裏住?”那漢道:“隻在前麵便是。”引了李逵到一個所在,見一把鎖鎖著門。那漢把鑰匙開了門,請李逵到裏麵坐地。
李逵看他屋裏都是鐵砧、鐵錘、火爐、鉗、鑿家火,尋思道:“這人必是個打鐵匠人,山寨裏正用得著,何不叫他也去入夥?”李逵又道:“漢子,你通個姓名叫我知道。”那漢道:“小人姓湯名隆。父親原是延安府知寨官——因為打鐵上遭際老種經略相公,帳前敘用。近年父親在任亡故,小人貪賭,流落在江湖上,因此權在此間打鐵度日。入骨入骨:深入骨頭裏,比喻所好之深。好使槍棒。為是自家渾身有麻點,人都叫小人做金錢豹子。敢問哥哥高姓大名?”李逵道:“我便是梁山泊好漢黑旋風李逵。”湯隆聽了,再拜道:“多聞哥哥威名,誰想今日偶然得遇!”李逵道:“你在這裏幾時得發跡?不如跟我上梁山泊入夥,叫你也做個頭領。”湯隆道:“若得哥哥不棄,肯帶攜兄弟時,願隨鞭鐙。”就拜李逵為兄。有四句詩單題著湯隆好處:
銅筋鐵骨身軀健,爐冶鉗錘每用功。
原是延安知寨後,金錢豹子是湯隆。
當時李逵認湯隆為弟。湯隆道:“我又無家人伴當,同哥哥去市鎮上吃三杯淡酒,表結拜之意。今晚歇一夜,明日早行。”李逵道:“我有個師父在前麵酒店裏,等我買棗糕去吃了便行,擔擱不得,隻可如今便行。”湯隆道:“如何這般要緊?”李逵道:“你不知,宋公明哥哥現今在高唐州界首廝殺,隻等我這師父到來救應。”湯隆道:“這個師父是誰?”李逵道:“你且休問,快收拾了去。”湯隆急急拴了包裹盤纏銀兩,戴上氈笠兒,挎了口腰刀,提條樸刀,棄了家中破房舊屋、粗重家火,跟了李逵,直到酒店裏來見公孫勝。
公孫勝埋怨道:“李逵,你如何去了許多時?再來遲些,我依前回去了。”李逵不敢做聲回話,引過湯隆拜了公孫勝,備說結義一事。公孫勝見說他是打鐵出身,心中也喜。李逵取出棗糕,叫過賣將去整理。三個一同飲了幾杯酒,吃了棗糕,算還了酒錢,李逵、湯隆各背上包裹,與公孫勝離了武岡鎮,迤邐望高唐州來。
三個於路三停中走了二停多路,那日早卻好迎著戴宗來接。公孫勝見了大喜,連忙問道:“近日相戰如何?”戴宗道:“高廉那廝近日箭瘡平複,每日領兵來搦戰。哥哥堅守不敢出敵,隻等先生到來。”公孫勝道:“這個容易。”李逵引著湯隆,拜見戴宗,說了備細,四人一處奔高唐州來。離寨五裏遠,早有呂方、郭盛引一百餘騎軍馬迎接著。四人都上了馬,一同到寨。宋江、吳用等出寨迎接。各施禮罷,擺了接風酒,敘問間闊間闊:離別。之情。請入中軍帳內,眾頭領亦來作慶。李逵引過湯隆來參見宋江、吳用並眾頭領等。講禮已罷,寨中且做慶賀筵席。
次日,中軍帳上,宋江、吳用、公孫勝商議破高廉一事。公孫勝道:“主將傳令,且著拔寨都起,看敵軍如何,貧道自有區處。”當日宋江傳令,各寨一齊引軍起身,直抵高唐州城壕,下寨已定。次早,五更造飯,軍人都披掛衣甲。宋公明、吳學究、公孫勝三騎馬直到軍前,搖旗擂鼓,呐喊篩鑼,殺到城下來。
再說知府高廉在城中箭瘡已痊,隔夜小軍來報知宋江軍馬又到,早晨都披掛了衣甲,便開了城門,放下吊橋,將引三百神兵並大小將校出城迎敵。兩軍漸近,旗鼓相望,各擺開陣勢。兩陣裏花腔鼉鼓擂,雜彩繡旗搖。宋江陣門開處,分十騎馬來,雁翅般擺開在兩邊。左手下五將:花榮、秦明、朱仝、歐鵬、呂方;右手下五將是林衝、孫立、鄧飛、馬麟、郭盛。中間三騎馬上,為頭是主將宋公明。怎生打扮:
頭頂茜紅巾,腰係獅蠻帶。錦征袍大紅貼背,水銀盔彩鳳飛簷。抹綠靴斜踏寶鐙,黃金甲光動龍鱗。描金革占隨定紫絲鞭,錦鞍韉穩稱桃花馬。
左邊那騎馬上坐著的,便是梁山泊掌握兵權軍師吳學究。怎生打扮:
五明扇齊攢白羽,九綸巾巧簇烏紗。素羅袍香皂沿邊,碧玉環絲絛束定。鳧舄穩踏葵花鐙,銀鞍不離紫絲韁。兩條銅鏈掛腰間,一騎青驄出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