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頭領回到忠義堂上,吳用便對宋江說道:“關勝此去,未保其心。可以再差良將隨後監督,就行接應。”宋江道:“吾看關勝義氣凜然,始終如一。軍師不必多疑。”吳用道:“隻恐他心不似兄長之心。可再叫林衝、楊誌領兵,孫立、黃信為副將,帶領五千人馬,隨即下山。”李逵便道:“我也去走一遭。”宋江道:“此一去用你不著,自有良將建功。”李逵道:“兄弟若閑便要生病。若不叫我去時,獨自也要去走一遭。”宋江喝道:“你若不聽我的軍令,割了你頭!”李逵見說,悶悶不已,下堂去了。

不說林衝、楊誌領兵下山接應關勝。次日,隻見小軍來報:“黑旋風李逵昨夜二更拿了兩把板斧,不知那裏去了。”宋江見報,隻叫得苦:“是我夜來衝撞了他這幾句言語,多管是投別處去了。”吳用道:“兄長,非也。他雖粗鹵,義氣倒重,不到得投別處去,多管是過兩日便來,兄長放心!”宋江心慌,先使戴宗去趕,後著時遷、李雲、樂和、王定六四個首將,分四路去尋。有詩為證:

李逵鬥膽人難及,便要隨軍報不平。

隻為宋江軍令肅,手持雙斧夜深行。

且說李逵是夜提著兩把板斧下山,抄小路徑投淩州去,一路上自尋思道:“這兩個鳥將軍,何消得許多軍馬去征他?我且搶入城中,一斧一個都砍殺了,也叫哥哥吃一驚!也和他們爭得一口氣!”走了半日,走得肚饑。原來貪慌下山,不曾帶得盤纏。多時不做這買賣,尋思道:“隻得尋個鳥出氣的。”正走之間,看見路旁一個村酒店。李逵便入去裏麵坐下,連打了三角酒、二斤肉,吃了起身便走。酒保攔住討錢。李逵道:“待我前頭去尋得些買賣,卻把來還你。”說罷,便動身。隻見外麵走入個彪形大漢來,喝道:“你這黑廝,好大膽!誰開的酒店,你來白吃不肯還錢?”李逵睜著眼道:“老爺不揀那裏,隻是白吃。”那大漢道:“我對你說時,驚得你尿流屁滾!老爺是梁山泊好漢韓伯龍的便是,本錢都是宋江哥哥的!”李逵聽了暗笑:“我山寨裏那裏認得這個鳥人?”原來韓伯龍曾在江湖上打家劫舍,要來上梁山泊入夥,卻投奔了旱地忽律朱貴,要他引見宋江。因是宋公明生發背瘡在寨中,又調兵遣將,多忙少閑,不曾見得,朱貴權且叫他在村中賣酒。當時李逵去腰間拔出一把板斧,看著韓伯龍道:“把斧頭為當。”韓伯龍不知是計,舒手來接,見李逵手起,望麵門上隻一斧,胳岶地砍著。可憐韓伯龍做了半世強人,死在李逵之手。兩三個火家,隻恨爺娘少生了兩隻腳,望深村裏走了。李逵就地下擄掠了盤纏,放火燒了草屋,望淩州去了。

行不得一日,正走之間,官道旁邊隻見走過一條大漢,直上直下相李逵。李逵見那人看他,便道: “你那廝看老爺怎地?”那漢便答道:“你是誰的老爺?”李逵便搶將入來。那漢子手起一拳,打個搭墩。李逵尋思:“這漢子倒使得好拳!”坐在地下,仰著臉問道:“你這漢子姓甚名誰?”那漢道:“老爺沒姓,要廝打便和你廝打。你敢起來?”李逵大怒,正待跳將起來,被那漢子肋羅裏隻一腳又踢了一跤。李逵叫道:“贏他不得!”扒將起來便走。那漢叫住,問道:“這黑漢子,你姓甚名誰?那裏人氏?”李逵道:“我說與你,休要吃驚。我是梁山泊黑旋風李逵的便是。”那漢道:“你端的是不是?不要說謊。”李逵道:“你不信,隻看我這兩把板斧。”那漢道:“你既是梁山泊好漢,獨自一個投那裏去?”李逵道:“我和哥哥憋口氣,要投淩州去殺那姓單姓魏的兩個。”那漢道:“我聽得你梁山泊已有軍馬去了。你且說是誰?”李逵道:“先是大刀關勝領兵,隨後便是豹子頭林衝、青麵獸楊誌領軍策應。”那漢聽了,納頭便拜。李逵道:“你端的姓甚名誰?”那漢道:“小人原是中山府人氏,祖傳三代相撲為生。卻才手腳,父子相傳,不教徒弟。平生最無麵目,到處投人不著。山東、河北都叫我做沒麵目焦挺。近日打聽得寇州地麵有座山,名為枯樹山,山上有個強人,平生隻好殺人,世人把他比做喪門神,姓鮑名旭。他在那山裏打家劫舍。我如今待要去那裏入夥。”李逵遭:“你有這等本事,如何不來投奔俺哥哥宋公明?”焦挺道:“我多時要投奔大寨入夥,卻沒條門路。今日得遇兄長,願隨哥哥。”李逵道:“我卻要和宋公明哥哥爭口氣了,下山來不殺得一個人,空著雙手怎地回去?你和我去枯樹山,說了鮑旭,同去淩州,殺得單,魏二將,便好回山。”焦挺道:“淩州一府城池,許多軍馬在彼,我和你隻兩個,便有十分本事,也不濟事,枉送了性命。不如且去枯樹山說了鮑旭,都去大寨入夥,此為上計。”

兩個正說之間,背後時遷趕將來,叫道:“哥哥憂得你苦!便請回山。如今分四路去趕你也。”李逵引著焦挺,且叫與時遷廝見了。時遷勸李逵回山:“宋公明哥哥等你。”李逵道:“你且住!我和焦挺商量定了,先去枯樹山說了鮑旭,方才回來。”時遷道:“使不得。哥哥等你,即便回寨。”李逵道:“你若不跟我去,你自先回山寨報與哥哥知道,我便回也。”時遷懼怕李逵,自回山寨去了。焦挺卻和李逵自投寇州來,望枯樹山去了。

話分兩頭,卻說關勝與同宣讚、郝思文,引領五千軍馬接來,相近淩州。

且說淩州太守接得東京調兵的敕旨並蔡太師劄付,便請兵馬團練單廷珪、魏定國商議。二將受了劄付,隨即選點軍兵,關領軍器,拴束鞍馬,整頓糧草,指日起行。忽聞報說:“蒲東大刀關勝引軍到來,侵犯本州。”單廷珪、魏定國聽得大怒,便收拾軍馬出城迎敵。兩軍相近,旗鼓相望。門旗下關勝出馬。那邊陣內鼓聲響處,聖水將軍出馬。怎生打扮?

戴一頂渾鐵打就四方鐵帽,頂上撒一顆鬥來大小黑纓,披一副熊皮砌就嵌縫沿邊烏油鎧甲,穿一領皂羅繡就點翠團花禿袖征袍,著一雙斜皮踢鐙嵌線雲跟靴,係一條碧鞓釘就疊勝獅蠻帶,一張弓,一壺箭,騎一匹深烏馬,使一條黑杆槍。

前麵打一把引軍按北方皂纛旗,上書七個銀字:“聖水將軍單廷珪”。又見這邊鸞鈴響處,轉出這員神火將軍魏定國來出馬。怎生打扮?

戴一頂朱紅綴嵌點金束發盔,頂上撒一把掃帚長短赤纓,披一副擺連環吞獸麵犭唐猊鎧,穿一領繡雲霞飛怪獸絳紅袍,著一雙刺麒麟間翡翠雲縫錦跟靴,帶一張描金雀畫寶雕弓,懸一壺鳳翎鑿山狼牙箭,騎坐一匹胭脂馬,手使一口熟銅刀。

前麵打一把引軍按南方紅繡旗,上書七個銀字:“神火將軍魏定國”。

兩員虎將一齊出到陣前。關勝見了,在馬上說道:“二位將軍,別來久矣!”單廷珪、魏定國大笑,指著關勝罵道:“無才小輩,背反狂夫!上負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死活,引軍到來,有何理說?”關勝答道:“你二將差矣!目今主上昏昧,奸臣弄權,非親不用,非仇不談。兄長宋公明仁德施恩,替天行道,特令關某等到來,招請二位將軍。倘蒙不棄,便請過來,同歸山寨。”單、魏二將聽得大怒,驟馬齊出。一個似北方一朵烏雲,一個如南方一團烈火,飛出陣前。關勝卻待去迎敵,左手下飛出宣讚,右手下奔出郝思文,兩對兒陣前廝殺。刀對刀,迸萬道寒光;槍對槍,起一天殺氣。關勝遙見神火將越鬥越精神,聖水將無半點懼色。正鬥之間,兩將撥轉馬頭,望本陣便走。郝思文、宣讚隨即追趕,衝入陣中。隻見魏定國轉入左邊,單廷珪轉過右邊,隨後宣讚趕著魏定國,郝思文追住單廷珪。

且說宣讚正趕之間,隻見四五百步軍,都是紅旗紅甲,一字兒圍裹將來,撓鉤齊下,套索飛來,和人連馬活捉去了。再說郝思文追住單廷珪到右邊,隻見五百來步軍,盡是黑旗黑甲,一字兒裹轉來,腦後眾軍齊上,把郝思文生擒活捉去了。可憐二將英雄,到此翻成畫餅。一麵把人解入淩州,各領五百精兵,殺出陣門,卻似烏雲卷地,猶如烈火飛來。眾軍卷殺過對陣。關勝舉手無措,大敗虧輸,望後便退,隨即單廷珪、魏定國拍馬在背後追來。關勝正走之間,隻見前麵衝出二將。關勝看時,左有林衝,右有楊誌,從兩肋窩裏撞將出來,殺散淩州軍馬。關勝收住本部殘兵,與林衝、楊誌相見,合兵一處。隨後孫立、黃信,一同見了,權且下寨。

卻說水火二將捉得宣讚、郝思文,得勝回到城中。張太守接著,置酒作賀。一麵叫人做造陷車,裝了二人,差一員偏將,帶領三百步軍,連夜解上東京,申達朝廷。

且說偏將帶領三百人馬,監押宣讚、郝思文上東京來,迤餵前行,來到一個去處,隻見滿山枯樹,遍地蘆芽。一聲鑼響,撞出一夥強人。當先一個,手搦雙斧,聲喝如雷——正是梁山泊黑旋風李逵。隨即後麵帶著這個好漢,端的是誰?正是:

相撲叢中人盡伏,拽拳飛腳如刀毒。

劣性發時似山倒,焦挺從來沒麵目。

李逵、焦挺兩個好漢,引著小嘍囉攔住去路,也不打話,便搶陷車。偏將急待要走,背後又撞出一個好漢。正是:

猙獰鬼臉如鍋底,雙睛疊暴露狼唇。

放火殺人提闊劍,鮑旭名喚喪門神。

這個好漢正是喪門神鮑旭,向前把偏將手起劍落砍下馬來。其餘人等,撇下陷車盡皆逃命去了。

李逵看時,卻是宣讚、郝思文,便問了備細來由。宣讚見李逵,亦問:“你怎生在此?”李逵說道:“為是哥哥不肯叫我來廝殺,獨自一個走下山來。先殺了韓伯龍,後撞見焦挺,引我在此。鮑旭一見如故,便和親兄弟一般接待。卻才商議,正欲去打淩州,卻有小嘍囉山頭上望見這夥人馬,監押陷車到來。隻道是官兵捕盜,不想卻是你二位。”鮑旭邀請到寨內,殺羊置酒相待。郝思文道:“兄弟既然有心上梁山泊入夥,不若將引本部人馬就同去淩州,拚力攻打,此為上策。”鮑旭道:“小可與李兄正如此商議。足下之言,說的最是。我山寨之中,也有三二百匹好馬。”帶領五七百小嘍囉,五籌好漢一齊來打淩州。

卻說逃難軍士奔回來報與張太守,說道:“半路裏有強人奪了陷車,殺了偏將。”單廷珪、魏定國聽得大怒,便道:“這番拿著,便在這裏施刑!”隻聽得城外關勝引兵搦戰。單廷珪爭先出馬,開城門放下吊橋,引一千軍馬出城迎敵,門旗中飛出五百玄甲軍來。到於陣前,走出一員大將,急先出馬,乃是聖水將軍,端的好表人物。怎生打扮?有詩為證:

風目臥蠶眉,虯髯黑麵皮。錦袍籠獬豸,寶甲嵌狻猊。

馬跨東洋獸,人擎北鬥旗。淩州聖水將,英雄單廷珪。

當下單廷珪出馬,大罵關勝道:“辱國敗將,何不就死!”關勝聽了,舞刀拍馬。兩個鬥不到二十餘合,關勝勒轉馬頭,慌忙便走,單廷珪隨即趕將來。約趕十餘裏,關勝回頭喝道:“你這廝不下馬受降,更待何時!”單廷珪挺槍直取關勝後心,關勝使出神威,,拖起刀背,隻一拍,喝一聲:“下去!”單廷珪落馬。關勝下馬,向前扶起,叫道:“將軍恕罪。”單廷珪惶恐伏禮,乞命受降。關勝道:“某與宋公明哥哥麵前,多曾舉你,特來相招二位將軍,同聚大義。”單廷珪答道:“不才願施犬馬之力,同共替天行道。”兩個說罷,並馬而行。林衝接見二人,便問其故。關勝不說輸贏,答道:“山僻之內,訴舊論新,招請歸降。”林衝等眾皆大喜。單廷珪回至陣前,大叫一聲,五百玄甲軍兵一哄過來。其餘人馬,奔入城中去了,連忙報知太守。

魏定國聽了大怒,次日領起軍馬出城交戰。單廷珪與同關勝、林衝直臨陣前,隻見門旗開處,神火將軍出馬。怎生打扮?有詩為證:

朗朗明星露雙目,團團虎麵如紫玉。

錦袍花繡荔枝紅,襯襖雲鋪鸚鵡綠。

行來好似火千團,部領降衣軍一簇。

世間人號神火將,此是淩州魏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