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王道:“父王說那裏話,長他人誌氣,滅孩兒的威風。那孫行者共有兄弟三人,領唐僧在我半山之中,被我使個變化,將他師父攝來。他與那豬八戒當時尋到我的門前,講什麼攀親托熟之言,被我怒發衝天,與他交戰幾合,也隻如此,不見什麼高作高作:高招,本指下棋高明的招數。“不見什麼高作”,這裏是比喻武藝也不怎麼高強。。那豬八戒刺邪裏就來助戰,是孩兒吐出三昧真火,把他燒敗了一陣。慌得他去請四海龍王助雨,又不能滅得我三昧真火,被我燒了一個小發昏,連忙著豬八戒去請南海觀音菩薩。是我假變觀音,把豬八戒賺來,現吊在如意袋中,也要蒸他與眾小的們吃哩。那行者今早又來我的門首吆喝,我傳令教拿他,慌得他把包袱都丟下,走了。卻才去請父王來看看唐僧活象,方可蒸與你吃,延壽長生不老也。”

行者笑道:“我賢郎啊,你隻知有三昧火贏得他,不知他有七十二般變化哩!”妖王道:“憑他怎麼變化,我也認得。諒他決不敢進我門來。”行者道:“我兒,你雖然認得他,他卻不變大的,如狼犺大象,恐進不得你門;他若變作小的,你卻難認。”妖王道:“憑他變甚小的。我這裏每一層門上,有四五個小妖把守,他怎生得入!”行者道:“你是不知。他會變蒼蠅、蚊子、虼蚤或是蜜蜂、蝴蝶並蟭蟟蟲等項,又會變我模樣,你卻那裏認得?”妖王道:“勿慮。他就是鐵膽銅心,也不敢近我門來也。”

行者道:“既如此說,賢郎甚有手段,實是敵得他過,方來請我吃唐僧的肉;奈何我今日還不吃哩。”妖王道:“如何不吃?”行者道:“我近來年老,你母親常勸我作些善事。我想無甚作善,且持些齋戒齋戒: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不吃酒,不吃葷,不與妻妾同寢,整潔心身,以示虔誠,謂之齋戒。。”妖王道:“不知父王是長齋,是月齋?”行者道:“也不是長齋,也不是月齋,喚做‘雷齋’。每月隻該四日。”妖王問:“是那四日?”行者道:“三辛逢初六。今朝是辛酉日,一則當齋,二來酉不會客。且等明日,我去親自刷洗蒸他,與兒等同享罷。”

那妖王聞言,心中暗想道:“我父王平日吃人為生,今活夠有一千餘歲,怎麼如今又吃起齋來了?想當初作惡多端,這三四日齋戒,那裏就積得過來?此言有假,可疑!可疑!”即抽身走出二門之下,叫六健將來問:“你們老大王是那裏請來的?”小妖道:“是半路請來的。”妖王道:“我說你們來得快。不曾到家麼?”小妖道:“是,不曾到家。”妖王道:“不好了!著了他假也!這不是老大王!”小妖一齊跪下道:“大王,自家父親也認不得?”妖王道:“觀其形容動靜都像,隻是言語不像。隻怕著了他假,吃了人虧。你們都要仔細:會使刀的,刀要出鞘,會使槍的,槍要磨明,會使棍的使棍;會使繩的使繩。待我再去問他,看他言語如何。若果是老大王,莫說今日不吃,明日不吃,便遲個月何妨;假若言語不對,隻聽我‘哏’的一聲,就一齊下手。”群魔各各領命訖。

這妖王複轉身到於裏麵,對行者當麵又拜。行者道:“孩兒,家無常禮,不須拜;但有甚話,隻管說來。”妖王伏於地下道:“愚男一則請來奉獻唐僧之肉,二來有句話兒上請。我前日閑行,駕祥光,直至九霄空內,忽逢著祖延道齡張先生祖延道齡張先生:即張道陵,世稱張天師,為五鬥米道的創始人。。”行者道:“可是做天師的張道齡麼?”妖王道:“正是。”行者問曰:“有甚話說?”妖王道:“他見孩兒生得五官周正,三停平等三停平等:相術家把人的麵部分為上、中、下三部分,稱三停,固又作為臉的代稱。認為三停(頭部、鼻部、頦部)間的距離相等,人必有富壽。,他問我是幾年、那月、那日、那時出世。兒因年幼,記得不真。先生子平子平:宋代徐子平精於星命之學,後代術士多宗之,因而稱推八字者或星命之學為子平。精熟,要與我推看五星。今請父王,正欲問此。倘或下次再得會他,好煩他推算。”行者聞言,坐在上麵暗笑道:“好妖怪呀!老孫自歸佛果,保唐師父,一路上也捉了幾個妖精,不似這廝克剝。他問我什麼家長禮短,少米無柴的話說,我也好信口捏膿捏膿:捏造假話。答他;他如今問我生年月日,我卻怎麼知道?……”好猴王,也十分乖巧,巍巍端坐中間,也無一些兒懼色,麵上反喜盈盈地笑道:“賢郎請起。我因年老,連日有事不遂心懷,把你生時果偶然忘了。且等到明日回家,問你母親便知。”妖王道:“父王把我八個字時常不離口論說,說我有同天不老之壽,怎麼今日一旦忘了?豈有此理?必是假的!”‘哏’地一聲,群妖槍刀簇擁,望行者沒頭沒臉地紮來。這大聖使金箍棒架住了,現出本象,對妖精道:“賢郎,你卻沒理。那裏兒子好打爺的?”那妖王滿麵羞慚,不敢回視。行者化金光,走出他的洞府。小妖道:“大王,孫行者走了。”妖王道:“罷!罷!罷!讓他走了罷!我吃他這一場虧也!且關了門,莫與他打話,隻來刷洗唐僧,蒸吃便罷。”

卻說那行者搴搴(qiān):拔,這裏是拿的、握的意思。著鐵棒,嗬嗬大笑,自澗那邊而來。沙僧聽見,急出林迎著道:“哥啊,這半日方回,如何這等哂笑?想救出師父來也?”行者道:“兄弟,雖不曾救得師父,老孫卻得個上風來了。”沙僧道:“什麼上風?”行者道:“原來豬八戒被那怪假變觀音哄將回來,吊於皮袋之內。我欲設法救援,不期他著什麼六健將去請老大王來吃師父肉。是老孫想著他老大王必是牛魔王,就變了他的模樣,充將進去,坐在中間。他叫父王,我就應他;他便叩頭,我就直受。著實快活!果然得了上風!”沙僧道:“哥啊,你便圖這般小便宜,恐師父性命難保。”行者道:“不須慮,等我去請菩薩來。”沙僧道:“你還腰疼哩。”行者道:“我不疼了。古人雲:‘人逢喜事精神爽。’你看著行李、馬匹,等我去。”沙僧道:“你置下仇了,恐他害我師父。你須快去快來!”行者道:“我來得快,隻消頓飯時,就回來矣。”

好大聖,說話間躲離了沙僧,縱筋鬥雲,徑投南海。在那半空裏那消半個時辰,望見普陀山景。須臾,按下雲頭,直至落伽崖上。端肅正行,隻見二十四路諸天迎著道:“大聖,那裏去?”行者作禮畢,道:“要見菩薩。”諸天道:“少停,容通報。”時有鬼子母鬼子母:佛教神命。梵名訶梨帝南,義譯為歡喜。據說王舍城娑多藥叉之女,生兒五百,發惡願欲食盡城中他家之兒。後經佛度化,轉為保護小兒之神。諸天來潮音洞外報道菩薩得知:“孫悟空特來參見。”菩薩聞報,即命進去。大聖斂衣皈命,捉定步,徑入裏邊見菩薩,倒身下拜。菩薩道:“悟空,你不領金蟬子西方求經去,卻來此何幹?”行者道:“上告菩薩。弟子保護唐僧前行,至一方,乃號山枯鬆澗火雲洞。有一個紅孩兒妖精,喚作聖嬰大王,把我師父攝去。是弟子與豬悟能等尋至門前,與他交戰。他放出三昧火來,我等不能取勝,救不出師父。急上東洋大海,請到四海龍王,施雨水,又不能勝火,把弟子都熏壞了,幾乎喪了殘生。”菩薩道:“既他是三昧火,神通廣大,怎麼去請龍王,不來請我?”行者道:“本欲來的,隻是弟子被煙熏了,不能駕雲,卻教豬八戒來請菩薩。”菩薩道:“悟能不曾來呀!”行者道:“正是。未曾到得寶山,被那妖精假變做菩薩模樣,把豬八戒又賺入洞中,現吊在一個皮袋裏,也要蒸吃哩。”

菩薩聽說,心中大怒道:“那潑妖敢變我的模樣!”恨了一聲,將手中寶珠淨瓶往海心裏撲的一摜,唬得那行者毛骨竦然,即起身侍立下麵,道:“這菩薩火性不退,好是怪老孫說的話不好,壞了他的德行,就把淨瓶摜了。可惜!可惜!早知送了我老孫,卻不是一件大人事人事:人情?”說不了,隻見那海當中翻波跳浪,鑽出個瓶來——原來是一個怪物馱著出來。行者仔細看那馱瓶的怪物,怎生模樣:

根源出處號幫泥幫泥:烏龜的代稱。古代神話傳說,大禹治水時,有玄龜負青泥相助,故稱“幫泥。”,水底增光獨顯威。

世隱能知天地性,安藏偏曉鬼神機。

藏身一縮無頭尾,展足能行快似飛。

文王畫卦曾元曾元:曾參的兒子。卜,常納庭台伴伏羲。

雲龍透出千般俏,號水推波把浪吹。

條條金線穿成甲,點點裝成彩玳瑁。

九宮八卦袍披定,散碎鋪遮綠燦衣。

生前好勇龍王幸,死後還馱佛祖碑。

要知此物名和姓,興風作浪惡烏龜。

那龜馱著淨瓶,爬上崖邊,對菩薩點頭二十四點,權為二十四拜。行者見了,暗笑道:“原來是看瓶的。想是不見瓶,就問他要。”菩薩道:“悟空,你在下麵說什麼?”行者道:“沒說什麼。”菩薩教:“拿上瓶來。”這行者即去拿瓶,咦!莫想拿得他動。好便似蜻蜓撼石柱,怎生搖得半分毫?行者上前跪下道:“菩薩,弟子拿不動。”菩薩道:“你這猴頭隻會說嘴。瓶兒你也拿不動,怎麼去降妖縛怪?”行者道:“不瞞菩薩說,平日拿得動,今日拿不動。想是吃了妖精虧,筋力弱了。”菩薩道:“常時是個空瓶;如今是淨瓶拋下海去,這一時間,轉過了三江五湖、八海四瀆、溪源潭洞之間,共借了一海水在裏麵。你那裏有架海的斤量?此所以拿不動也。”行者合掌道:“是弟子不知。”

那菩薩走上前,將右手輕輕的提起淨瓶,托在左手掌上。隻見那龜點點頭,鑽下水去了。行者道:“原來是個養家看瓶的夯貨!”菩薩坐定道:“悟空,我這瓶中甘露水漿,比那龍王的私雨不同,能滅那妖精的三昧火。待要與你拿了去,你卻拿不動;待要著善財龍女與你同去,你卻又不是好心,專一隻會騙人。你見我這龍女貌美,淨瓶又是個寶物,你假若騙了去,卻那有工夫又來尋你?你須是留些什麼東西作當。”行者道:“可憐!菩薩這等多心。我弟子自秉沙門,一向不幹那樣事了。你教我留些當頭,卻將何物?我身上這件綿布直裰,還是你老人家賜的;這條虎皮裙子,能值幾個銅錢?這根鐵棒,早晚卻要護身;但隻是頭上這個箍兒是個金的,卻又被你弄了個方法兒長在我頭上,取不下來。你今要當頭,情願將此為當。你念個鬆箍兒咒,將此除去罷;不然,將何物為當?”菩薩道:“你好自在啊!我也不要你的衣服、鐵棒、金箍;隻將你那腦後救命的毫毛拔一根與我作當罷。”行者道:“這毫毛,也是你老人家與我的。但恐拔下一根,就拆破群了,又不能救我性命。”菩薩罵道:“你這猴子!你便一毛不拔,教我這善財也難舍。”行者笑道:“菩薩,你卻也多疑。正是‘不看僧麵看佛麵’。千萬救我師父一難罷!”那菩薩:

逍遙欣喜下蓮台,雲步香飄上石崖。

隻為聖僧遭障害,要降妖怪救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