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世界古代卷

查理大帝

查理大帝在位47年,其間隻有兩年和平時期,其餘時間他一直率軍南征北戰,大小戰爭一共打了53次,其中有31次,查理大帝親臨前戰。征服倫巴德王國便是其中著名的一次。

公元774年的一天,一支浩浩蕩蕩的法蘭克軍隊越過阿爾卑斯山,向意大利北部的倫巴德王國進軍。

阿爾卑斯山是歐洲最高大的山脈,山勢雄偉高峻,峰巒終年積雪,山穀中全是冰川。軍隊要穿過那杳無人跡和高聳入雲的岩山,確實是非常艱難的。

可是,對於統率這支大軍的法蘭克國王查理來說,這些艱難全不在話下。他才32歲,目光敏銳,身材頎長,軀體強壯,足以抵禦阿爾卑斯山風雪的襲擊。他渾身幾乎是用鐵緊裹起來的:頭戴鐵盔,手罩鐵手套,胸膛、肩膀和大腿上披著鐵甲。左手舉一支鐵矛,右手按在腰間的鐵劍柄上。自然,連他騎的戰馬也是黑鐵顏色的。整個軍隊的裝備都盡可能地效法他,以致山地上充滿著鐵的閃光。

法蘭克王國是西歐蠻族諸國中最強的。在5世紀中葉,法蘭克人就占領了西羅馬帝國在高盧的最後領土。公元751年,查理的父親做了法蘭克國王。公元768年查理即位後,法蘭克王國的國力,強大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這次向倫巴德王國進軍,是查理當國王後的第一次親自出征。

說起來,倫巴德的國王,還是查理的嶽父呢。原來,倫巴德人曾經多次進犯羅馬,查理應羅馬教皇的請求,曾派軍隊進攻過倫巴德。倫巴德人戰敗,查理就娶了倫巴德國王的女兒為妻。她當然不可能得到查理的恩寵。倫巴德國王非常惱怒,發誓要與查理對抗。查理決定乘機征服倫巴德王國,把意大利北部並入法蘭克的疆域。

法蘭克軍隊越過阿爾卑斯山,全速東進,很快就逼近了倫巴德都城巴威亞。

倫巴德國王從來沒有見到過自己的女婿查理,聽說他的軍隊逼近都城,就親自登上一座高塔去眺望。陪同國王登塔的是法蘭克的一位貴族,他因為曾經觸怒過查理,才投奔到倫巴德來的。當法蘭克軍隊遠遠出現的時候,國王問那個貴族:“查理就在那裏麵嗎?”

“不,”貴族搖搖頭說,“那是查理的輜重馬車。”

“這麼多!”國王驚愕地說。接著他看到了龐大的騎兵隊,便滿有把握地說道,“查理一定在這支隊伍中了吧。”

“不,還不是。”

國王聽了驚恐萬狀:“啊,難道他還帶有更龐大的隊伍?他究竟在哪裏?我們該怎麼辦?”

“等他來到的時候,您就會看見他在哪裏。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就在他們交談的時候,查理的親隨人員進入了他們的視線。國王見到那密集而又整齊的隊伍。“陛下,當你見到田野裏密布一片鐵的莊稼,河水由於鐵的閃光而泛出黑色,那才是查理真正出現了。”

話音剛落,從西邊卷來一片烏雲,明朗的白天霎時變成可怕的昏暗;而當查理的軍隊更逼近的時刻,兵刃的閃光又將昏暗變為白晝。可是對倫巴德國王和他的守軍來說,這個白晝比黑夜還要昏暗得多!“您盼望的查理就在那裏!”貴族說完,拉著發呆的國王疾速地走下塔去。國王在驚駭中不住吩咐部下:“緊閉城門!緊閉城門!”

查理見巴威亞城緊閉門戶,笑了笑對隨從人員說:

“好吧,今天我們就不進城吧。不過,為了免得人家指責我們懶散地度過這一天,我要求你們立即為自己修建一間小小的祈禱室;要是他們不早些為我們打開城門的話,我們可以在這裏專誠地禮拜上帝!”

查理的話剛講完,他的部下立即奔向四方,收集石塊、石灰、木頭和塗料,交給那些一直跟隨著查理的熟練的工匠。就在幾個小時之內,他們修起了一座牆壁、屋頂俱全,而且有帶格子的天花板和壁畫等裝飾的禮拜堂。

第二天黎明,倫巴德國王在城頭上驚奇地看到,一夜之間,在他城前神話似地出現了一座雄偉的禮拜堂。而據他估算,至少要用一年時間才能把它修造起來。他不得不向自己的女婿查理國王投降,並且接受了自己終身放逐的條件,讓查理的兒子充當倫巴德王國的總督。就這樣,意大利北部納入了法蘭克王國的版圖。不久,查理又南侵西班牙。

在法蘭克和西班牙之間,隔著一道高峻狹長的比利牛斯山脈。公元778年,查理的軍隊順利地越過這道山脈,向西南進軍,但隨即遭到西班牙人的猛烈反抗,不得不把軍隊撤回。在回師途中,一支後衛隊在通過比利牛斯山的朗塞瓦爾峽穀時,遭到了當地人的襲擊。這一帶森林廣闊而茂密,非常適合埋伏。當後衛隊排成長列通過隘口時,夜幕已降。當地人在夜色的掩護下,勇猛地衝下山穀,把後衛隊的官兵幾乎殺得一個不留,隨後奪取了輜重,飛快地撤離戰場。在這次奇襲中,查理手下的一名將官羅蘭侯爵戰死。這次戰事,後來被文學家加工成為一部著名的史詩,即法蘭西最早的民族史詩《羅蘭之歌》。

23年後,熱衷於擴張領土的查理國王,又一次越過比利牛斯山遠征西班牙,終於吞並了山南廣大地域,並任命自己另一個兒子為該地的總督。

查理一生中發動侵略戰爭時間最長的一次,是對北方撒克遜人的征服。他以傳播基督教為借口,從公元772年起,前後發動八次進攻,時間長達33年。在這期間,撒克遜人爆發了起義,法蘭克的許多將官、伯爵和基督教傳教士被殺。查理采取極端殘忍的手段,將4500名撒克遜的人質全部處死。他還命令部下,所有撒克遜人的兒童都要用刀劍來量過,要是超過了屍寸,就把頭顱砍掉。公元804年,撒克遜人終於被征服,作了法蘭克國王的臣民。

隨著法蘭克王國版圖的日益擴張,查理對國王的稱號已經不再感到滿足了。公元799年,羅馬貴族反對教皇立奧三世,砍傷了他的眼睛。教皇乞求查理援救。查理馬上率軍奔赴羅馬。羅馬的貴族望風而逃;但是,他們很快全被查理抓住。在教皇的請求下,查理將這些貴族處以死刑,或者禁錮終身。

公元800年聖誕節那天,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燈火輝煌,裝飾一新。為了報答查理,立奧三世教皇在這裏為查理加冕,稱他為“羅馬人皇帝”。從此,法蘭克王國成為“查理帝國”,查理國王變成了“查理大帝”。

查理大帝統治法蘭克的47年間,用武力使國家的版圖幾乎擴大了一倍。現在的法國、德國、意大利、南斯拉夫、西班牙等國的許多領土,當時都屬查理大帝的帝國所管轄。不過,由於帝國沒有統一的經濟基礎。加上連年出征,農民負擔很重,各地反抗頻繁,封建大領主不再服從皇帝統治。傳到第三代,三個孫子之間發生內戰,帝國更趨分裂。到公元834年,各方才締結和約,將帝國一分為三。後來,這三部分疆土又有一些變動。到九世紀末,查理帝國的原來國土上分布著三個主要的王國:一個是西法蘭克,即法蘭西王國;一個是東法蘭克,即德意誌王國;還有一個是意大利王國。近代西歐三個主要國家——法國、德國、意大利的疆域,就是在那時開始形成的。加洛林文化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裏,碧藍的天空萬裏無雲。查理帝國的都城亞琛熱鬧非常,隻有宮廷附近的街道上卻是靜悄悄的。宮裏麵傳來朗朗的讀書聲。

一個身軀高大,略顯肥胖但並不粗笨的男子,聞聲向這邊走來。他眼睛很大,目光敏銳,鼻子也比一般人大一些,頭發濃密,有些花白。來到學堂處,他站住了腳。孩子們都認識他,他就是查理大帝。

裏麵的孩子們正在上課。一些穿著華麗的孩子正在玩耍,而一些穿著很一般的孩子卻覺得十分認真。查理大帝將那些認真讀書的孩子叫到一邊說:“我的孩子們,你們深得我的喜愛,因為你們竭盡全力去執行我的命令,並且自己也得到了好處。你們今後要繼續這樣學下去,以期達到完善!我將賜給你們主教管區和華麗的修道院,你們在我的眼睛裏永遠是光榮的。”

說完,便轉過頭去,對那些玩耍的孩子發脾氣說:“你們這些貴族,你們這些大官們的少爺,你們這群花花公子,你們仗著出身,仗著財產,對我讓你們自己謀求上進的命令竟敢置若罔聞。你們不肯研究學問,你們恣意於奢侈和嬉戲,隻講求漂亮的外表。雖然別人或許因此而羨慕你們,但你們千萬要明白,除非你們發憤讀書,彌補從前的過失,否則,你們永遠不會得到我的任何恩寵。”

查理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他時常把覺得最好的窮孩子選送到禮拜堂去當教士,有機會就提拔他們。

一次,有人向他報告,某個教區的主教死了。他聽了問道:“他臨死的時候,曾否為拯救自己的靈魂而有所捐獻?”

來人說,這位主教很窮,隻捐獻了兩磅銀子。查理聽了後很不高興。正在這時,一名宮廷的青年教士向查理稟報說,如果他繼任這個主教的職位,一定能作出很大的捐獻。查理一看,這青年教士原來是個學習得很好的窮孩子,便沉思起來。

不一會兒,許多顯貴達人們紛紛進宮,向查理謀求主教的職位;接著,皇後也親自來請求查理,把主教的缺位讓給非常忠誠於她的一個教士。

查理考慮再三,終於拒絕了顯貴達人和皇後的請求,任命那個青年教士為主教,但嚴肅地對他說:

“你一定要遵守自己的諾言,為我作出豐富的貢獻!”

就這樣,青年教士當上了主教。

查理從小就在宗教生活裏長大,對基督教極為熱誠和虔信。起初,他沒有固定的國都,經常巡行全國各地。當他做了皇帝以後,便定都於阿亨,並在那裏大興土木,興建了許多宮殿和教堂。這些建築物金碧輝煌,許多地方用金銀裝飾起來,正門、旁門都堅固的黃銅製成。所有的大理石柱,都是從遙遠的羅馬等地拆除了古代建築運來的。隻要健康狀況許可,清晨、傍晚和夜間以及獻祭的時候,他總要到教堂去祈禱。隨著宮殿、教堂的興修,繪畫、雕刻等藝術也有所發展。阿亨的宮廷禮拜堂一直保存至今。

為了鞏固封建製度和推行基督教,查理大力提倡文化教育。他召攬人才,邀請歐洲各國知名學者到法蘭克宮廷講學,如大不列顛的阿爾琴、比薩的彼得副主祭、《倫巴德人史》的作者保羅和為查理大帝作傳的愛因哈德等。這些人向他傳授修辭、語法、天文、算術、辯論術等多種學問。

查理勤奮好學,連用餐時也要人在旁邊為他朗讀詩文。他特別喜歡聽奧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他時常仔細觀測星象。為學習書寫,他身邊和枕下總放著寫字板和紙張。他會講古德語、古法語、拉丁語並粗通希臘語。盡管拉丁語成為當時有學問人的語言,但大眾語言不但沒有被查理排斥,反而在各城市流行起來了。這種變種的拉丁語發展成一種新的語言——中世紀的法語。

查理在宮廷中和各地建立了一些學校,聘請飽學之士主持,讓貴族子弟和一部分平民入學學習,並且經常在政務和打仗餘暇檢查這些學生的學業。他發現,凡出身低微的孩子學習都比較好,而貴胄豪門的後代卻成績很差,於是經常教訓他們。

在他的倡導下,大批古典和早期教會著作被抄錄保存,使蠻族文化與古典文化、早期基督教文化相融合。古羅馬滅亡以來,文化湮沒的狀況得以改觀。許多古代詩人、哲學家、法學家和政治活動家的著作得以流傳。

查理還召開了全歐範圍的宗教會議,製定並統一了教條教規,在西歐係統地加強了各級教會組織和什一稅製度。查理製定出了一整套行政、司法、軍事製度以及經濟生產管理製度,並統一了教會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