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萊人的烹飪術
民以食為天,希伯萊人也不例外。《聖經》中最早提到食物的地方是亞當、夏娃偷吃禁果,此後他們被趕出伊甸園,開始在塵世間耕種蔬菜和糧食。到挪亞造方舟時,上帝對他說:“你要積存大量的食物,來維持大家的生命。”但是,沒有說出食物的名稱以及它們的具體做法。
到了《聖經·創世記》第25章時,開始越來越詳細地介紹古代希伯萊人的食品及其加工。以撒的兩個兒子以掃和雅各有著不同的烹飪方法:長子以掃喜歡打獵,便常常將捕獲的獵物做成“美味”送給他父親吃,因此深得他父親的喜愛;次子雅各擅長農產品的加工,先用一碗香味撲鼻的紅豆湯從以掃那裏交換到了長子權,繼而用肥嫩的山羊羔肉和餅獲取了他父親的“祝福”。在《聖經·利未記》第6章中提到了聖餅的做法:先用細麵粉加上水和油,調勻後捏成餅塊,放在一種扁平的鐵製烙器上用火烤。這可能是希伯萊人供奉上帝的常見食品——無酵餅的最早記載。
古代希伯萊人平日裏的主食卻是麵包。烘麵包最簡單的方法是將揉好、發酵過的麵團放在炭火上烤,或先將碗、盆放在火上烤熱再將準備好的麵團放在碗或盆中繼續烤。當時,希伯萊人已發明了一種特別的烤麵包的淺盆,上麵打了許多小孔,使麵包不至於粘在上麵。製作餅的原料除了麥子外,還有葡萄、無花果等。除了用火烤製麵包和肉類食品外,希伯萊人很早就掌握了煨、燜、燉的燒法和食物之間的搭配。
古希伯萊人用來燒煮食物的用具主要是陶器。希伯萊人用的陶製炊具十分簡單,四周沒有什麼裝飾,底部以圓平的居多。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古代希伯萊人爐灶的式樣和性能也在不斷地改進和提高。從這些燒煮食物的方法和炊具的改進上,不難看出希伯萊人在食品加工方麵同樣表現出較高的智慧。
釀酒與皮革加工
酒在希伯萊人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舊約聖經》中有許多處對酒的描述。酒既作為宴請慶祝佳品,同時還被用作奉獻給耶和華的祭品。
由於酒是日常生活和宗教信仰中一種離不開的物品,所以希伯萊人很早就掌握了釀酒的技術。他們主要是用葡萄經發酵後釀酒,或用大麥製成啤酒,這是古代巴勒斯坦和地中海一帶流行的釀酒方法。釀成的酒分清酒和濃酒兩種,但由於飲酒過量會被視為對耶和華的不虔誠,所以,以清酒居多。
飲酒的酒具品種較多,有金杯、金爵、陶杯、玉杯等,但裝酒的器皿常用的是牛皮或羊皮做的皮袋。約在公元1世紀以後又出現了玻璃酒杯。
皮革加工是希伯萊人手工技藝的又一重要領域。自從亞當、夏娃偷吃禁果而知道羞恥後,獸皮便成為他們遮羞的首選原料。當他們被趕出伊甸園時,上帝用獸皮為他們一人做了一身衣服。這是《聖經》中首次提到用獸皮做衣。撇開其曆史真實性不說,這實際上反映了世界許多民族最初都把獸皮作為衣料的一大來源。
約在公元前13世紀,希伯萊人出埃及時就已經掌握了硝製皮革的技術。這是皮革加工的重要環節。皮革加工的原料有牛皮、羊皮,也有海豹、海豚、海狗等動物的皮。加工的產品形式多樣,除了衣服外,還有鞋子、皮袋、腰帶和盾牌等。
美容與裝飾術
希伯萊人從宗教信仰出發,發展了一些獨特的人體保養和裝飾技藝。
從各種曆史文獻材料看,希伯萊人喜歡用各種油脂、油膏作為身體保養劑和化妝品。婦女常常用化妝的油膏塗在身體裸露在外的部分,有時也用來美化頭發,臉部和嘴唇。連希伯萊男子也喜歡把油脂抹在身上、頭發與胡子上。西亞地區氣候炎熱、幹燥,用油脂、油膏塗抹在臉上、身上,可以有效地起到滋潤、保護皮膚的作用,達到追求美的目的。
這些油脂、油膏的主要成分是各種動物油、魚油、橄欖油、杏仁油、葫蘆油、芝麻油和其他樹與植物的油,它們與芳香劑混合調製成化妝品。由於動物油和魚油容易提到,所以使用得更廣泛,但是動物的油脂有腥味且容易凝固,這就需要專門的工匠進行調製,通常是加入一些葡萄酒或酒精、蜂蠟、芳香劑等,用來除味、除水和稀釋。芳香劑一般是從植物的葉、根、果中提取。
除了用油脂、油膏進行保養和裝飾外,希伯萊人還擅長使用香水進行美容。製作香水的原料包括桂皮、茉莉、玫瑰、薄荷和香脂等。製作的方法有榨壓取汁、加熱蒸餾取汁等,然後兌水製成。有的香水是用玫瑰油、鬆香油等加上酒或水做成。
盛放油脂、香水的容器一般都做得小巧精致,這與當時的化妝品相當昂貴和使用者主要是社會上層人士密切相關。容器大多用斑岩、骨、象牙、白玉和玻璃做成,也有的用燒製的小陶土瓶裝香水,橄欖油裝在大一些的口瓶和頸瓶裏。考古發掘還發現了用來調和或取用化妝品的抹刀,它們用金屬、木頭、骨頭或象牙做成,形狀優雅,而且呈現出各種風格。
在眼險,嘴唇和臉頰上著色,在指甲上抹油,當時也在一些婦女中流行,以至在《聖經》中多處出現“粉飾眼目”的說法。當時化妝的顏料一般取自大自然,如石榴和藏花產生一種動人的黃色,茜草根和紅花產生火紅的顏色,菘藍產生天藍色。但化妝的顏色過分鮮豔被認為是舉止輕浮的淫蕩女子,希伯萊教祭司總是經常提醒大家,化妝不能助長輕浮。因此,希伯萊人的身體裝飾以保養實用為目的,不追求過分的化妝。
車船的使用與製造
車船在希伯萊人四處遷徙與征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希伯萊人主要的交通工具。
車包括馬車、牛車。在希伯萊人遷居埃及前,他們代步的工具是駱駝、驢子和馬,可能還不會使用和製造車輛。400年後,當摩西帶著希伯萊人回到迦南,馬車、牛車便成了他們重要的交通運輸工具和作戰工具。
從出土的車輛遺物看,當時用的雙輪車,車輪軸固定在車輛的後部,每隻輪子有6根輪輻,通常由兩頭牛或兩匹馬牽引。
車輛最大的用途還是戰爭,它可以增強戰鬥力和提高行軍速度。在希伯萊人征服迦南時,他們的最大敵人是非利士人。
在一次戰鬥中,非利士人集結了3萬輛車,6000名馬兵,而大衛統帥的猶太軍隊沒用戰車,主要靠步兵,結果打了大敗仗。到所羅門統治時,他十分重視戰車的製造,在建造聖殿的同時,又下令建造了屯車與兵馬的城。兵來安置在屯車的城邑和耶路撒冷的戰車有1400輛,馬兵12000名。在軍隊中專門設有“車兵長”一職,國家有專門的工匠為他建造戰車,並從埃及等周邊國家購買戰車。結果,所羅門的軍隊一時稱雄於西亞地區,使希伯萊王國達到極盛。
希伯萊人雖然不是一個以航海著稱的民族,但三千多年前在腓尼基人的幫助下,也學會了造船,而且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
由於車、船的製造涉及木工、漆工、金工和裝飾等多門技藝。所以這也從側麵反映了此時希伯萊文明已發展到一個很高的層次。
七、民俗故事
猶太新年
猶太新年在希伯萊語中稱為“Rosh Hashanah”,一般是在公曆的9月。盡管這個節日主要是慶祝上帝創造世界,但許多猶太教徒也認為這一天是上帝察看“生命簿”的日子。在生命簿中記載著每個人的行為,有惡行的人將會受到審判和懲罰。因此,新年更重要的是一個懺悔和贖罪的日子,人們要回顧自己在過去一年的言行,反省可能犯下的罪孽。慶祝新年的方式一般是到會堂參加新年宗教儀式,人們要做祈禱,吹響羊角號,表示對上帝的敬畏。虔誠的教徒還要舉行贖罪儀式,他們要到水邊去祈禱,然後三次向水中搖動自己的衣服,表示按《聖經》上所說的“將我們的一切罪投於深海”。猶太新年既是一個莊嚴和令人敬畏的日子,也是一個喜慶的時刻。全家人在這一天團聚,一起吃新年晚宴,人們還互送賀年禮物。
但是在《聖經》中,卻又規定尼撒月為一年中的第一個月,以紀念猶太先祖在這個月從埃及成功出逃。因此,猶太人便有了兩個新年。
贖罪日
贖罪日叫“Yom Kippur”,在猶太新年後的第十天。這是希伯萊人一年中最神聖、最莊嚴的節日,是猶太人與神主耶和
華交流的日子。它的來源是根據《聖經·利未記》的記載,以色列人在上帝麵前犯有罪,上帝曉諭摩西,要舉行儀式,贖以色列人的罪,“在這日要為你們贖罪,使你們潔淨”。
贖罪日這一天,會堂整天都舉行宗教儀式,宰殺“替罪羊”。虔誠的教徒們這一天都要禁食,不準工作,要穿上特別的服裝,整天在會堂裏祈禱,參加儀式,表達對上帝的敬畏和贖罪的願望。儀式結束時,要吹響羊角號,表示上帝已赦免了猶太人的罪過。贖罪日是極富猶太特色的節日,它存在雙重的意義:一是告誡人們,每個人都是有罪的,並要為此而懺悔;二是通過懺悔活動,表現自己已用實際行動改正自己的錯誤,並在以後不再犯同樣的過錯。
逾越節與除酵節
逾越節(Passover)可謂是猶太民族最古老的節日。它是紀念猶太人在“耶和華的佑助”下從埃及出走成功,為感謝上帝的拯救而設立的節日。
在每年初春第一個月14日黃昏起,猶太人開始過逾越節。人們將一隻未受過傷的公羊羔殺掉,把羊血塗在房屋的門框和門楣上,將羊羔肉用火烤熟,與無酵餅和苦菜一起吃,並要在腰間束帶,腳上穿鞋,手中拿杖。
《出埃及記》上記載,猶太人離開埃及時,由於行走匆忙他們把來不及燒烤和未發酵的麵團背在背上,靠太陽把它們烤熟。而逾越節所紀念的遷出埃及是猶太人擺脫奴役、獲得新生的標誌,所以從14日晚直到21日晚,猶太人隻能吃新收大麥做的無酵餅,表示對上帝的純潔之心,也表示食物中沒有任何上年的糧食。同時要吃苦菜,象征著希伯萊人曾在埃及受苦。後來猶太人將10~14日稱為逾越節,而把15~21日的節期稱為除酵節,一直沿續至今。
淨殿節
淨殿節又稱“哈努卡節”(Hanukkah),“哈努卡”在猶太文中是指重建。它是猶太人又一個重要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