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回家(2 / 2)

佛經之下是一個竹鏢筒,竹鏢筒裏麵裝的是8支竹鏢,其中一支竹鏢露出一個指節長度。竹鏢筒的原理很簡單:取一個完整竹節,將其剖開,拿一個比這個竹節更長的竹片彎曲後塞入竹節中,兩邊頂住竹節兩頭,使其彎曲。並在竹節的一頭鑿一個隻容一直竹片進出的缺口,再將剖開的竹節重新綁緊,把竹鏢從缺口推入竹筒,利用裏麵那個較長的竹片產生的彎曲張力壓緊竹鏢,每取出一支就推出下一支到筒口,類似槍械上使用的彈簧彈夾。竹鏢筒的製作簡單,材料單一,每個弟子都有一個自己親手製作的竹鏢筒。但是非練功或出山門時都不許佩戴。

最後的一樣東西是她最好的傍身武器---小彎刀,刃長4寸,略彎,稱其為匕首其實更合適。圓木柄,柄上嵌有牛筋手環,以便脫手後依舊刀不離身,繼續戰鬥。刃開單鋒,無血槽,擁有略顯笨重的刀背厚度,做工簡單粗糙,卻適合以敏捷為特點的護法術的施展。木質刀鞘係在一根三公分寬的布帶上,布帶可以綁在身體的任何部位以便使用。

這4樣東西,都是琦雨晴在庵中這幾年來日日接觸之物。今日外功考核不許使用竹鏢與彎刀,隻是因為不想傷及同門。其實如遇危險,女尼們寧願選擇竹鏢與彎刀進行自衛,畢竟一為,女子力量柔弱近身格鬥大凡不如男子;二是,男女授受不親,近身戰鬥定有肢體接觸,實為女尼們所不願。

佛修與道修不同,道修注重緣與心,可分為:引氣入體、練氣、築基、元嬰、分神、化神、大成等階段;佛修則注重因果與悟道,可分為10個階段9大果位,分別是:入門(此為初級階段非正式果位)、修業、明鏡、大舍(喚作:居士)、明悟(可稱:沙彌)、得道(可謂:僧尼)、無色(可稱比丘,分為:比丘、帝釋、聲聞三果位)、小乘(此時可稱羅漢,羅漢從一果到四果,可為四小果位,分別是尊者、阿那含、斯陀含和須陀洹)、大乘(分為羅漢、阿羅漢、菩薩三個果位),第九階便是:成佛。

佛修入門易而進階難,普通人稍加努力便可達到修業階段,但是想再往上就極難了。若非遇到磨難艱險而大徹大悟,恐再難往前一步。琦雨晴六歲上山,心純如紙,悟性極好,經過師傅悉心調教,達到明鏡階段。

14時突發肺癆,幾近夭折,幸得師祖每日誦經施咒;母親調製的良藥和眾師姐悉心照料,才勉強幸存。但卻由此領悟佛家八苦中的病苦,突破至大舍階段,庵中許多師姐師妹經學研究早已超越了她,卻因機緣和悟性不足無法突破。當突破至大舍果位,便可稍微使用一些簡單的佛家咒法,且已有佛光護身,可略保皮囊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