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前詩
除日當早歸,官事乃見留。執筆對之泣,哀此係中囚。小人營餱糧,墮網不知羞。我亦戀薄祿,因循失歸休。不須論賢愚,均是為食謀。誰能暫縱遣,閔默愧前修。
今詩
山川不改舊,歲月逝不留。百年一俯仰,五勝更王囚。同僚比岑範,德業前人羞。坐令老鈍守,嘯諾獲少休。卻思二十年,出處非人謀。齒發付天公,缺壞不可修。三十三
古今體詩六十一首
次韻楊公濟奉議梅花十首
其一
梅梢春色弄微和,作意南枝剪刻多。月黑林間逢縞袂,霸陵醉尉誤誰何。
其二
相逢月下是瑤台,藉草清樽連夜開。;明日酒醒應滿地,空令饑鶴啄莓苔。
其三
綠發尋春湖畔回,萬鬆嶺上一枝開。而今縱老霜根在,得見劉郎又獨來。
其四
月地雲階漫一樽,玉奴終不負東昏。臨春結綺荒荊棘,誰信幽香是返魂。
其五
日出冰澌散水花,野梅官柳漸攲斜。西郊欲就詩人飲,黃四娘東子美家。
其六
君知早落坐先開,莫著新詩句句催。嶺北霜枝最多思,忍寒留待使君來。
其七
冰盤未薦含酸子,雪嶺先看耐凍枝。應笑春風木芍藥,豐肌弱骨要人醫。
其八
寒雀喧喧凍不飛,繞林空唓未開枝。多情好與風流伴,不到雙雙燕子時。
其九
鮫綃剪碎玉簪輕,檀暈妝成雪月明。肯伴老人春一醉,懸知欲落更多情。
其十
縞裙練帨玉川家,肝膽清新冷不邪。徠李爭春猶辦此,更教踏雪看梅花。
謝關景仁送紅梅栽二首
其一
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珍重多情關令尹,直和根撥送春來。
其二
為君栽向南堂下,記取他年著子時。酸釅不堪調眾口,使君風味好攢眉。
次韻劉景文路分上元
華燈閟艱歲,冷月掛空府。三吳重時節,九陌自歌舞。雲從月幾望,遂至一百五。嘉辰可屈指,樂事相繼武。今宵掃雲陣,極目淨天宇。嬉遊各忘歸,闐咽頃未睹。飛球互明滅,激水相吞吐。老去反兒童,歸來尚鐃鼓。新年消暗雪,舊歲添絲縷。何時九江城,相對兩漁父。予舊欲卜居廬山,景文近買宅江州。
遊寶雲寺得唐彥猷為杭州日送客舟中手書
一絕句雲山雨霏微不滿空畫船來往疾輕鴻
誰知獨臥朱簾裏一榻無塵四麵風明日送彥
猷之子垌赴鄂州舟中遇微雨感歎前事因和
其韻作兩首送之且歸其書唐氏
其一
二妙凋零筆法空,忽驚雲海戲群鴻。清詩不敢私囊篋,人道黃門有父風。黃門衛恒也。
其二
出處榮枯一笑空,十年社燕與秋鴻。誰知白首長河路,還臥當時送客風。
送江公著知吉州
三吳行盡幹山水,猶道桐廬更清美。豈惟濁世隱狂奴,時平亦出佳公子。初冠惠文讀《城旦》,晚入奉常陪劍履。方將華省起彈冠,忽憶釣台歸洗耳。未應良木棄大匠,要使名駒試千裏。奉親官舍當有擇,得郡江南差可喜。白粲連檣一萬艘,紅妝執樂三幹指。簿書期會得餘閑,亦念人生行樂耳。二耳義不同,故得重用。
聞錢道士與越守穆父飲酒送二壺
龍根為脯玉為漿,下界寒醅亦漫嚐。一紙鵝經逸少醉,他年《鵬賦》謫仙狂。金丹自足留衰鬢,苦淚何須點別腸。吳郡舊邦遺澤在,定應符竹付諸郎。
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
其一
一枝風物便清和,看盡幹林未覺多。結習已空從著袂,不須天女問雲何。
其二
天教桃李作輿台,故遣寒梅第一開。憑仗幽人收艾蒳,國香和雨入青苔。
其三
白發思家萬裏回,小軒臨水為花開。故應剩作詩幹首,知是多情得得來。
其四
人去殘英滿酒樽,不堪細雨濕黃昏。夜寒那得穿花蝶,知是風流楚客魂。
其五
春入西湖到處花,裙腰芳草抱山斜。盈盈解佩臨煙浦,脈脈當壚傍酒家。
其六
莫向霜晨怨未開,白頭朝夕自相催。斬新一朵含風露,恰似西廂待月來。
其七
洗盡鉛華見雪肌,要將真色鬥生枝。檀心已作龍涎吐,玉頰何煩獺髓醫。
其八
湖麵初驚片片飛,樽前吹折最繁枝。何人會得春風意,怕見黃梅細雨時。
其九
長恨漫天柳絮輕,隻將飛舞占清明。寒梅似與春相避,未解無私造物情。
其十
北客南來豈是家,醉看參月半橫斜。他年欲識吳姬麵,秉燭三更對此花。
次韻曹子方運判雪中同遊西湖
詞源灩灩波頭展,清唱一聲岩穀滿。未容雪積句先高,豈獨湖開心自遠。雲山已作歌眉淺,山下碧流清似眼。樽前侑酒隻新詩,何異書魚餐蠹簡。
次韻仲殊雪中遊西湖二首
其一
夜半幽夢覺,稍聞竹葦聲。起續凍折弦,為鼓一再行。曲終天自明,玉樓已崢嶸。有懷二三子,落筆先飛霓。共為竹林會,身與孤鴻輕。秀語出寒餓,身窮詩乃亨。禪老複何為,笑指孤煙生。我獨念粲者,誰與予目成。
其二
寶雲樓閣鬧千門,林靜初無一鳥喧。閉戶莫教風掃地,卷簾疑有月臨軒。水光瀲灩猶浮碧,山色空蒙已斂昏。乞得湯休奇絕句,始知鹽絮是陳言。
次韻參寥詠雪
朝來處處白氈鋪,樓閣山川盡一如。總是爛銀並白玉,不知奇貨有誰居。
與葉淳老侯敦夫張秉道同相
視新河秉道有詩次韻二首
其一
君不見元帥府前羅萬戟,濤頭未順幹弩射。至今鳳皇山下路,長借一箭開兩翼。我鑿西湖還舊觀,一眼已盡西南碧。又將回奪浮山險,千艘夜下無南北。坐陳三策本人謀,惟留一諾待我畫。老病思歸真暫寓,功名如幻終何得。從來自笑畫蛇足,此事何殊食雞肋。憐君嗜好更迂闊,得我新詩喜折屐。江湖粗了我竟歸,餘事後來當潤色。一庵閑臥洞霄宮,井有丹砂水長赤。
其二
荊溪父老愁三害,下斬長蛟本無賴。乎生倔強韓退之?文字猶為鱷魚戒。石門之役萬金耳,首鼠不為吾已隘。江湖開塞古有數,兩鵠飛來告成壞。勸農使者非常人,一言已破黎民駭。上饒使君更超軼,坐睨浮山如累塊。髯張乃我結襪生,詩酒淋漓出狂怪。我作水衡君作丞,他日歸朝同此拜。
棕筍並敘
棕筍,狀如魚,剖之得魚子,味如苦筍而加甘芳。蜀人以饌佛,僧甚貴之,而南方不知也。筍生膚毳中,蓋花之方孕者。正二月間,可剝取,過此,苦澀不可食矣。取之無害於木,而宜於飲食,法當蒸熟,所施略與筍同,蜜煮酢浸,可致千裏外。今以餉殊長老。
贈君木魚三百尾,中有鵝黃子魚子。夜叉剖癭欲分甘,籜龍藏頭敢言美。願隨蔬果得自用,勿使山林空老死。問君何事食木魚,烹不能鳴固其理。
送小本禪師赴法雲
寓形天宇內,出處會有役。澹然都無營,百年何由畢。山林等憂患,軒冕亦戲劇。我未即歸休,師寧要安逸。王城滿豪傑,議論紛黑白。聖諦第一義,對麵誰不識。師來亦何事,孤月掛空碧。是身如浮雲,安得限南北。出岫本無心,既雨歸亦得。珠泉有舊約,何年掛瓶錫。
次韻曹子方龍山真覺院瑞香花
幽香結淺紫,來自孤雲岑。骨香不自知,色淺意殊深。移栽青蓮宇,遂冠蒼卜林。紉為楚臣佩,散落天女襟。君持風霜節,耳冷歌笑音。一逢蘭蕙質,稍回鐵石心。置酒要妍暖,養花須晏陰。及此陰晴間,恐致慳嗇霖。彩雲知易散,單鳥圭鳥憂先吟。明朝便陳跡,試著丹青臨。
書渾令公燕魚朝恩圖
鹹寧英氣似汾陽,夜飲軍容出紅妝。不須纏頭萬匹錦,知君未辦作呂強。
次韻劉景文西湖席上
二老長身屹兩峰,常撞大呂應黃鍾。將辭鄴下劉公幹,卻見雲間陸士龍。白發憐君略相似,青山許我定相從。我今官已六百石,慚愧當年邴曼容。
次韻答馬忠玉
坡陀巨麓起連峰,積累當年慶自鍾。靈運子孫俱得鳳,慈明兄弟孰非龍?河梁會作看雲別,詩社何妨載酒從。隻有西湖似西子,故應宛轉為君容。
予去杭十六年而複來留二年而去平日自覺
出處老少粗似樂天雖才名相遠而安分寡
求亦庶幾焉三月六日來別南北山諸道人
而下天竺惠淨師以醜石贈行作三絕句
其一
當年衫鬢兩青青,強說重臨慰別情。衰發隻今無可白,故應相對話來生。
其二
出處依稀似樂天,敢將衰朽較前賢。便從洛社休官去,猶有閑居二十年。
其三
在郡依前六百日,山中不記幾回來。還將天竺一峰去,欲把雲根到處栽。
和林子中待製
兩翁留滯各皤然,人笑迂疏老更堅。共把鵝兒一樽酒,相逢卵色五湖天。江邊遺愛啼斑白,海上先聲入管弦。早晚淵明賦歸去,浩歌長嘯老斜川。
次韻答黃安中兼簡林子中
老去心灰不複然,一麾江海意方堅。那堪黃散付子度,空羨蘇杭養樂天。病肺一春難白酒,別腸三夜繞朱弦。群仙正欲吾歸去,共把清風借玉川。
留別蹇道士拱辰
黑月在濁水,何曾不清明。寸田滿荊棘,梨棗無從生。何時返吾真,歲月今崢嶸。屢接方外士,早知俗緣輕。庚桑托雞鵠,未肯化南榮。晚識此道師,似有宿世情。笑指北山雲,訶我不歸耕。仙人漢陰馬,微服方地行。咫尺不往見,煩子通姓名。願持空手去,獨控橫江鯨。
元祐六年六月自杭州召還汶公館我於
東堂閱舊詩卷次諸公韻三首
其一
半熟黃粱日未斜,玉堂陰合手栽花。卻思三十年前味,未飯鍾時已飯茶。
其二
夢覺還驚屨響廊,故人來炷影前香。鬢須白盡成何事,一帖空存老遂良。法帖中,有褚遂良書雲:即日,遂良須發盡白。
其三
尺一東來喚我歸,衰年已迫故山期。文章曹植今堪笑,卻卷波瀾入小詩。
破琴詩並敘
舊說,房琯開元中嚐宰盧氏,與道士邢和璞出遊,過夏口村,入廢佛寺,坐古鬆下。和璞使人鑿地,得甕中所藏婁師德與永禪師書。笑謂琯曰:“頗憶此耶?”琯因悵然,悟前生之為永師也。故人柳子玉寶此畫,雲是唐本,宋複古所臨者。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予自杭州還朝,宿吳淞江,夢長老仲殊挾琴過餘,彈之有異聲。熟視,琴頗損,而有十三弦。予方歎息不已,殊曰:“雖損,尚可修。”曰:“奈十三弦何?”殊不答,誦詩雲:“度數形名本偶然,破琴今有十三弦。此生若遇邢和璞,方信秦箏是響泉。”於夢中了然,識其所謂,既覺而忘之。明日晝寢,複夢殊來理前語,再誦其詩。方驚覺而殊適至,意其非夢也,問之殊,蓋不知。是歲六月,見子玉之子子文京師,求得其畫,乃作詩並書所夢其上。子玉名瑾,善作詩及行草書。複古名迪,畫山水草木,蓋妙絕一時。仲殊本書生,棄家學佛,通脫無所著,皆奇士也。
破琴雖未修,中有琴意足。雖雲十三弦,音節如佩玉。新琴空高張,絲聲不附木。宛然七弦箏,動與世好逐。陋矣房次律,因循墮流俗。懸知董庭蘭,不識無聲曲。
書破琴詩後並敘
餘作《破琴詩》,求得宋複古畫邢和璞於柳仲遠,仲遠以此本托王晉卿臨寫為短軸,名為《邢房悟前生圖》,作詩題其上。
此身何物不堪為,逆旅浮雲自不知。偶見一張閑故紙,便疑身是永禪師。
次韻子由書王晉卿畫山水一首
而晉卿和二首
其一
誤點故教同子敬。雜篇真欲擬湯休。隴雲寄我山中信,雪月追君溪上舟。會看飛仙虎頭篋,卻來顛倒拾遺裘。王孫辦作玄真子,細雨斜風不濕鷗。
其二
此境眼前聊妄想,幾人林下是真休。我今心似一潭月,君已身如萬斛舟。看畫題詩雙鶴鬢,歸田送老一羊裘。明年兼與士龍去,萬頃滄波沒兩鷗。
次韻子由書王晉卿畫山水二首
其一
老去君空見畫,夢中我亦曾遊。桃花縱落誰見,水到人間伏流。其二
山人昔與雲俱出,俗駕今隨水不回。賴我胸中有佳處,一樽時對畫圖開。
又書王晉卿畫四首
山陰陳跡
當年不識此清真,強把先生擬季倫。等是人間一陳跡,聚蚊金穀本何人。
雪溪乘興
溪山雪月兩佳哉,賓主談鋒夜轉雷。猶言不見戴安道,為問適從何處來。
四明狂客
毫端偶集一微塵,何處溪山非此身。狂客思歸便歸去,更求敕賜枉天真。
西塞風雨
斜風細雨到來時,我本無家何處歸。仰看雲天真箬笠,旋收江海入蓑衣。
題王晉卿畫後
醜石半蹲山下虎,長鬆倒臥水中龍。試君眼力看多少,數到雲峰第幾重。
聽武道士彈賀若
清風終日自開簾,涼月今宵肯掛簷。琴裏若能知賀若,詩中定合愛陶潛。
感舊詩並敘
嘉祐中,予與子由同舉製策,寓居懷遠驛,時年二十六,而子由二十三耳。一日秋風起,雨作,中夜修然,始有感慨離合之意。自爾宦遊四方,不相見者,十嚐七八。每夏秋之交,風雨作,木落草衰,輒淒然有此感,蓋三十年矣。元豐中,謫居黃岡,而子由亦貶筠州,嚐作詩以紀其事。元祐六年,予自杭州召還,寓居子由東府,數月複出領汝陰,時予年五十六矣。乃作詩,留別子由而去。
床頭枕馳道,雙闕夜未央。車轂鳴枕中,客夢安得長。新秋入梧葉,風雨驚洞房。獨行殘月影,帳焉感初涼。筮仕記懷遠,謫居念黃岡。一往三十年,此懷未始忘。扣門呼阿同,子由,一字同叔。安寢已太康。青山映華發,歸計三月糧。我欲自汝陰,徑上潼江章。想見冰盤中,石蜜與柿霜。予欲請東川而歸。二物,皆東川所出。憐子遏明主,憂患已再嚐。報國何時畢,我心久已降。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