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①本篇末還有一段文章,根據舊較注及文義,移入《天地陰陽第八十一》。

天地陰陽第八十一

天、地、陰、陽、木、火、土、金、水,九,與人而十者,天之數畢也。故數者至十而止,書者以十為終,皆取之此。聖人何其貴者?起於天至於人而畢。畢之外謂之物,物者投所貴之端,而不在其中。以此見人之超然萬物之上,而最為天下貴也。人,下長萬物、上參天地,故其治亂之政①,動靜順逆之氣,乃損益陰陽之化,而搖蕩四海之內。物之難知者若神,不可謂不然也。今投地死傷而不騰相助,投淖相動而近,投水相動而逾遠②。由此觀之,夫物逾淖而逾易變動搖蕩也。今氣化之淖,非直水也。而人主以眾動之無已時,是故常以治亂之氣,與天地之化相祅而不治也。世治而民和,誌平而氣正,則天地之化精,而萬物之美起。世亂而民乖,誌僻而氣逆,則天地之化傷,災害起。是故治世之德,潤草木,澤流四海,功過神明。

【注釋】

①治亂之政:一本作“治亂之故”。

②淖:有柔和、流動之義。

亂世之所起亦博。若是,皆因天地之化,以成敗物;乘陰陽之資,以任其所為。故為惡愆,人力而功傷,名自過也①。

【注釋】

①董慎行校本雲:此段首尾皆有闕文,且似《天地陰陽》篇中語。

天地之間,有陰陽之氣,常漸人者,若水常漸魚也。所以異於水者,可見與不可見耳,其澹澹也。然則人之居天地之間,其猶魚之離水,一也。其無間若氣而淖於水。水之比於氣也,若泥之比於水也。是天地之間,若虛而實,人常漸是澹澹之中,而以治亂之氣,與之流通相祅也。故人氣調和,而天地之化美,祅於惡而味敗,此易[見]之物也①。推物之類,以易見難者,其情可得。治亂之氣,邪正之風,是祅天地之化者也。生於化而反祅化,與運連也。《春秋》舉世事之道,夫有書天見之盡與不盡,王者之任也。《詩》雲:“天難諶斯,不易維王”②。此之謂也。夫王者不可以不知天。知天,詩人之所難也,天意難見也,其道難理。是故明陽陰入出實虛之處,所以觀天之誌。辨五行之本末順逆,小大廣狹,所以觀天道也。天誌仁③,其道也義。為人主者,予奪生殺,各當其義,若四時;列官置吏,必以其能,若五行;好仁惡戾,任德遠刑,若陰陽。此之謂能配天。

【注釋】

①此處有錯誤脫漏。

②引詩見《詩經·大明》,今本作“天難忱斯”。

③仁:舊本作“入”,應為“人”字之誤。人、仁有時通用。

天者其道長萬物,而王者長人。人主之大,天地之參也;奸惡之分,陰陽之理也;喜怒之發,寒暑之比也;官職之事,五行之義也。以此長天地之間,蕩①四海之內,祅陰陽之氣,與天地相雜。是故人言:“既曰王者參天地矣,苟參天地,則是化矣,豈獨天地之精哉!”王者亦參而祅之,治則以正氣祅天地之化,亂則以邪氣祅天地之化,同者相益,異者相損之數也,無可疑者矣。

【注釋】

①黑括號內的這幾百字,舊本在《如天之為》篇末,根據舊注(錢唐、董慎行等校注)和文義,移至此篇。

天道施第八十二

天道施,地道化,人道義。聖人見端而知本,精之至也;得一而應萬,類之治也。動其本者不知靜其末,受其治者不能辭其終。利者,盜之本也;妄者,亂之始也。夫受亂之始,動盜之本,而欲民之靜,不可得也。故君子非禮而不言,非禮而不動。好色而無禮則流,飲食而無禮則爭。流爭則亂。故禮,體情而防亂者也。民之情,不能製其欲,使之度禮①。目視正色,耳聽正聲,口食正味,身行正道,非奪之情也,所以安其情也。變謂之情,雖特異物性亦然者,故曰內也;變變之變②,謂之外。故雖以情,然不為性說③。故曰外物之動性,若神之不守也。積習漸靡,物之微者也。其入人不知,習忘乃為,常然若性,不可不察也。純知輕思則慮達,節欲順行則倫得;以諫爭靜為宅④,以禮義為道,則文德。是故至誠遺物而不與變⑤,躬寬無爭而不以與俗推,眾強弗能入,蜩蛻濁穢之中⑥,含得命施之理,與萬物遷徙而不自失者,聖人之心也。

【注釋】

①度禮:以禮來約束自己的言行。

②變變之變:一作“變情之變”。

③說:通“悅”。

④:即“嫻”字。

⑤此處疑有脫字。

⑥蜩:即蟬。

名者所以別物也,親者重,疏者輕;尊者文,卑者質;近者詳,遠者略。文辭不隱情,明情不遺文,人心從之而不逆,古經通貫而不亂,名之義也。男女猶道也。人生別言禮義,名號之由人事起也。 不順天道,謂之不義;察天人之分,觀道命之異,可以知禮之說矣。見善者不能無好,見不善者不能無惡,好惡去就,不能堅守,故有人道。人道者,人之所由樂而不亂,複而不厭者。萬物載名而生,聖人因其象而命之。然而可易也,皆有義從也,故正名以明義也。物也者,洪名也,皆名也;而物有私名①,此物也,非夫物②。故曰:萬物動而不形者,意也;形而不易者,德也;樂而不亂,複而不厭者,道也。

【注釋】

①私:舊本作“和”,形近而誤。

②夫物:即彼物。舊本作“失”,形近而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