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同年同月同日生(1 / 2)

這些天的多方試探,鬥智鬥勇,耶律隆緒始終沒有鬆口說讓人送我回家,到如今,我也隻能靠自己。

這裏是草原,以現在的交通條件,想要離開這裏,要麼騎馬,要麼坐馬車,要麼……用走的。聽錦瑟話裏的意思,騎馬是最快的,那麼,如果我會騎馬,便就可以想辦法弄匹馬,然後離開這裏,我心裏暗自琢磨著。當然,前提是我得會騎馬。

所以,問耶律隆緒請他教我騎馬的時候,我心裏自然是萬分緊張忐忑的,以至於差點失了態。

而他竟答應教我騎馬,我不由喜出望外,放下心來。

耶律隆緒倒是很守信用的,次日便帶著我,帶著馬,到城外草原子上教我,且接下來的日子,隻要天氣好並且他有時間,就都會帶我到城外練習。

想到很快就可以學會騎馬,就可以離開這裏,我沉悶多天的心情終於好了起來。心情好了,便覺得自己的運氣不算壞,雖然穿來的朝代和地方都不甚合意,遇到的人卻不錯,回頭要是穿回去,這經曆也算不得噩夢。

漸漸的也開始習慣這裏的生活。雖已是六月,草原卻不像夏天,除了晴天中午烈日曝曬下會覺得熱外,早晚時分氣溫都十分適宜,屋內更是不論早晚都不見半分暑氣,端的是清涼舒爽。我每日呼吸新鮮無霾的空氣,吃喝綠色無害的食物,睡到自然醒,閑到手抽筋,日子過得煞是自在。

隻有一樣麻煩,古代女子裝扮繁瑣,梳洗對我便就成為一項大工程。化妝倒也罷了,以前在酒吧練的不錯,隨意塗塗畫畫便就可以糊弄過去。隻是梳頭,那些複雜繁重的發式,簡直讓我一籌莫展。

唐人崇尚華麗,女子的妝容服飾講求華美精致,宋代傳承唐朝,雖然略有減繁,卻仍是十分講究。契丹雖是遊牧民族,卻和宋交往多年,耶律隆緒和錦瑟連漢語都會說,自然對漢文化知之甚深。因為耶律隆緒偶然不經意說過一句喜歡漢人姑娘的發式,錦瑟便就日日在我頭上翻新,高髻矮髻墮馬髻換著梳起,發簪頭釵金步搖輪流插戴。我雖然不耐在頭發上花那麼多功夫時間折騰,奈何經我這段日子的觀察,發現契丹姑娘除了錦瑟的齊眉齊耳的短發外,那種結了數十條甚至上百條發辮的發式更讓我難以忍受,隻好妥協。不用出門,又十分不耐煩梳那些繁重的發髻時,便就用絲帶把頭發隨意在腦後束起,錦瑟對此也無可奈何。

耶律隆緒說今日下朝後就帶我去練習騎馬,所以一早起來,錦瑟就把我按在妝幾前,抓著我的頭發細細的梳著,力求一絲不苟。

我被訓練了這十數天增加了不少耐心,不像先些時那麼坐不住,此時便把頭發交給錦瑟任由她擺布,自己把首飾盒裏的各種精美簪環拿出來,挨個欣賞著,有一搭沒一搭的和她聊天:“錦瑟,你漢語講的這麼好,漢人的發髻也梳得這麼好,你也是漢人嗎?到這裏多久了呢?聽你口音像是蘇杭一帶的人呢。”

鏡中的錦瑟正在給我通頭,聞言手微微一頓,神色便有些悵然:“奴婢不是漢人,是契丹人。”

“哦?這樣說來,你們契丹人都是會說漢語麼?你會,大汗也會,不過我聽著那個蕭太醫好像不會。”我手裏拿著支發釵在妝台上胡亂劃著,沒有刻意留心她微變的神色。

“奴婢是跟著母親學的,奴婢的母親是漢人。”

“你母親是漢人?你是混血兒?”我扭頭去看她。怪不得第一眼看到她時我便覺得親切,原來竟是有一半是漢人血統,情急中卻忘了她正在給我梳頭,生生把她拿著梳子手從頭上磕飛,自己也被揪得發出“噝”的一聲。

錦瑟驚呼一聲,連忙鬆開我的頭發,“姑娘?”

“沒事沒事!”我摸了摸被揪痛的頭皮,扭著頭對她細細看了兩眼,又轉過頭來坐端正,“我們繼續聊。你說說,你母親是漢人,那你父親是契丹人?他們怎麼認識的,你有沒有去過宋呢?”我擋不住的八卦因子開始活動起來,更有著要了解宋的急切心情。

錦瑟重新握起我的頭發,低頭梳著,半響緩緩說道:“奴婢父親姓蕭,是遼國……武將,娘姓周,原是宋通州知府家的嫡小姐。那年春天娘隨家人到真定府外家省親,途中遇到父親帶人到宋境打草穀,娘被父親擄到了契丹,做了父親的妾侍。奴婢從出生便沒有回過外家。”

“哦,錦瑟,對不起,我不是……”原本隻是因為好奇,沒想到事情竟是這樣,我覺得十分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