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卿家之見,北蠻進兵,會在何時?”羽皇齊修明緩緩發問。

“回陛下的話,根據各方麵的情報彙總,微臣鬥膽推斷,必在夏末秋初。”

“噢,卿家如此肯定,有何憑據?”

“陛下請看,”蘭正初複又轉過身去,把自己的手指落在牆麵的地圖上,從北都城外的草原向著東陸的海岸線劃了一條直線,“北蠻此次進兵,必然首先會在北都城外彙合瀚州諸部落的騎兵大規模集結兵力,然後大軍一路橫跨草原乘船登陸東陸;

若是在冬季,天寒地凍大雪鋪地,北陸雪深三尺,騎兵跋涉艱難,地麵上除了天降的積雪連一片青草地都沒有,馬無草食,何以為戰?蠻族此時絕對無法進兵;

若是在夏季,草料的問題倒是解決了,可東陸的氣候潮濕炎熱遠非北陸可比,華族的軍隊又有熟悉地形之利,北蠻的騎兵不耐酷暑卻習於苦寒,到時隻消堅壁清野封閉四處的水井,然後駐紮重兵於河流險要之處,然後便可待機破敵;在這種七月酷暑草木生煙的環境裏,蠻族騎兵根本無法有效的作戰,光是日頭下的中暑就能讓他們戰力減半;

若選在春季進兵,積雪消融大地剛剛解凍,地麵上馬草枯黃,北蠻的母馬也正好在此時產下小馬駒,蠻族各部落此時人人忙於產馬接生,根本不適於進行大規模的戰爭行動;

排除了以上三點,那麼,對於蠻族人來說,最合適的戰爭時間便隻剩下了夏末秋初這短短的兩三個月,此時進兵,一來此時無論是在東陸北陸,皆是植物茂密水草豐盛,北蠻的軍馬可隨時隨地補充草料食物,蠻族騎兵作戰時無後顧之憂;

二來炎夏已去秋高氣爽,將士們精神振奮,最適合於展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微臣在史館裏查閱了近三十年來北蠻跨海入寇東陸的記錄,查閱各家史籍,互相比對日期;果然,蠻族每次發兵的時間都必在這兩三個月之間。”

“蘭統領為國憂勞,辛苦了。”羽皇忍不住插了一句話,平和的語氣中卻有著淡淡的欣慰,顯然他對於蘭正初所做的情報工作都是滿意的。

“如此看來,大戰已是不可避免迫在眉睫,依蘭統領之見,若北陸此次興兵,戰事會是多大規模?”國務卿大人憂心忡忡,眉間陰雲密布,顯然對這件事是顧慮重重。

“鶴雪的專長在於情報收集以及機動刺殺,論及用兵的方略以及備戰的計策,此等軍國重事戰略籌劃非我部所長,目前我國的軍事主力依然是以煙霜四旅為首的野戰部隊,不如就請掌兵的大司馬為諸位大人和陛下解此疑惑。”蘭正初不卑不亢,麵對羽皇和諸位大臣,躬身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