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大刀橫掃,將公孫瓚的長槊撞開,隨即橫腰攔去,卻又被公孫瓚挑開,一場亂戰幾十回合,二人也不見誰能占得上風,這就是棋逢對手,相比起他們,新軍將士卻是吃力的很,隻看得魏延心中焦慮,偏偏一時片刻拿不下公孫瓚,便已經萌生了撤退的心思,隻是這退要怎麼退過去卻還是有講究的,不然被公孫瓚領軍殺一通,那可就麻煩了,心念一轉,猛地於公孫瓚硬碰了一記,一催馬於公孫瓚錯開,猛地大喝一聲:“弟兄們,隨著我殺過去——”
話音落下,魏延一馬當先殺奔出去,一柄大刀之下無一合之將,新軍自然緊緊跟隨,卻也殺出一條血路,留下近四百具屍體,一路奔劉和大軍而去,此時公孫瓚也整頓軍馬,準備重新衝殺劉和大軍。
卻說劉和這邊好不容易穩住亂軍,就見魏延已經奔來,卻將劉和嚇了一跳,不由得高聲喝問道:“來的是哪家將軍,還請速速通名。”
魏延可沒心思於劉和多做計較,隻是臉色陰沉的望向劉和,邊催動戰馬,一邊卻是低喝:“你管我是誰,想要保命,便聯手對付公孫瓚,你可能擋得住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要是不想被殺的大敗就聽我的。”
到了此時公孫瓚才知道魏延卻不是劉和的手下,心中卻不免奇怪,幽州除了劉和之外,難道還有人自成勢力嗎?一時間也想不出,不過卻對魏延的武藝所折服,若是有這麼一員大將投奔,公孫瓚必定能如虎添翼,心念轉動之間,公孫瓚望著魏延高聲道:“前麵的將軍還請留步,我知道你非是劉和蠢賊的手下,可願意投到我的帳下,我願意一萬大軍相投,請將軍為我獨領一方如何?”
卻是公孫瓚動了惜才之念,饒是想破腦袋,也想不出幽州還有那一路勢力,公孫度絕不敢隨便出來折騰,再說此人一副南方口音,也不像是久居北方之人,或者有收服的可能,與此相比,劉和反而不值一提,如若是野戰,單憑三千白馬義從就足以殲滅劉和號稱一萬大軍,那也不算是困難。
可惜魏延怎麼會理睬公孫瓚,一聲冷笑,隻是領兵停在劉和大軍之旁,朝劉和道:“要不想死聽我號令在動兵,結圓陣,盾牌手上前,長槍手上前,弓弩手在後準備,刀斧手中間,快點——”
魏延真想罵劉和一頓,這時候了劉和竟然還是一副亂糟糟的,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指揮軍隊,真是成事不足的玩意,幸好魏延這一吆喝,劉和才反應過來,深感覺有道理,隻是趕忙傳令下去,大軍這才有了主意,便開始排演陣型,幸虧魏延剛才抵擋了一陣,才將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堵在那裏,不然此時劉和便已經完蛋了。
隨著魏延的加入,這一隻大軍終於算是安穩下來,或者有魏延能夠抵擋公孫瓚,。這些人也就不那麼更害怕,所謂將乃軍魂便是如此,大軍的變化裏麵那個公孫瓚心中也是一沉,看來沒有那麼簡單了,卻不能遲疑,隻是望向魏延:“這位將軍,跟著劉和有什麼希望,不如隨我征戰天下吧——”
“休得胡言,我自有主公效忠,隻有拚死一戰而已,公孫瓚,可要在鬥一場。”魏延冷哼一聲,隻是揮動大刀指著公孫瓚。
原來是有人投靠,看來也不是這劉和,那卻能是誰,心中大怒之下,竟然大喝一聲,一挺長槊便殺了出來,隻是望著魏延:“好狂賊,今日便讓你知道知道我公孫瓚的手段,誰人敢小瞧我公孫瓚。”
魏延鬆了口氣,朝身邊的副將一使眼色,副將會意,隻是點了點頭,再說魏延雙腿一夾馬腹,便已經策馬而出,大刀直取公孫瓚,口中喝道:“公孫瓚休要廢話,今日定要和你比一個高下,誰若是怕了誰就是龜孫子。”
話音落下,二人就鬥到一起,你來我往,殺氣騰騰,戰馬交錯,卻是依舊誰也奈何不了誰,當時棋逢對手,一時間殺的難解難分,而兩人一旦打上,雙方的兵卒卻是止住衝殺,隻是關切的望著場中。
再說那副將得了魏延的指示,見魏延將公孫瓚拖住,便悄然湊到劉和身邊,辨清劉和開始安排如何排兵布陣,此時已經被公孫瓚殺破了膽的劉和那裏還有什麼主意,就連齊周鮮於銀也隻是點頭,這副將指揮得當,連忙勒令軍馬慢慢地結陣,防備公孫瓚大軍的衝鋒,慢慢地變有了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