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七章 群雄並起(1 / 2)

再說收到了聖旨,劉備起兵便為振威大將軍,就連關羽也為蕩寇將軍,張飛為奮威將軍,趙雲為建武將軍,皆為第五品,而所謂的大將軍,卻是沒有前例可循,按照劉協所表達的意思,應該是和在校尉中郎將之上,比中郎將略高一點,又比九卿略低一點,也說不很清楚,不過也沒有太多的人在意。

眼見天下紛紛起兵討逆,曹操接到聖旨卻是哈哈大笑,直呼李儒老賊可惡,不過還是起兵五千,有曹仁率領,以李典為輔,於禁副之,經沛國而去征討袁術,其實最倒黴的就是劉宏了,不管是袁紹還是曹操,還有呂布劉備都是從沛國而過,征討袁術的,劉宏又不敢拒絕,畢竟都拿著聖旨,就連劉宏也有聖旨,也隻有起兵三千去攻袁術,可是一種兵馬而過,差點沒將沛國給攪亂套了。

但是劉宏死活沒有想到的是,等他奉旨出征,再回來的時候,自己的沛國卻已經被天子掌握在手中,就連手下大將朱靈也已經叛變,最後劉宏也被劉協招入宮中,隨便一個網頁,便在雒陽當他的無權無勢的王爺了,這件事情說起來還是出自李儒之手,也算是李儒一手策劃的,而且劉協隨李儒親自實施的。

這件事情說起來,當時劉協下旨,著沛國王劉宏,貴為皇室宗親,自當為了劉家的大漢出力嗎,奉召親自領兵出征,自然是誇獎一番,將劉宏說的暈頭轉向的,出征就是劉家的功臣,也是大漢的忠臣,不親自領兵便是愧為劉氏子孫,逼得劉宏也隻能親自領兵出征,哪知道就在劉宏出兵之際,卻留下朱靈鎮守,偏偏這時候劉協不甘寂寞,竟然贏了李儒的辦法,親自領兵陷沛國。

再說這一日,劉協領兵五千,忽然從新鄭而下,都以為是去攻打袁術的,卻是半路上於徐榮彙合,徐榮領兵而下,發五千兵去攻袁術,而劉協卻留在了汝陽,然後於李儒悄悄領三千兵從汝陽東進,隨即攻之剛剛被劉宏占領的宜祿新陽,卻說劉協也真是大膽,竟不顧李儒勸解,親自領兵攻城。

卻說劉協立於大旗下,身穿黃金獅子甲,頭戴鎏金冠,手持龍淵劍,隻是輕步於宜祿城前二百步外,當即高呼道:“爾等可認得朕,天子麵前爾等竟然不跪,難道爾等也要造反不成,還不快打開城門。”

這一番話將守將馬勳給嚇了一跳,難道這就是當今天子不成?雖然不慎相信,但是卻又不敢造次,畢竟劉協身上的龍袍可不是隨便能穿的,再說這一身黃金獅子甲還有那鎏金冠,特別是手中的龍淵劍那可是寶物,再說坐下一匹汗血寶馬,當可謂神駿非凡,再看劉協頗於傳說中的天子相當,自然不敢冒險,隻是緊閉城門,聞言又遲疑起來,管他真假,跪見天子絕沒有錯。

隻是沒有想到的是,這劉協也真是大膽,竟然領軍親自攻城,眼見不開城門,竟然指揮兵卒攻城,而且親自在陣前逼近城下,那些兵卒見守將馬勳跪倒,知道是天子駕到,誰敢放箭,隻是收弓下箭,將兵器都落下,隻是眼見天子親自驅馬至城下,指使兵卒破城門,偏偏無人敢阻攔,眼見城門不斷地被撞擊,天子就在城下喝問,無奈的馬勳卻知道自己今日是守不住這宜祿城了,隨即打開城門納降。

劉協下了宜祿,便安撫馬勳,同時占據宜祿,略整兵馬,將馬勳帶在身邊,又奔新陽而去,到了信仰又是這一套,加上有馬勳再胖,守將嚴誠自然不敢不信,無奈之下也開了城門納降,隨即天子占了新陽,竟不損一兵一卒,隻是欺負沒有人敢冒天下大不韙傷害自己,,竟然隨即又領兵攻思善城父。

其實也不怪這些守將無能,關鍵是天子駕到,誰也不敢傷害天子,畢竟一點那要是天子傷在自己手中,別說有功,劉宏絕對會將這些守將拿來作為替罪羊,思前想後也隻有投降,不成還於天子拚殺,自然沒有人有這個膽量,就因為此,三日內,劉協連下四城,竟不損一兵一卒,到了第四日,卻又攻到鄲縣,依舊如此下了鄲縣,又幾日竟然連下臨睢,太丘、建平、鄼縣、譙縣,直逼相縣而去,隻是接到消息的朱靈也傻了眼,眼見著天子攻來,退也不是,受也不是,天子親自攻城,不說自己不敢,那些兵卒根本不敢戰,而且有馬勳等十幾名劉洪德部將為證,誰敢不相信天子駕到,於是朱靈思來想去,竟然背主投降了,其中也有許多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