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功成八陣圖(1 / 2)

“不要啊,將軍——”韓浩臉色大變,隻是想要伸手去拉太史慈,卻哪知道到底晚了一步,太史慈已經策馬而出,身後有丹陽兵三千跟出,這才讓韓浩住了嘴,原來太史慈也不是那麼自大,還是小心應付著,這丹陽兵是有由來的,丹楊山險,民多果勁,丹陽兵就是最強步兵的代名詞,這話不假,當年李陵五千死士也是來自丹陽的精兵,在李陵進襲匈奴時,以五千人抗擊匈奴八萬精騎,在援兵不至的情況下竭力死戰,最後隻剩四百人撤回關內,主帥李陵被迫投降,副帥韓延年戰死。以匈奴驍騎之勇,五千丹陽兵竟然能令單於喪膽,幾乎要撤退,最後探知李陵無援才敢進攻,丹陽兵善戰可見一斑。

太史慈之所以自負,一來是自己武藝過人,而來就是手下有一隻丹陽精兵五千,當年劉瑤兵敗,太史慈便成為了丹陽太守,隨即招募了五千丹陽子弟,便是這五千丹陽精兵便隨著太史慈南征北戰,蕩平江東諸雄,太史慈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幾次對戰曹操也都有太史慈上陣,從不曾一敗,更有剿滅百越,南征交州的戰績,正是因為這些丹陽兵的驕人戰績,才讓太史慈幾乎被譽為東吳的戰神。這些丹陽兵屬於東夷孓遺,基本就是一支廓爾喀部隊,能征慣戰,吃苦耐勞,有項羽子弟兵之風。

希望這些丹陽兵能夠助太史慈破了八陣圖吧,眼睜睜的看著太史慈率兵進了八陣圖,韓浩歎了口氣,隻是小心地命令大軍縮緊,注意著變化,一旦不幸就去接應太史慈,畢竟不能講一切賭在這上麵。

話說太史慈一斤了八陣圖,便是臉色大變,從外麵看隻是一堆堆的亂石頭,哪知道一進陣才發現霧氣彌漫,遠遠望去,這哪裏是孱陵城,根本就是在郊野之中,遠遠地望見一座座山峰,更可怕的是這些山峰仿佛會移動一般,總有一種要壓過來的感覺,即便是太史慈也不由得心中震顫,更不用說一般的兵卒了,雖然丹陽兵陣型不散,但是卻一個個變得畏畏縮縮的,太史慈心中一緊,深吸了口氣:“大家不用怕,跟進了我不要分散開,不管怎麼變化,但是那些還不是一個個的石堆,大家說是不是。”

雖然太史慈這樣說,但是心中卻沒有那樣輕鬆,隻是在眾將士麵前不能表現出來,將是兵之膽,將領氣盛,兵卒才有底氣,盡管太史慈心中也開始擔憂,卻隻能表現出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隻是行動間卻是很小心,結成方陣,一律盾牌向外,刀槍齊指。

太史慈不得不小心,剛才還見到了三千蜀軍精兵藏於陣中,但是此刻一進來才發現竟然不見了那些敵軍,太史慈正想著這些,卻不料忽然便是一陣喊殺聲,從一座山峰之中殺出無數蜀軍,一個個紅衣金甲,看上去還不威風,讓人不由自主的心中畏懼,但是太史慈不能怕,隻是大喝一聲,便上去廝殺。

話說廝殺了半晌,地上留下了不少的敵軍,到那時也戰死了不下三百丹陽精兵,讓太史慈心疼不已,隻是雖然殺上了不少的蜀軍,但是太史慈心中始終有些感覺不對勁,隻是一時間也說不出來什麼,那些蜀軍感覺好奇怪。

再說太史慈繼續向前,沒有多遠便見到一座山峰擋路,太史慈便心想,這山峰不過是石堆幻化而成的,也就說本身就是一個小小的石堆,自己所見的不過是幻覺,其實眼前並沒有什麼山峰,深吸了一口氣,隻是沉聲道:“大家隨著我,不要擔心什麼,這山峰隻是幻覺而已,不過就是一個小石堆,隨我直接殺過去。”

話音落下,便已經領著兵馬殺了過去,隻是沒有想象中的直接撞入山腹,卻反而是不停的朝上攀登,儼然實在攀登山峰,這山峰上沒有綠樹成蔭,但是卻是怪石凜冽,看上頭去讓人心驚肉跳,殊不知太史慈是越走越是心驚,怎麼會這樣的?

回頭望去,丹陽兵在山峰上已經拉開距離,化作一條長龍,這讓太史慈很不安,身在八陣圖之中,看不到敵人,但是危險卻是無處不在,一旦陣型散了,就很可能被各個擊破,心念一轉,忽然啐了一口:“大家下山——”

這邊準備下山,不再攀登山峰,畢竟這樣會讓陣型散落,但是哪知道就在此時異變忽起,周圍無數怪石隨即化作無數蜀軍,叫喊著朝他們衝來,讓丹陽兵不由得一驚,隻是來不及多想,就已經和蜀軍撞在一起,刀槍晃動,喊殺聲一片,一時間殺的是天昏地暗日月無光,鮮血飛濺了一片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