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淨山下夕陽紅
資訊
作者:趙玉德 王煜
在梵淨山下的江口縣太平鎮寨抱村,經常有一位頭發花白、精神矍鑠的老人行走在百戶千家中,他就是曾任江口縣太平鄉、雙江鎮、交通局等部門領導職務的李世富。
他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身份從城市回到家鄉,主動挑起了村關工委工作的重擔。5年來,他化解矛盾480多起,挽救失足青少年12人,幫扶貧困群眾和困難學生60餘人次。在他和村支兩委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寨抱村被授予“全國文明村寨”、江口縣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他也被授予先進個人光榮稱號。
2008年李世富退休後,沒有隨子女在縣城居住下來,享受天倫之樂,而是攜著病重的妻子回到家鄉,迅速將自己的黨組織關係從縣交通局黨支部轉到太平鎮寨抱村黨支部,繼續從事黨的工作,為關心、教育、培養下一代貢獻智慧和力量。在他的精神感召下,15名退休返村居住的老同誌也紛紛出來參加關心下一代工作,李世富擔起了村關工委常務副主任的重任。
在自己經濟條件並不寬裕的情況下,他把孩子們當著自己的孫子一樣看待,掏錢為孩子們購買學習用品、學習工具、學習書籍等,同時,用心疏導,真情幫扶,給予留守兒童特殊關愛,享受祖國大家庭的溫暖。院子組8歲兒童李紅英,父親病故,母親外出多年音信全無,與雙眼失明的82歲老奶奶李銀菊一起生活,家境十分貧困。李世富與關工委的同誌經常上門看望老人和孩子,並從自己微薄的退休工資中為他交學費、購買學習工具,還為其一家申請農村低保,全村老同誌在他的帶領下共幫扶18名兒童、8戶貧困家庭。陳銀菊老人說:“世富把我孫倆當成親人,我們一輩子也忘不了他的恩情。”為提高孩子們感恩、責任意識,李世富認真備課,每學期不定期給孩子們上感恩課,育感恩人,教育孩子做感恩事。
幾年來,在其愛人身體不好,經常需要人照顧的情況下,投入了2萬多元資金幫助學生及貧困群眾。李世富還積極通過民政部門,為老人爭取到高齡補助,老人們感激的說:“李書記是我們的貼心人”。“正是老李書記認真負責的態度,高尚的關愛情懷深深地影響、激勵我的思想靈魂,我希望把他的這種精神傳承下去,做好接力棒,繼續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寨抱村小學校長陳雙科如是說。
腳踏實地才能仰望星空。“工作不是為了應付檢查驗收,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繼續為孩子們健康成長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就足夠了。”是李世富工作準則、人生信條。他以一個老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懷,紮根山村為人民排憂解難,他用務實的作風和辛勤的工作,贏得了人民的讚譽,被人們尊稱梵淨山下的不老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