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上樓去梯(1 / 1)

諸葛亮二十七歲出山,把自己剩下的二十七年獻給劉備,獻給複興漢室誌向。在三國誌中的記載諸葛亮出山做的第一件事,並不是軍事才能,而是高瞻遠矚,就是幫助劉表的長子劉琦。

劉表這時候還是荊州的刺史,從這個角度來說荊州還是劉表的。而劉備這時候不過是劉表客居者換句話說是客人,而不是主人。

諸葛亮的才能不僅被劉備欣賞,連劉表的長子劉琦也十分的欣賞。劉表聽信後妻的話,偏愛小兒子劉琮,

劉琮能力其實不突出,劉表死後劉琮直接投降曹操,後來曹操有著名的一句話: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這話前半句表揚孫權,後半句說的是劉表的兒子。

劉琮能力一般,但劉表喜歡劉琮,不喜歡劉琦。劉琦感到很危險,所以劉琦常常想與諸葛亮商量保全自己的辦法,諸葛亮卻拒絕了,不是諸葛亮沒有辦法,也不是不想幫劉琦,這裏有幾個原因,一來因為諸葛亮深知自己的身份,劉表對劉備有防範之心自己又是劉備的謀士。不方便介入劉表的家事,可是諸葛亮內心來講諸葛亮是想保住劉琦的。二來不僅是因為劉琦本身,而是為了劉備在荊州的立足。三來要讓劉琦心存感激,當然不是感激自己而是劉備,如果人輕易得到一樣東西就不會在乎了。

劉琦幾次不成功,想到一個好辦法。於是劉琦請諸葛亮遊覽自家的後園,一同登上高樓,飲酒中途,他派人將樓梯抽走。劉琦這個手段還是很高明的,後來上樓抽梯成為三十六計中的一計,是指把對方引誘自己預先設定好的地方,斷絕對方的後路。

劉琦就用這個方法斷絕了諸葛亮後路,然後對諸葛亮說:“現在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從您口中出來的話,隻進入我的耳中,您還有什麼可猶豫呢。”

諸葛亮說:“您沒有看到晉公子申生留在宮內遭受謀害,而重耳逃亡在外卻得到安全嗎?”諸葛亮說的是春秋時期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設計申生和重耳,申生留在國內被殺,重耳避禍流亡在外,雖然受盡屈辱,最終成為當上晉國國君,暗示劉琦領兵在外以自保。

後來劉琦聽了諸葛亮的建議出任江夏太守,避免了被陷害的危險。諸葛亮這個舉動不僅保住劉琦,也為劉琦在劉備當陽失敗之後,能收留劉備,以及後來劉備打著劉琦的旗號得到南部荊州提供了可能。這也是諸葛亮的聰明之處。其實智謀表現不僅能表現在戰場上。更是謀劃上。

其實諸葛亮最讓人稱道的,不是高超的治理內政才能,不是超人的智慧,不是外交才能,不是懂得行軍打仗,而是有擔當,有承擔。

諸葛亮剛開始輔佐劉備的時候,正是曹操意氣風發,準備揮師南下的時候,這時候正是曹操最強大,而是劉備最弱小的時候。用出師表的話來說是受任於敗軍之計,奉命於危難之間的時刻。

曹操南下而劉表去世,而劉琮向曹操投降,這對曹操來說是個好機會是他距離統一天下最近的時候,而劉備在樊城聽到這個消息,趕忙率領軍隊百姓南下逃走,被曹操一路追殺,形式危急。而且在當陽遭遇曹操軍,而且連夫人和孩子都顧不上了,幸虧趙雲的保護。

這裏要提到一個人就是徐庶,徐庶本身很有才能深得劉備信任,也是因為徐庶的推薦才給了諸葛亮一個機會,從這個角度說徐庶是諸葛亮的恩人。《三國演義》中說徐庶在劉備請諸葛亮前就離開了,是因為曹操使用的計謀,就是用徐庶的母親要挾徐庶,徐庶被迫離開進入曹營從此一言不發。

而三國誌中並非這樣,諸葛亮出山後與徐庶一起輔佐劉備,至少在曹操南下的時候,徐庶還在劉備陣營,

徐庶的離開是因為劉備戰敗,曹操軍俘虜了徐庶的母親。而徐庶真的是個孝子了不起。

徐庶就向劉備告辭,以手指心說:“我本想與將軍一起謀劃王霸大業,是憑著這顆心。現在去了老母,這顆心亂糟糟的,對將軍的大事不再會有什麼幫助了,請您允許我即此告別。”於是前往曹操那裏。離開了劉備。而曹操並沒有如演義那樣的奸詐,而徐庶卻真是個孝子,自古忠孝兩難全,怎樣選都是對的。而劉備放走了徐庶這樣的人才成全孝道也是個有氣度的人。可是徐庶到了曹操陣營並不是一言不發,但是卻真的沒有被重用,隻做了個類似郡守一樣的官。

之所以舉出徐庶這樣的一個例子,說明可能當時有很多人見劉備危險,勢力弱小就離開了劉備,就像曹操與袁紹官渡大戰的時候,朝中的人有很多暗通袁紹。更何況此時的劉備與曹操相比實力差的何止千萬倍。這裏不去批評那些離開的人,也許離開的人有人是像徐庶那樣為了親人,有人是為了保全性命。可是那些沒有離開的是不是更難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