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你是沒有想過,不知者不罪。”楊濟時露出回憶的神色:“想當初南海劍閣第一劍仙周青雲一人一劍獨挑陰陽宗一門,事後桃花島邀戰日本修行道,那一戰可謂是殺的鬼哭神嚎。那一戰之後日本但凡有野心之輩皆被斬盡,而華夏修行道也損失慘重,不知多少高人身死道消,實可謂冤孽啊。來日有暇,你真應該好好去看看那些英傑埋骨之地。”
“那後來呢?”聽見這些前輩的英風俠骨,丁逸悠然神往之,忍不住出口詢問。
“沒有什麼然後了。我醫門極少與修行道往來,可那一戰你師祖爺也參與了,也因為那一戰讓他留下了伴隨一生的暗傷,最終也因為這個原因不能度過那脫胎換骨的劫數而坐化。你想一想,修行人修道一生所求為何,不就是長生超脫嗎?常言道天下事再大大不過生死,。再難也難不過超脫輪回,而那時候的前輩們竟然能棄一世修行於不顧,毅然共赴國難,是何等氣魄,是你這等小輩可以妄言的嗎?”說到這裏,楊濟時的語氣已經是在責問了。年少氣盛不是錯,可妄議前人就是罪過了。不知道沒什麼丟人,可正因為不知道就更加不該在那裏滿口胡言了。
丁逸低頭道:“師父,我錯了。”
楊濟時緩緩歎了口氣:“罷了,你才修行幾天,知道多少,有這樣的念頭也是正常的。想當初我不也一樣嗎?好了,問道到此為止。”看著丁逸的眼神忍不住露出了憂色。丁逸的資質悟性和性情自然沒什麼話說,可此時也看得出來一點,此子個性剛烈,將來未必是福啊。不過轉念一想也就釋然了,弟子如何還得看師父怎麼去教,想到這裏,楊濟時續道:“好了,問道到此為止。接下來是受戒,醫門戒律共有五戒,此時你修行還淺,我隻告訴你第一條戒律也是本門戒律的核心——醫者仁心,切勿恃技而為含生之害。”
這就是戒律嗎?丁逸心道。聽到這條戒律,他想起了剛入學的時候就學到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說來說去不就是這個意思嗎?看起來不管什麼時代,什麼國家和信仰,行醫這一行終究是有共通的東西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醫門的戒律也另有所指,畢竟醫門是一個修行門派,雖然傳承隱秘,但是到了極高境界是有了不起的神通的。就拿楊濟時對付那邪靈的手法來說吧,當時莫太衝醒來之後雖然眼神中暴虐依舊,可卻一副傀儡的樣子,楊濟時讓他怎樣就怎樣。這樣的手段若是被那種心術不正的人學了去,那還得了?
最後,楊濟時又給他談起了修行道所共同遵循的戒律,一共有三條:一不可得神通而忘法本,殘害眾生;二不得矯眾顯聖自稱神,惑亂鄉裏;三不得仗道術而圖淫邪,勒索黎民。講的是修行人行走世間所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這三條戒律被稱為“紅塵內外三大戒”,傳說也是在大唐時期流傳下來的。
這三條戒律可不是說說那麼簡單,不僅僅是自己要遵守,而且遇到了有人違反這戒律但凡修行人都有出手阻止的義務。這個時候丁逸這才明白了為什麼程玉娟和蕭峰這麼努力想要鏟除那魔窟,那阪田大佐的作為,不正是觸犯了這個嗎?
想到這些,丁逸心裏的那絲不平終於消失了。楊濟時見他神情,仿佛知道他的心理變化一般,展顏笑道:“好了,徒兒,這樣一來你便算正式入門入道了。等你們解除了那禍根之後,你便在課餘隨我去醫院坐診吧,隻要我會的,我都會教你。”說完便將丁逸扶了起來。
丁逸站起來以後,忽然道:“師父,你是不是還忘了什麼事啊?”
楊濟時一愣:“還有什麼事啊?”
“我的道號?”丁逸不好意思道:“還有既然我們是醫門,那我們的祖師爺是誰啊,這些我該知道的。要不然以後別人問我,我回答不上來,不是給您老人家丟人嗎?”
楊濟時哈哈大笑,忍不住給了他一個爆栗:“你這小子,我們又不是道士,要道號幹啥?哦,你是看林凡和程玉娟都有道號然後就想起了這個是不是?”
“那我們醫門的祖師爺呢?”丁逸顧左右而言其他。
“要說祖師爺,我們醫門的祖師有三位,第一位是炎帝神農氏,他是中華醫藥之祖;第二位是唐代孫思邈真人;至於第三位就是保生大帝吳夲祖師了。要說中日恩怨,吳夲祖師在其中還有些小小淵源呢。”
“啊?!”丁逸沒想到會把祖師爺給掰扯進去:“和祖師爺有啥淵源?”
楊濟時居然流露出一些捉狹神色:“其實我也不明確,隻是曆代祖師口耳相傳罷了。日本人視天照大禦神為第一主神,在那些人心裏對這位的崇拜就和我們中國人對女媧娘娘的崇拜是類似的,好像當年吳夲祖師證道的時候將她給斬落了來著。如果這是真的,算不算恩怨之一啊。”
“我靠,不是吧。那祖師爺他太牛了。”丁逸一翹大拇指:“原來祖師爺也曾抗日來著,改天有機會去沿海,真要找個保生大帝的廟去拜拜,一來拜見祖師爺二來是真佩服他老人的本事啊。”
“你這臭小子。”楊濟時哭笑不得:“先別想遠的,先解決眼前的麻煩再說其他吧。這一次事情棘手得很,明天你和程丫頭跑一趟武夷山去取一樣東西,隻要有這東西在手,就算借不到山河鏡,也能修複地脈消弭禍根。記住,三天之內必須回來,無論如何不能晚過三日後的子時,否則就麻煩大了。莫太衝那邊我幫你盯著,我這老胳膊老腿的也該活動活動了。”
“取什麼東西?”
“嘿嘿,不告訴你,看你小子的本事了。”
附記:世間紅塵三大戒沿用徐公子先生大作《靈山》中的說法,筆者想破腦瓜子也想不到什麼戒律比這個更加合適,故此在此直接沿用,在此聲明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