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的,隻是弟子……”
“我沒有要你重新拿起它。我的意思是既然這‘大方諸宮服日月芒法’是傳統的丹道之術,那麼你就索性依照道家丹道次第來依次修行,這樣也就免了很多彎路。”
這個不錯的建議啊。度過身受劫以後,五髒六腑功能達到最佳狀態,若以丹道境界來類比,則是“五氣朝元”的境界,而在五氣朝元境界之後的修法,則是求神氣固結,神識化元。如果撇開各次第心法不說,在市麵上都能找到通往這個境界的法門。前輩就是前輩,這一指點,可讓丁逸眼前一亮,仿佛指路明燈一般。
隻聽丁逸想了想,道:“若說依丹道修行的話,世間傳世道法以正一門三十六洞天丹道為首,各次第境界指引十分嚴密而完備。其次就是東華先生鍾離權的九轉金丹直指,也是相當不錯的修行法門。”
說到這裏,楊濟時和丁逸對視一眼,異口同聲道:“鍾呂傳道集!”
《鍾呂傳道集》中所載,乃是漢鍾離和呂洞賓之間的一些對話和問論,也涵蓋道家丹道的要旨,乃是道教奉為經典的一部丹經。而之所以想到這《鍾呂傳道集》還和一個傳說有關,那就是相傳正一門祖師正一真人的師父就是八仙中的漢鍾離,而呂洞賓則是正一真人的八門化身之一,那麼如果這傳說是真的,那麼正一門和東華門的丹道修行,應該能從中窺見端倪。當然了,傳說固然是傳說,最重要的是《鍾呂傳道集》中所載丹道修行非常完備,自成係統,除了萬古丹經王的《參同契》和紫陽真人張伯端的《悟真篇》之外,就得數這《鍾呂傳道集》了。
說到這裏,楊濟時彎腰從抽屜裏拿出一本線狀古籍道:“真是巧了,我這裏恰好就收藏著一本道光年間翻刻的《鍾呂傳道集》,你可要收好了,為這個我可花了不少的代價呢。”
到底是不是巧了,這誰都說不好,說不定就是楊濟時專門去收集的。拿在手中,丁逸隻覺得這書有千斤重。
第二天,楊濟時就離開南湘去了北京,而丁逸則開始了他這一聲第一次的坐堂的經曆,每天除了定式坐診看病之外,就是鞏固自己現有修行境界。修行是急不得的,無論做什麼都要根基穩固,這才能一步一個腳印向前,不至於出什麼問題。很多人以為丁逸拿到鍾呂傳道集就會急不可耐的去學習,其實不然,鞏固自己現有境界的修行是極其重要的。
再說,那《鍾呂傳道集》畢竟不是真正的修行秘訣,隻是對丹道修行次第的一個總概和介紹,缺少很多關鍵性的東西,對於丁逸來說其實隻能算是一個參考而已。這些缺失的關鍵部位,就要依靠他自己的前世見知中的經驗來彌補,而且還不敢保證這些經驗是不是一定就有用。也正因為這樣,才更加急不得。
所以,直到楊濟時走了之後的第十天,丁逸覺得自己境界已經徹底穩固之後,這才翻開了那本楊濟時給他的古籍。翻開書的一瞬間,丁逸眼眶濕潤了。因為那書上的很多地方都被楊濟時做了標注,提醒他到底有什麼地方要注意,什麼地方可以借用等等,甚至還有很多自己在各次第的修行經驗和心得。可見其中花了多少心思,實在難以言述。
不過就在此時,忽然丁逸放在桌子上的手機響了,一看號碼,丁逸怔了怔,心道:“怎麼會是她?”
你道是誰?正是近一年前,丁逸在鼎湖邊上英雄救美的顏菲兒。顏菲兒事後並沒有去見丁逸,而是給他留了個手機號,說是以後會去找他的。也正因為這個原因,丁逸的手機號一直沒換。希望這顏菲兒真的會來找自己。而他卻並沒有拿到手機號就急吼吼地去聯係人家,畢竟對方沒有主動聯係自己,就是不太方便,沒必要去自討沒趣。挾恩圖報更不是丁逸的性格,因此都快一年了,丁逸從沒有聯係過顏菲兒,連個短信都沒發過。
連忙接起來,丁逸道:“你終於給我打電話啦。”這句話其實丁逸在心底裏盼了很久,隻是沒想到激動之下,居然張口就來。
那邊顏菲兒的聲音有些憔悴:“對不起,我……”
丁逸連忙打斷:“沒關係沒關係,我沒其他意思,就是有些激動而已,嘿嘿,激動而已。”
顏菲兒道:“你沒怪我就好了,嗯,丁逸,請問你最近有時間嗎,我想找你聊聊。”
丁逸哪兒能沒時間,就算沒時間擠也要擠出來:“有時間,有時間,什麼時候,你說吧。”
顏菲兒想了想:“三天後吧,我會去找你,到時候我們再約具體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