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學士承旨所撰詔令直接從禁中發出,稱“內製”,用白麻紙寫成;中書舍人所撰詔令通過群臣商討擬定,稱“外製”,用黃麻紙寫成。翰林學士承旨因此被稱為“內相”,相對於三省長官共同分權的“外相”而言,翰林學士承旨實權更多。
二、都城兵權
大慶王朝的都城為東都,其中芙蓉城是大慶皇宮的所在,為皇城。皇城守衛由禁軍管轄。禁軍由十六衛與羽林軍共同組成。
十六衛都在宮殿之南,稱為南衙;左右羽林軍守衛皇宮北門,稱為北衙。 南衙、北衙其實隻是因為位置的不同而稱其呼,並不是真正的官階品名。南北衙之間最大的區別是南衙由兵部直轄,而北衙直接聽令於皇帝。
兩衙之間的紛爭不和由來已久,其勢可謂水火不容。
1.十六衛
十六衛集權於兵部,本來單獨監管皇城安全,但大慶開祖皇帝害怕長此以往皇城將落入武官之手,所以設立了由皇帝姻親或近侍宦官掌權的‘羽林軍’分管皇城守衛,由此形成了所謂的“南衙”和“北衙”。隨著羽林軍的發展,十六衛的職權漸漸弱化,如今十六衛除了左右金吾衛管宮中和京城巡警、左右門監衛管諸門禁衛、左右千牛衛專責掌執禦刀宿衛侍從,其他的大部分是閑差虛設。
下麵介紹一下十六衛的組成:
△左右金吾衛:設上將軍各一人,將軍各二人。掌宮中、京城巡警,烽候、道路、水草之宜。
△左右監門衛:設上將軍各一人,將軍各二人。掌諸門禁衛及門籍。
△左右千牛衛:設上將軍各一人,將軍各二人。掌侍衛及供禦兵仗
以下為閑職虛設,多由兵部各大臣及其長子擔任:△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
值得一提的是,與十六衛職能相類似的還有一個機構叫‘太子十率’,負責東宮宿衛。最高長官為左右超乘,設左右司禦率和左右清道率。太子作為儲君隻是一個頭銜,並無實權,唯一可調動的就是太子十率。
2.左右羽林軍
羽林軍直接聽命於皇帝,在宮中有諸多特權,人編在六千人左右。設左右上將軍各一人,主要由皇帝的外親(如國舅)或者內侍宦官(如文中的奉之公公)擔任;設將軍各三人;左右翊衛中郎將府中郎將一人,正四品下;左右中郎一人,左右郎將一人,皆正五品上;長史各一人,從六品上。
○說到禁軍,漱玉這邊想先大致提一下他們的官服:
在皇城內當值的時候,禁軍不穿鎧甲,隻著公服。雖然官服按品級有不同的顏色,但禁軍日常公服顏色不拘泥於此而另辟其他。
1. 十六衛公服一律以黑為主,內著紅色翻領及膝單衣,外披黑色窄袖公服。公服的質地、花紋、圖案按品級而不同。七品以上可服花紋綾,五品以上袍服紋飾圖案有雕、鶻、魚、雁、花草等圖案。
按十六衛分職,左右衛將軍飾麒麟;左右武衛飾虎;左右鷹揚衛飾鷹;左右千牛衛飾牛;左右豹韜衛飾豹;左右玉鈐衛飾鶻;左右監門衛飾獅;左右金吾衛飾豺。
***漱玉舉例分析:文中慕容若葉位居左金吾衛將軍,從三品,上朝官服為紫色。但日常宮中當職著黑色公服,背後繡有金線豺狼。(當然,作為傲嬌的兵部侍郎,他平日裏穿著很隨便,即便赴宴的時候也穿著自己那身水綠色的雲袍……果然是深的聖寵……)
2.羽林軍公服一律以白為主,內著月牙翻領及膝單衣,外披白色窄袖公服。公服上有銀線刺繡羽翼,與‘羽林’二字的寓意‘國羽翼,如林之盛’相映成輝。
***漱玉舉例分析:文中蒼白妖嬈的奉之公公權傾朝野,不但身為樞密使,而且還位居右羽林軍將軍之位,正三品,官服應是紫色。但他平日隨侍君王左右,是不穿官服的,平日裏隻著胭脂色的宮服。若要去羽林軍當職,他就要穿白色的羽林公服。(當然,奉之公公根本不需要當職,隻需要下達命令即可,所以在文中出場永遠是廣袖、拂塵、寬帶束腰的胭脂色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