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將計就計(2 / 2)

駐紮在周嵐國邊陲的胡立將軍今日收到了一封書信。封著蜜蠟,蠟上蓋著大寧國的國璽,正是蕭朗的手諭。信上說,胡將軍一舉攻下周嵐邊陲的三處重鎮,實屬功不可沒,命他繼續拔營前行,直搗黃龍。

胡將軍看到這一行,苦不堪言。

他的大軍原本有十餘萬人,雖說人多勢眾,但因一路上越過沼澤地的緣故,戰士死傷近一成。而後盡管一鼓作氣攻占了元華、夜遊與哲哲三座城鎮,卻毫無補給。糧草都快不夠用了,無奈之下,他隻得屠了其中一座城,搶來了些許口糧撫慰麾下的士兵。

此刻蕭朗好大喜功,仍舊命他繼續前行,不是要胡將軍的命麼!

隻怕再戰下去,不到周嵐國的都城,他們便會活活餓死了。

繼續看下去,蕭朗寫道:“即日派遣石將軍前來與你接洽,商談守城事宜。”

算算日子,這位石將軍也該到了。

他抬頭看看城外,果然有一對浩浩蕩蕩的人馬,從北麵而來。為首的那名年輕男子連胡子都未刮,是一副披星戴月,風塵仆仆的模樣。

胡將軍滿心歡喜地迎上前去,互相交換了印信,驗證妥當,方才攜了這位年輕的石將軍道:“還未請教石將軍名諱?”

“晚輩行七,胡將軍喚我石七便是。”

胡將軍想想自己額間隱約的發白,自是老成持重地點了點頭:“愚兄虛長幾歲,便喚你石老弟好了。敢問老弟,君上有沒有派你護送糧草車來此?”

那名自稱是“石七”的年輕將領搖了搖頭道:“不曾。君上隻命我前來守城,並未相商糧草一事。怎麼,胡將軍糧草告急?”他輕描淡寫地看過來,胡立將軍不知為何呼吸一窒,竟有一股被壓迫的感覺。

像……像是蕭朗親臨。

說起來,這位年輕的將軍的麵貌,甚至與君上有些相似!

胡將軍收起方才的老氣橫秋,有些惴惴不安地回道:“唉,不瞞老弟說,已經好幾天吃不上一口實的了。眼下還有幾石米,隻能勉強靠喝粥度日。怕是再下去,這些士兵扛不住了……”

“胡將軍可曾細查過周嵐國的地圖?”石七仍舊是毫不擔心的模樣,笑了笑道:“離哲哲鎮不到十裏地,正是有‘西北糧倉’之稱的猛海鎮,隻需一鼓作氣拿下這個鎮子,糧草之患自然迎刃而解。”

胡將軍懷疑地看了他一眼,攤開地圖瞧了瞧:“果然如此!”

“況且,猛海鎮一馬平川,易攻難守,守軍隻有三萬人,以胡將軍眼下的人馬,這一去,還不是手到擒來?”如此一來,石七順理成章地接管了元華與夜遊兩處城鎮,剩下的一處哲哲鎮,胡將軍稍事整理了軍務之後,將最後的米糧做了一頓結結實實的白米飯,喂飽了士兵,立刻開撥上路。

石七在哲哲鎮的城門上笑著衝下喊:“祝胡將軍旗開得勝!”

“好說,好說。”胡將軍眉開眼笑。

王曉泉將軍的數十萬大軍,潛在猛海鎮內,早已蓄勢待發,等著大寧國的軍隊自投羅網。守城門的士兵佯作不敵,將城門大開,誘敵進城,埋伏在城外的邢軍再度襲來,將寧軍逼在城內。

胡將軍隻道是周嵐國派了救兵來此,隻恨自己輕敵,偷雞不成,反倒損兵折將。好容易打馬折返,衝出猛海鎮,他領著不到一萬的人馬奔至哲哲鎮城下。

那位石七將軍仍舊早早立在城門之上,仍舊是滿麵笑容。“胡將軍怎麼又回來了?”

胡立將軍又羞又憤,若不是聽信了這個年輕人的話,他怎會帶著大軍前去猛海,中了周嵐國的埋伏!當下沒好氣地衝著城上嚷道:“先讓我進城再說。”

石七紋絲不動,依舊含笑道:“胡將軍也是穎國的老臣了,竟不認得我了?”

胡立聽見“穎國”二字,心底咯噔一動。三年前蕭朗將國號改成“大寧”之後,便再無人敢提“穎國”。若是犯忌,輕則廷杖,重則充軍。他再抬頭看時,蕭勤早已將麵上的胡子扯下,露出一張狂放不羈的麵孔來。

“你……你是……十七皇子?”他抖動著嘴唇,仿佛有千萬隻嗜血的螞蟻,將他身上的血液吸去,令他又怕又冷,凍到發顫。在蕭慈在位的時候,胡將軍在朝堂上見過幾回蕭勤。隻是遠遠的,並未覷得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