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勝仗自然是好事,晉文公在打完勝仗後令晉軍原地把對手的糧食吃光我們能理解,沿路返回的時候又順便跑到鄭國的衡雍與鄭文公結盟收個小弟我們能理解,你說這在鄭國的地盤上造一座王宮晉文公是幹什麼?
原來,晉文公建的這座王宮不是給他自己用的,也不是給鄭文公用的,而是為周朝天子,也就是襄王準備的。
這不是晉國這會正威風著麼,就收鄭國一個小弟肯定是不過癮的,於是晉文公便想著不如趁這個機會多召集一些諸侯國把排場弄得再大一些,然後把襄王也給請過來,以『尊王』的名義來召開這次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
襄王:有人給麵子,還能刷下存在感,那當然是再好不過。
所以晉文公一邊忙著與鄭國結盟,一邊準備著更大的一次盟會,衡雍結盟後的第二天,也就是五月初十,鄰近的踐土便召開了另外一次盟會。
這次盟會規模之大,意義之重要,均在春秋的曆史之上寫下濃重一筆,史稱『踐土之盟』。
晉國作為主持一方,邀請到會的諸侯國有魯、齊、宋、蔡、鄭等,襄王也被邀請入會。
盟會的第一個議題由晉文公發表此次擊敗楚國的獲獎感言,並將繳獲的戰利品獻給襄王,戰利品包括有駟馬披甲的戰車一百輛,步兵一千人。
早二年的時候襄王被自己的弟弟王子帶給逼到鄭國躲起來,當時也是多虧了晉文公的勤王才得以擺平王子帶之亂。如今再次來到鄭國,晉文公不僅僅是為天子專門修建了王宮,還把擊敗楚國繳獲的戰利品獻給襄王,襄王對晉文公自然是相當滿意的,所以接下來的第二個議題便是喝酒。
恩,襄王表示,還是喝酒……
過了兩天,到了五月十二,第二項議題正式舉行,這回輪到襄王發表此次晉國擊敗楚國的表彰辭令,襄王設宴用甜酒招待晉文公,並且還強調允許晉文公回敬自己,按照周朝的禮儀,這已經是很高的招待檔次。
酒是好東西,但是襄王也不能每次都靠喝酒來解決問題吧……
還好,這次襄王準備了更精彩的節目,於是接下來到了議題的第三項,由襄王親自為晉文公頒獎。
作為對晉文公的感謝與鼓勵,襄王賜給晉文公大『輅車』『音同路,指天子的乘車』、戎『輅車』以及相應的服裝儀仗,還有比如紅色的弓一把、紅色的箭一百枝,黑色的弓十把和箭一千枝,釀酒一卣『音同有,裝酒的器皿』以及勇士三百人。
王子帶之亂、城濮之戰以及踐土之盟,我們看到無論是在實力上還是行動上,晉文公的表現可謂相當搶眼,他也用自己的表現深深贏得襄王的信任。
打賞之外,襄王令『尹氏』、『王子虎』和『叔興父』宣布任命晉文公為『侯伯』。
提一點,這個侯伯指的不是諸侯國爵位,而是諸侯之長的意思,換句話說,這就意味著襄王以天子的名義正式任命晉文公為中原諸侯的領袖。
襄王:『王謂叔父,敬服王命,以綏四國。糾逖王慝。』
晉文公:『重耳敢再拜稽首,奉揚天子之丕顯休命。』
襄王表示希望各位諸侯在晉文公的帶領之下服從天子,安定四方,鏟除邪惡;晉文公則接受了策書堅決擁護襄王的指示精神。
從公元前651年的葵丘會盟到公元前632年的踐土之盟,從齊國到晉國,從齊桓公到晉文公,這是一個新的輪回,標誌著中原各國在短暫的混亂之後,在春秋第二位霸主晉文公的帶來之下又有了新的秩序。
當然,也總有人是為打破秩序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