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節製性生活:既不能過於頻繁,也不宜禁欲。性生活頻繁會使前列腺長期處於充血狀態,成為前列腺增生乃至肥大的禍根。但禁欲也不好,會引起脹滿不適感,同樣有害於前列腺。
(4)經常用水清洗外生殖器:以保持清潔,防止細菌偷襲。
(5)按摩小腹:有利於膀胱功能恢複,促進膀胱排空,減少殘餘尿量。做法是:坐或仰臥,右手掌放於臍上,左手掌放於右手背上,在小腹部沿順時針方向揉動5分鍾,再向相反方向揉動5分鍾,每日早晚各做1次。
(6)心情放鬆:心情愉快不僅有利身心健康,還可減緩盆底肌肉的張力。
(7)防止受寒:冬春季節天氣寒冷,注意防寒保暖,預防感冒發生。夏秋不要貪涼而久坐在涼石頭上,因為寒冷可以使交感神經興奮增強,導致尿道內壓增加而引起逆流。
(8)多洗溫水澡:可以舒解肌肉與前列腺的緊張,減緩不適症狀。每天溫水坐浴會陰部1~2次,可以收到“異曲同工”之效。
(9)避免摩擦:會陰部摩擦會加重前列腺的病狀,讓患者明顯感到不適,為了防止局部有害的摩擦,應少騎自行車,更不能長時間或長距離地騎自行車或摩托車。
實際上,大部分男性並不知道如何正確地保養生殖器官,因此常傳出許多以訛傳訛的錯誤觀念。想要讓自己前列腺永葆健康,男性們可要在日常生活中好好地保養。
二乳頭增大藏病患
乳房,被稱為女性的多事之“丘”,因為它是小自炎症(乳腺炎)大到癌症(乳腺癌)等多種疾患“發難”的部位。至於男性的乳房,既不影響人體健美,又不常見疾病發生,通常被冷落了。醫院乳腺專科裏候診的不都是清一色的女性嗎?如果有一個男子冷不丁地闖進來,說不定會像看見外星人那樣舉座皆驚呢!
不過,也正是男子漢對乳房的疏忽,可能招來多種健康問題,甚至使某些嚴重疾病“暗中坐大”。
五十歲的王先生,身體一向挺好,突然有一天洗澡時,發現兩個乳頭不知什麼時候長大了,心存疑慮,便到醫院掛了個專家號。專家問他哪裏不舒服,他想了想說,最近半年來胃口差、腹脹、腹瀉,體重明顯下降,有時還一陣陣地心慌,精神狀態也大不如前了,到醫院做過胃鏡、腸鏡檢查,沒有發現什麼病變。專家做了體檢,仔細地聽了他的心髒,開了一張化驗單,叫他抽血化驗,化驗結果診斷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簡稱“甲亢”。原來,王先生的乳頭增大緣於甲亢作祟。
麵對醫生的診斷,王先生頗為不解,不是說得了甲亢食欲好特別能吃,且脖子增大,眼睛突出嗎?自己哪一點也不像嘛;再說,甲亢怎麼使乳房長大了呢?專家解釋道:“您說的那些甲亢症狀多見於年輕病人,老年人則不一樣,表現不典型,甚至與甲亢的典型症狀相反,不僅食量不大,反而像您一樣厭食,惡心、腹瀉,別說是您,就是某些缺乏經驗的醫生也想不到。由於您的甲狀腺處於功能亢進狀態,分泌過多的激素,使血液中的雄激素與球蛋白大量結合,造成未結合酌雌激素與睾丸酮的比例升高,刺激乳腺增生而使乳頭長大。”
其實,像王先生這樣因患甲狀腺病而造成乳房增大的男子並不鮮見。臨床資料顯示,單就甲亢病而言,男性乳房發育者即可達35%~37%。因此,男子一旦發現乳房增大,到醫院做有關甲狀腺功能的內分泌檢查,很有必要。
當然,所有的男性乳房增大並不都是甲亢,以下幾類疾患也不可忽視。
1.肝髒疾病:患有肝炎、肝硬化等肝髒疾病的男性,其乳房也可增大。症結在於肝髒疾病導致肝髒功能降低,而人體內的雌激素是經過肝髒處理的,肝髒功能削弱了,雌激素在血液中的濃度就會升高,促使乳房發育。
這不,已有三年肝炎“病齡”的劉先生,看著自己明顯發育的乳房大惑不解。醫生告訴他:他的乳房增大,與手掌根部發紅、臉上的蜘蛛痣(類似蜘蛛之足的紅點,壓之紅色消失)一樣,都是體內雌激素水平增高造成的,表明他的肝炎病情在加重,正在向肝硬化的方向發展。後經醫生施行肝髒穿刺術,抽取了一點活體肝組織,做成切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果然見到了肝髒纖維化的病變。
由此看來,男性出現乳房增大,不要漏掉了檢查肝功能,要考慮是否患上了肝炎。如果本來就是肝炎病人,則要慮及病情在惡化,要進行更加積極的治療。
2.腎上腺疾病:腎上腺位於人體內的泌尿器官——腎髒上,主要的生理使命是分泌多種激素,男子體內的雌激素也是它所賜。也正因為如此,腎上腺生病了,如腎上腺增生,或者長了腫瘤,則所分泌的雌激素將增多,進而導致乳房增大。
公司主管白先生乳房增大,為弄清病因頗費了一番周折,醫院跑了好幾家,醫師也看了不少,最後還是求助於某大醫院的一位內分泌專家才真相大白——他患上了腎上腺皮質腫瘤。後經手術切除腫瘤,腫大的乳房逐漸恢複正常。故男子乳房增大不要漏掉了內分泌功能檢查,以免腎上腺疾病漏網。
3.腦垂體疾病:剛才說過,男子體內的雌激素源於腎上腺,可你知道嗎?指揮腎上腺工作的“司令部”卻是深藏於腦中的垂體。換言之,一旦腦垂體染病,就可盲目地“指令”腎上腺產生過多的雌激素,乳房的體積同樣會增大。
這一點,與白先生同一公司的趙先生深有體會。當他得知白先生因得了腎上腺腫瘤而導致乳房增大後不久,就發現似乎在步白先生的後塵——自己的乳房也明顯地“今非昔比”。於是,他成了醫院內分泌科的常客。檢查結果表明,他的內分泌係統的確出了問題,但不是腎上腺,而是腦垂體,醫生的診斷是腺垂體(垂體前葉)腫瘤。可見,引起乳房增大的內分泌器官病變也是形形色色的,這也是易被誤診的原因所在。
4.睾丸疾病:男性特別是中青年男性乳房增大,還要考慮發生在睾丸上的疾病,諸如原發性性腺功能發育不全、隱睾症、兩性畸形等。這類疾病之所以會“株連”乳房發育,主要是由於男子體內的雄激素與雌激素,在正常狀態時處於平衡狀態,一旦睾丸生病或異常,勢必導致雄激素睾酮的分泌減少,這樣雌激素水平就相對增高了,乳房自然要增大。
不過,這類疾病的發病率不是很高,而且比較容易被醫生識破,故診斷一般不困難。
5.癌症:特別要提醒男子漢們的是,男性的乳房也是一塊“是非之地”,它既可像女性那樣得上乳腺癌,又可成為其他癌症臨身的一個警號。
說起男人得乳腺癌,也許有人會說是一個笑話,其實不然。供職於一家外企的遲先生,一年前發現左腋下有一個腫物,被當地醫院診斷為結核,經抗癆治療無效,遂轉入一家大醫院求治,經CT檢查確診為乳腺癌腋下淋巴結轉移。這個病例提示我們,男子真的會得乳腺癌,雖然機會比女性少得多。故發現你的乳房有改變,如乳房腫塊、乳頭內陷、橘皮樣變、皮膚變色或者潰瘍、乳頭有血性或不潔滲液等,應及時到有條件的專科醫院檢查,不可延誤。
在乳腺外惡性腫瘤引發的男性乳房發育疾病排行榜上,肺癌位列榜首。臨床資料顯示,大約25%的男性肺癌病人出現乳腺增大,且往往出現在咳嗽、胸痛、咯血等肺癌典型症狀之前。乃因肺癌細胞分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刺激乳腺組織增生,使乳房增大,被稱為肺癌的肺外症狀。隻有這樣,才能防微杜漸;警惕小征兆,預防大禍患。
三仔細傾聽腎髒的呼救聲
腎髒就像一個過濾器,把人喝進去的水變成尿排出體外,也正是因為它的這個功能,讓很多“垃圾”殘存其內,種下了禍患。然而在病變初期,它會發出細微的呼救聲,試圖引起你的注意。如果你不仔細傾聽它的呼救聲,那麼大病患就在等著你。
某醫學院醫學碩士小楊,是個業餘羽毛球運動的愛好者。某個周末照例準時現身在運動場上,揮拍大約10來分鍾,便覺得有些力不從心,出現氣喘、惡心等不適感,在場邊休息了一陣子還是不舒服,竟吐了起來。同事匆匆將他送進醫院急診室,驗血結果顯示尿素氮、肌酐等嚴重超標,幾乎是正常人的15倍。主治醫師為他下了尿毒症的診斷,並將他轉入病房做血透治療。壞消息很快傳遍了學院,人們為之驚疑與惋惜;堂堂的醫學碩士可不同於一般人,圈內的專家呀,怎麼也沒能早期發現腎髒的問題,竟延誤到這般田地了呢?
腎髒是兩個形狀像豆子樣的器官,約拳頭大小,位於兩側腰部,俗稱腰子,裏麵藏著一個複雜的過濾係統。在人體泌尿係統中居於核心地位,通過排尿來完成兩大生理使命:一是排泄體內的廢物,如尿素氮、肌酐等,發揮人體下水道的作用;二是調節水鈉與酸堿平衡。腎髒的基本功能單位叫腎單位,健康成人每個腎髒約有100萬個腎單位,進入30歲以後,則以每年1%的速率遞減,到50歲時腎單位隻有30歲時的80%。年齡越大,腎單位越少,貯備、排泄、調節功能也相應降低。這是一種生理性的衰老過程。
如果又遭遇疾病偷襲,如腎炎、尿路感染等,則如同“雪上加霜”,加速腎單位的減少,降低腎髒功能。當腎髒功能衰退90%以上,無力及時排出有毒物質和機體的代謝廢物而危及生命,醫學上則稱為腎功能衰竭,俗稱“尿毒症”。
其實,腎髒的功能還很多:如分泌造血因子紅細胞生成素;活化維生素D等。一旦腎功能因病衰竭了,就會在全身各個係統留下“痕跡”,如不能產生造血因子,造成貧血;維生素D活化障礙,導致鈣的吸收及骨骼形成困難;體內水、鹽與酸堿平衡紊亂,誘發高血鉀、酸中毒、肺水腫等。此外,心包炎、肺炎、腦病甚至癲癇等頑症痼疾也會趕來湊熱鬧。真可謂病一腎而累及全身。
腎髒的生理性衰老對功能雖有影響,但不礙大局,壞事的根本還在於疾病。歸納起來,主要有四大禍根:
(1)慢性腎炎
統計資料顯示,慢性腎炎是毀壞國人腎髒的禍首。它之所以有如此大的能耐,主要是人們的認識偏差給了它暗中坐大的機會。比如慢性腎炎作為一種疾病,總該有明顯的症狀——當然有症狀,但太不典型了,如最常見的症狀水腫,往往隻停留在清晨起床後眼皮有些腫脹,而且多在工作或學習緊張睡眠不足的情況下“亮相”,休息以後又消退了,您會將其放在心上或與腎炎聯係起來嗎?再如高血壓,由於發病年齡集中在青壯年,心髒和血管條件都很好,代謝能力很強,沒有頭暈、心悸的感覺,未能特意去量血壓,怎麼知道血壓高了呢?至於血尿與蛋白尿,需要借助顯微鏡才能看清“廬山真麵目”,您不去醫院驗尿,自然難以發現。
還有一些人認為,“慢性”都是從“急性”轉化而來的,我未得過急性腎炎,何來慢性腎炎呢?可你不知道,慢性腎炎的病因是複雜的,由急性腎炎轉化而來的僅占15~20%,很多病人起病無聲無息,沒有急性過程,故有隱形殺手的稱號。
不難明白,慢性腎炎的隱匿性,加上腎髒本身的強大代償功能,雖然病人已經重病纏身,卻沒有任何症狀,或症狀輕微,表麵上和常人一樣。這一點很有欺騙性,不是連醫學碩士都上當了嗎?實際上,代償和失代償好像即將決堤的大壩與決堤以後的大壩一樣,前者看似一切正常,怎想一場災難卻要來臨。如果在“決堤”前,補救工作做得好,尿毒症是可能避免的,至少可以推遲它的到來,而一旦決堤,症狀如洪水湧來,雖然明白了,可治療也晚了。醫學碩士的悲劇原因也正在這裏。
(2)糖尿病
中國是一個糖尿病大國,尿毒症病人約有27%是糖尿病引起的,占所有尿毒症病人的第2位,其中以中老年人為多數。主要在於血糖控製不好,初期引發腎髒肥大,經過大約10年左右的時間,出現蛋白尿、血壓上升、腎功能衰退,最後演變成尿毒症。
(3)高血壓
長期居高不下的血壓會造成血管硬化,引起冠狀動脈、腦血管病變,這也是心髒病、卒中(中風)等疾患的病因,當然也可使得腎髒的微小血管網(醫學上叫做腎小球)因缺氧而硬化,久而久之失去過濾功能而演化成尿毒症。
(4)亂用藥物
中國人愛吃藥、進補品、迷信偏方等。先說西藥,對腎功能毒害最大的首推抗生素,如慶大黴素、鏈黴素等;其次是消炎止痛藥,還有放射線檢查用的顯影劑。中藥中的關木通。廣防己等因含有馬兜鈴酸而損害腎髒。
但是尿毒症的初期並非無跡可循,而是有“蛛絲馬跡”。腎髒有強大的潛在代償能力,因而腎功能在因罹病受損而逐漸減低時,仍能承擔人體的基本生理功能,因此,病人自感“一切正常”。當腎髒毀壞日漸增多,代償力隨之衰減,最後不勝負荷而“全線崩潰”時,生命已處於危險之中。
其實,尿毒症的發生和發展,必然有一個較長的逐漸加重的過程。這個過程盡管有時十分隱蔽,但肯定有不少“蛛絲馬跡”可以尋找。
(1)乏力:可能是最早的表現,但最容易被忽略,因為引起乏力的原因太多了。特別是那些在事業上“全力搏殺”的人,大多歸咎於工作緊張和勞累。若稍加休息而症狀又可好轉,則更易使人被誤導。
(2)麵黃:緣於貧血。不過,這種症狀的發生和發展十分緩慢,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不會出現明顯的“反差”。
(3)水腫:應該是一個比較易於覺察的信號。但在病情的初始階段,往往是間歇性出現而且症狀較輕,同樣可能引不起你的注意。此種水腫的特點是:早晨起床時眼瞼浮腫,午後消退;勞累時,雙腳浮腫,休息後消失,常被誤認為過勞而忽略。若發展到持續性或全身性浮腫時,已是病入膏盲矣。
(4)胃口不佳:緣於尿毒素瀦留,累及消化功能所致,但多數人沒放在心上。待病情發展到肚子悶脹不適、惡心、嘔吐,甚至大便次數增多或便質稀爛的地步時,病已較重,此時才想起看醫師,隻能留下亡羊補牢之憾。
(5)夜尿增多:健康腎髒有很好的濃縮尿液的功能,一般夜間起夜大多為1~2次左右,除非大量吃西瓜、飲水等特殊情況,夜尿可能增多。如果感覺一段時間夜尿較多,非得起夜三四回,每次多達500~600毫升,就可能有問題了。如果血壓又升高,腎髒出問題很可能八九不離十了。
如果出現以上苗頭,應及時到醫院驗血,病魔即可原形畢露。現代醫學對付早期尿毒症是有辦法的,完全能將其“繩之以法”,生活中不少病人因之而存活10年以上就是證明。如果到了晚期,就隻有一條——做腎移植的活路了。
保護腎髒須從日常做起,而且要從小做起,方能收到最大的效益,也是最有效地預防措施。
(1)防治尿路感染:不少成人尿毒症源於兒童時期的尿路感染,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調查資料顯示,尿路感染是兒童期泌尿係統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約占兒童泌尿係統疾病的12.5%,包括腎炎、膀胱炎、尿道炎。一旦發現,即應規範治療,務求徹底治愈,防止其變為慢性。因為慢性尿路感染已成為兒童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第2個病因。
(2)防止高血脂:眾所周知,血脂增高會誘發動脈硬化,可您知道嗎,高血脂還可損傷腎髒。有關專家的動物試驗顯示,用富含脂質的飼料喂養大鼠、荷蘭豬、家兔等動物,造成人工高血脂,結果它們的腎小球也增大了,腎髒組織發生了病變,部分腎小球硬化。專家推測人體也可能發生類似變化,特別是腎髒已經患病者,血中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會引起係膜細胞增殖,促進腎小球硬化。總之,減少脂肪尤其是動物性脂肪的攝入,防止血中脂質升高,不僅有助於心腦血管健康,也是保護腎功能的有效一招。
(3)足量補充水分:在日常生活中,除去一日三餐,還要注意多喝水,以便及時排除機體的代謝廢物,降低有毒物質在腎髒中的濃度。飲水量一般宜保持在每天1500~2000毫升,出汗多或在夏秋等高溫季節,還應酌情增加。
(4)減少食鹽攝入量:食鹽雖是機體不可缺少的無機鹽類,但若吃得過多,致使血中鈉離子含量過高,也會增加腎髒的負擔,時間一長照樣可使腎功能受損。尤其是高血壓病人或有高血壓家族史者,更要注意口味清淡,菜肴不要過鹹。若能將一天的攝鹽量控製在6克以下,則腎髒幸甚!
(5)腰部保暖:寒冷季節要注意腰部保暖,以免風寒侵襲。炎炎夏日不要貪涼露宿,保證腎髒有良好的血液循環。有條件者,在冬春季節可酌用暖壺熱敷雙側腎區。
(6)慎用藥物:不少藥物具有損害腎髒的毒性,如磺胺、卡那黴素、慶大黴素、鏈黴素、多黏菌素等。生病時要盡量避開這些藥物,要選那些對腎髒損害小、不良反應少的藥品,以保護腎髒功能。西藥如此,中藥亦然。不少人認為中藥安全無不良反應,可以隨便服用,實際上是一個誤區。現已查明,馬兜鈴、天仙藤、關木通、青木香、廣防己等都有一定的腎毒性,罪魁禍首是所含的馬兜鈴酸,醫學上謂之馬兜鈴酸腎病,值得我們高度警惕。
(7)講究清潔衛生:勤洗下身,勤換內衣內褲,注意性生活衛生,防止尿路感染。尤其要注意防範性病。
(8)及時治療:一旦發現眼瞼浮腫、腰痛、腰酸、尿頻、尿急、尿痛或不明原因的發熱等症狀時,應及時看醫生,以利早期診斷與治療。
(9)心態平衡,保持樂觀的情緒與豁達開朗的心態,良好的心態可提高免疫功能,而焦慮、沮喪、緊張等可使免疫功能下降,不利於腎髒抵禦細菌或病毒侵襲。
(10)合理運動:積極、持之以恒的有氧鍛煉,既可提高心血管功能,也有利於清除體內的自由基而保護腎髒。
(11)定期體檢:主要是做腎功能與尿常規檢查。尿常規檢查中要注意尿比重,正常飲食情況下晨尿比重應不低於1.015;此外,檢測尿中有無蛋白質也很重要,可以買個尿液測試紙條在家裏檢測。腎功能檢查項目中,能夠準確反映腎功能狀態的方法是24小時肌酐清除率,正常應為每分鍾80~100毫升。
任何病變都會有征兆,腎髒的病變也不例外。所以男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留心腎髒發生的細微征兆,把疾病消滅在初始狀態,從而避免大病發生。
四隱私之地癌變需注意
如今,人們皆談癌色變,不知道癌症這個病名的人恐怕不多了,諸如肺癌、肝癌、胃癌如此等等疾病甚多。可對於男人來說,還有一處隱秘之地易受癌魔偷襲,而且鮮為人知,這就是睾丸癌。男人們切不可不當一回事兒喲。
青年有為的小羅,在一家合資企業任主管,身體一向感覺良好。一次洗澡時,發現右側陰囊裏有一個明顯大於左側的“包塊”,不痛不癢。他心存疑慮,但又不好意思去醫院,便在當晚去他的同窗金大夫家中谘詢。正好金大夫在泌尿科工作,仔細詢問了病史,又認真地檢查了陰囊裏的包塊,告訴他可能是睾丸生了癌症,不過尚屬早期,不必緊張,及時開刀完全能夠解決問題。第二天金大夫就給他做了手術,切除了有病的睾丸,病理學檢查證實是睾丸癌,一周後痊愈出院,避免了一場悲劇發生,可喜可賀。
小小睾丸也難逃癌症魔掌?的確如此。人們對睾丸癌很陌生。也正因為如此,睾丸成了被人們遺忘的角落,致使一些人到了癌症晚期才發現,未能成為小羅那樣的幸運者。以英國為例,每年約有1400例新病人出現,平均每450人中就有一個人會患上此種癌症,其年齡通常在15~49歲之間。
好端端的睾丸為何癌變呢?目前認為主要是在外界致癌因素的作用下,體內所攜帶的癌基因發生突變所致。起源於生殖細胞的腫瘤約占90%以上,其中又以精原細胞瘤為多,占到了70%可以說精原細胞瘤乃是男人的奪命殺手之一。
睾丸癌有一些易感人群勿必要注意。
(1)出生時有一個或兩個睾丸未落入陰囊,即隱睾症病人。研究表明,如果隻有一個睾丸未落入陰囊,患癌的危險性可增加4~5倍,若兩個睾丸皆未落入,則患癌的危險性翻一番,增加10倍。不過,隱睾症若能在10歲以前得到治療,危險性便不會增加。
(2)睾丸癌家族史陽性者,即父親或兄弟患過睾丸癌的人,睾丸遭受癌症偷襲的危險性也要增加。
(3)青春期結束過早也是一個危險因素,可能明顯增加睾丸患癌的概率。但睾丸外傷、感染、手淫及房事等,均不會使癌症發病率上升。
睾丸癌通常多發於青壯年,當然,也有發生在七八十歲的老人,或是學說話的幼兒。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嗜好”,那就是在睾丸裏悄悄地“營造”出一個包塊來。這包塊往往是不痛不癢,但卻十分沉重,硬得像塊石頭一樣,用手一掂沉甸甸的,因此病人常有下墜感。有的個別腫瘤可長得巨大,達幾十公斤重,那時,病人行走已非常困難。有的腫瘤還能分泌一些雄激素、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幹擾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出現內分泌紊亂的異常表現,但同時也為醫生“追捕”它們提供了線索。
更為糟糕的是,與其他癌症一樣,睾丸癌絕不滿足於局部的破壞,一有機會它們就通過淋巴管或借助血液循環向身體的遠處轉移,貪婪地侵吞病人的機體,肆無忌憚地損害人體的健康直至生命。
令人欣慰的是,睾丸癌與其他癌症一樣也是可以預防的。除了合理營養、遠離化學毒物、避免農藥以及鉛、汞、鎘等重金屬外,勤上運動場堪為有效。英國癌症研究基金會的專家經過多年潛心研究後得出結論:青壯年男性每周鍛煉15小時以上,患睾丸癌的危險性比起那些基本不鍛煉的同齡人要減少50%,此種預防方法特別值得提倡。
即使你已經得了睾丸癌,隻要發現得早,也沒有什麼。因為早期治療常可獲得“刀”到病除的效果,意味著100%的治愈率,像前麵提到的小羅那樣。而要做到這一點,唯一的辦法就是定期對睾丸進行自檢。
(1)要堅持每月自檢至少1次雷打不動。最好在洗澡時或洗澡後檢查,此時陰囊較為鬆弛,容易查出可能存在的問題。
掌心托起陰囊,用手指細心觸摸。注意,正常情況下左右兩個陰囊並不等大,一個要比另一個略大些、垂得也略低些,不要大驚小怪。
(2)檢查時用手指輕揉睾丸使其滾動,記住每個睾丸的頂部與底部各有一條軟管,叫做附睾,不要誤認做異常包塊而背上思想包袱。健康的睾丸圓滑而結實,既不腫大,也無包塊。
(3)仔細比較兩個睾丸的大小與重量。雖然兩個睾丸不完全相等,但差別也不會太大。
一旦發現以下情況,應去看醫生。
(1)有一個睾丸明顯腫大者。
(2)睾丸前麵或側麵有豌豆大小硬塊者。
(3)陰囊部位隱隱作痛者。
當然,陰囊裏有包塊並不肯定就是睾丸的癌症,還有其他多種疾病也有此類表現,此時進行一番鑒別很有必要,要注意區分。
(1)睾丸炎:主要由腮腺炎病毒引起,常為流行性腮腺炎(俗稱襯耳寒)的一個伴隨症狀。表現為睾丸腫脹壓痛,痛感向大腿根部放射,若合並細菌感染,則可形成膿腫,陰囊皮膚發紅。這些與不痛不癢的癌性包塊迥然不同。
(2)鞘膜積液:鞘膜包裹睾丸,鞘膜之間可因某種疾病導致液體滲出增多,瀦留其間而形成積液。表現為陰囊逐漸增大,自覺墜脹,腫物呈梨形和卵圓形,觸之有水波感覺,不同於癌症腫物的實體感覺。
(3)精液囊腫:由男性精液淤積而成。陰囊裏可以摸到一個腫物,有的較小,如同玻璃球,有的較大,好像一側睾丸中有兩個睾丸。腫塊呈圓形,光滑,觸之柔軟,富有彈性,可以活動,與睾丸分界清楚。做囊腫穿刺抽液檢查,可在顯微鏡下看到許多精子,與睾丸癌差別甚大。
(4)睾丸結核:乃是結核菌侵襲睾丸所致。特點是睾丸局部變硬,無壓痛,可形成幹酪樣膿腫,並與陰囊皮膚粘連,甚至形成經久不愈的瘺道,抗結核治療有效。病人往往患有其他部位的結核,如肺結核、腎結核等,一問病史便知。睾丸癌則缺乏這些特點,識別並不難。
癌症沒有別的治療方法,唯靠早發現早治療,隻有這樣才會保全生命,防止癌細胞的轉移。睾丸癌在早期也是有一些很明顯的症狀,隻要男性自己注意觀察和檢測,完全可以做到在病變早期發現、治療,防止悲劇的發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