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生命在於運動:科學運動保健康(1 / 3)

第五章生命在於運動:科學運動保健康

生命在於運動——這是一個永不過時的口號。堅持鍛煉有利於健康,它可使你的血液變得“富有”,血管富有彈性,肺活量增加,心肌更加強壯,心率降低,骨骼密度增強,血壓降低;還可以控製體重,使體形更趨健美,預防肥胖;還能提高機體工作能力的耐力、激發和增強機體免疫力、改善不良情緒,等等。

更為重要的是,積極運動的人,外表和身體機能都處於良好狀態,性格開朗,對生活充滿信心。18世紀一位法國醫生講過:“運動可以代替藥物,但沒有一樣藥物可以代替運動。”懷特博士還曾指出:“運動是最好的安定劑。”因此,中老年男性及青年男性一定要適量運動,並貴在持之以恒。讓運動來為男性健康保駕護航。第一節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運動方式

運動方式也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隻有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和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身體素質和抗病能力。

對於健康男性來說,運動的方式基本沒有什麼限製,諸如步行、跑步、騎車、遊泳、登山、各種球類項目等,都是適宜的。此外,對那些患有疾病的男性來說,應選擇運動速度慢、力量小的運動項目。對沒有健身習慣的人來說,運動量應當隨身體和機能提高逐漸加大,適宜選擇中速徒步走、太極拳、健身操等有氧運動。

一散步健身好處多

散步是一種最最科學、最有效的健身方法。新世紀許多熱衷於健身的勇士開始拋棄到健身房訓練的方式,他們的口號是:“要健康嗎?那就Walking吧。”

那為什麼有的人天天走路,還是身體不健康?其原因就是健身的散步法當然要區別於一般的散步,它需要一點速度,而且要經常變換速度。以速度來分,走路分為三種,一種是比平常速度要快一點兒,平均速度大約1小時4.8千米;一種是平均速度約1小時6.4千米;另一種是速度更快的競走法,平均速度為1小時7.2千米。另外,還要注意兩點:一是每周散步保證3次,每次必須在20分鍾以上,再有就是必須以快速的步伐走完相當的距離,這樣才能達到健身效果。

有研究員指出,散步是比跑步更安全的運動方法。因為,運動也是雙刃劍,一些劇烈、刺激性強的運動,可造成血壓升高、心率增加、心肌缺氧導致腦出血、心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就拿跑步來說,美國有研究發現,如果不能做到科學跑步,進行6個月的跑步鍛煉,竟導致了40%的人脊椎、膝蓋和踝關節受損。據統計,一般人平均一天走6500步,每跨一步,腳底所受的衝擊是體重的1~2倍,跑步則提高到3倍左右。因此,散步是最安全、最佳的運動方式。俗話說得好:“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沒事常走路,不用進藥鋪”。散步健身,對各種年齡的人皆適用,特別是對於年齡較大的腦力勞動者來說幫助更大。因為他們長期久坐不運動身體條件較差,肌肉軟弱無力,關節不靈活,采用這種簡單、輕快、柔和、有效的方式進行鍛煉,就更相宜。

走路時,為適應運動的需要,心肌加強收縮,血輸出量增加,血流加快,對心髒起到了間接按摩作用,能防治老年心功能減弱。

通過閑散和緩的行走,四肢自然而協調的動作可使全身關節筋骨得到適度的運動,又使呼吸係統機能得以鍛煉和提高,尤其是膈肌活動的幅度增加,有類似氣功的妙用,可增強消化腺的功能;腹壁肌肉的運動,對胃腸起按摩作用,有助於食物消化和吸收,也可防治便秘。再加上輕鬆暢達的情緒,可以緩和神經肌肉的緊張而起到鎮靜的效果。持之以恒地散步則能身體強壯。

整天伏案工作的腦力勞動者,到戶外去散步,為身體補充新鮮氧氣,可使得原來十分緊張的大腦皮層細胞充分放鬆,得到了積極休息,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總之,散步確實有益於身心健康。但也要科學地去做才行。

首先,散步前全身應自然放鬆,調勻呼吸,然後再從容散步。若身體一拘束緊張,動作必僵滯而不協調,影響肌肉和關節的活動,達不到鍛煉的目的。

在散步時,步履宜輕鬆,狀如閑庭信步,周身氣血方可調達平和、百脈流通。散步時宜從容和緩,不要匆忙。這樣,悠閑的情緒、愉快的心情不僅能提高散步的興趣,也是散步養生的一個重要方麵。

散步須循序漸進,量力而為,做到形勞而不倦。否則過度耗氣傷形,達不到散步的目的。

散步分為快慢、緩步和逍遙步三種。

快步:每分鍾約行120步左右。這種步法能興奮大腦,振奮精神,使下肢矯健有力。但快步並不等於疾走,隻是比緩步的步履速度稍快點。

緩步:每分鍾約行70步左右。可使人穩定情緒,消除疲勞,亦有健脾胃、助消化之作用。這種方式的散步對於年老體弱者尤為適用。逍遙步:是一種走走停停、快慢相間的散步,因其自由隨便,故稱之為逍遙步。對於病後需要康複者非常有益。當我們走出室外,感受微風吹來的大自然的氣息,在散步中,身體不斷補充新鮮氧氣,享受如詩如畫的四季風景,就會感到全身心的放鬆。

散步看似平常,其實是適合各個年齡階段男性的運動,具有極好的放鬆效果,也是比較有效的鍛煉方式。

二適合坐班男性的小運動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腦力勞動者的人數日益增多。坐著工作雖然舒服,但對健康卻未必是一件好事。而世界衛生組織同時也指出,全球每年約有200萬人因長期久坐不運動,導致慢性疾病的發生。醫學界甚至預言:“未來將有七成左右的疾病,引發自久坐不運動。”

多數“坐班族”都有腰酸背痛的感覺,日益加粗的腰部也讓人大為頭痛。其實,坐出來的毛病遠不止這些。

久坐不動者血液循環減慢,體內靜脈回流受阻,血液淤積後使靜脈曲張,增加了患痔瘡的危險。因為缺少活動,機體骨連接處缺少黏液而變得幹燥,易發生關節炎和脊椎病。久坐不動還會引起脊椎僵硬,影響頸動脈對頭部的供血,破壞脊柱正常生理彎曲,出現駝背或骨質增生等疾病。

久坐不動者熱量消耗減少,心髒工作減少,心肌收縮無力,易患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而且,久坐不動,胃腸蠕動減慢,攝入的食物堆積,加重胃腸道負擔,最終可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熱量消耗減少,使食物過多轉化為脂肪,引起肥胖,加速心血管係統疾病的發生。

有專家指出,久坐不動還會使癌症的發病率升高。因為體內免疫細胞的數量是隨著活動量的增加而增加的。

因此,為了健康,起身動一動,適度地讓肩膀肌肉放鬆,做做手部、胸部伸展運動、屈蹲等一些簡單的體操動作,從而減輕工作上帶來的壓力。

上班運動以強化肌肉、提神醒腦為主,需搭配伸展運瑚,叫以減輕運動後肌肉因乳酸堆積產生的酸痛。下班後運動則以放鬆、伸展運動為主。每一種運動左右各做8~12次(1組),休息30秒,重複做3~5組。具體要視個人體力做調整。

⊙上班時桌邊運動:①屈膝上提:坐在椅上,頸部放鬆,背挺直,肩靠椅背上。雙手握椅邊撐住。提氣、挺胸、縮小腹、背挺直。先吸氣,吐氣時屈膝把腳往上拾(腳上提程度視個人體能而定)。要注意背部挺直,大腿盡量與身體成90°;或以單腳屈膝上提。②屈膝上提之伸展運動——大腿前側伸:站在椅子背後(亦可改成牆壁、桌子前麵)。單腳提起,以同側手抓住腳踝,另一手扶住椅背。持續20秒,感覺大腿前側肌肉緊繃。支撐腳的膝蓋要稍微放鬆彎曲,可避免韌帶受傷。要注意身體挺直不要前傾。③跪姿伏地挺身:屈膝跪姿,身體稍微前傾。背挺直,雙手朝前扶住椅邊。吸氣,重心往下壓。吐氣,肘關節放鬆,將身體推上來。下壓的角度因人而異。④跪姿伏地挺身之伸展運動——擴胸伸展:雙手反抓住椅背,背部挺直。持續20秒。

⊙下班後的放鬆運動:①下背伸展運動:坐在椅子上。雙腳打開與肩同寬。頸部放鬆,身體彎下,手臂自然垂放兩側。停留約10~20秒,慢慢起來。②側頸伸展運動:坐在椅子上,背挺直。挺胸收腹。先用右手將頭慢慢往右傾。放鬆,換左手重複。要注意肩膀與地板水平,勿歪斜。腰杆挺直,才會使肌肉得到鍛煉。

“我的手都成鼠標手了”、“我脖子都抬不起來了”,在辦公室裏,經常聽到這樣的抱怨。既然如此,那為什麼不在辦公室裏鍛煉呢?辦公室裏雖然沒有網球場,沒有跑道,沒有足球門,可是你還有屬於你的那一小片空間。

如果你的椅子牢固的話,可以用手抓住椅背,腳後跟不斷地提起再放下,這個小小的運動能夠鍛煉你的骨骼肌,對小腿的塑形也很有幫助。

如果想鍛煉軀幹,就站直後雙手抓住椅背,身體挺直,仰頭看天花板,保持望月似的動作。這個時候,身體呈反向彎曲,對脊椎是很好的保健,對頸椎更能起到鍛煉的作用。

“鼠標手”也讓很多人痛苦不已,這主要是因為人們對手上的屈伸肌肉使用不平衡,經常使用屈肌,使伸肌功能退縮。休息之餘你可以把雙手平放在桌子上,手掌不動,手指離開桌麵上抬,反複堅持1~2分鍾,會感覺手部肌肉舒服了很多。另外轉筆也是防鼠標手的好辦法,不但能成為一個雜技高手,還讓手指更加靈活。

如果你覺得有能力,過道又足夠寬,也可以利用桌子做一下斜臥撐,鍛煉一下手臂肌肉和胸肌。也可以在過道上做手臂平舉,然後再向上舉起,放下,姿勢類似於飛翔,可來回做100次。每次鍛煉的時候,都能感覺到頸椎附近肌肉的緊張和鬆弛,能緩解頸椎疲勞。

此外,你還可以通過一些小細節增加你的運動,比如,將電話放在離你有一段距離的桌子上,在需要接電話的時候你就可以站起來活動一下了;將打印機搬離自己的辦公桌,在你需要拿打印的資料時,也可以站起來活動一下;你還可以將文件夾放置在遠離電腦的地方;在你不得不重新啟動電腦的時候,你也可以離開座椅休息一下。還有,每隔45分鍾,做一些簡單的頸部活動:脖子向前伸長,再左右轉動頭部,然後將頭部彎曲到左右兩邊各幾次。

這些小活動可以讓你有機會休息一會、做做鍛煉,這樣一天下來,你也就不會覺得有那麼累了,長期堅持下去,沒有任何職業病可以靠近你。

甚至你還可以玩“小孩子的玩具”——飛鏢。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來玩這種運動不但可以緩解疲勞,還可以健身。

飛鏢不占空間、不費時間,對緩解久坐產生的肩頸、手腕、視覺疲勞等都很有效果。

投鏢時身體放鬆,要求挺胸抬頭收腹,主要靠腕、肘、關節的運動來完成擊發動作。對於長期從事辦公室工作的人,平時易勞累疼痛的地方都可以活動到。

飛鏢要求做到“想哪兒打哪兒”,是大腦和肌肉“聯動”的過程,久而久之,可提高大腦的平衡和協調能力。長期鍛煉還可活躍腦細胞,減緩大腦退化。

飛鏢對提高人的心理素質也很有幫助。在強調技術細節的飛鏢運動中,你會慢慢學會“排除外界幹擾和壓力”,將飛鏢運動視為一個挑戰自我、戰勝自我的過程,因此心理耐受力和抗幹擾能力都會增強。

上班族絕大部分都是“坐族”,並且一坐就是一天。這種情況對健康非常不利。因此,坐族也要選擇適合自己或自己喜歡的運動,讓運動實現工作與健康的雙贏。

三四季相異的運動方式

春夏秋冬四季輪回,氣候環境不同,運動方式也是有差別的。因此,要根據氣候的變化選擇不同的運動方式。

1春天的理想運動

春天大氣回暖,萬物複蘇,經過一個冬季的等待,人們的心緒開始舒展開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成為人們的希望。這個時候,各種運動也已經開始提上議事日程。

(1)散步

旭日初升或者太陽將落之時是散步的最好時光。散步地點應該選擇那些空氣中負離子含量較高,空氣清新的河邊、湖旁、公園、林陰道或鄉村小路為好。散步時的穿著應當以寬鬆舒適為宜,鞋比較輕便為好。

(2)慢跑

慢跑雖然是一種非常簡單的運動,但對身體而言卻是很有益的,它對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脂、提高身體代謝能力、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胃腸蠕動、增強消化功能、消除便秘以及延緩衰老等都有很好的作用。

慢跑盡管不是劇烈的運動,但是也要做好準備活動,如伸展肢體及徒手操等活動手腳的運動。慢跑時應當兩手握拳,步伐均勻而有節奏,慢跑後做一下整理運動對身體更有益。慢跑選擇在空氣新鮮、道路平坦的地方進行比較好。

(3)放風箏

春天放風箏是集休閑、娛樂和鍛煉為一體的活動。放風箏的時候,手、眼和四肢配合比較協調,能夠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強健身體的目的,尤其適合於青少年。中老年人放風箏需要保護好頸部,應後仰與平視交替進行,才更有益於身體的健康。

2夏天適合“輕運動”

夏天要做一些體能消耗少、技術要求低、比較輕鬆的運動,而且運動量要小,運動強度要低,運動幅度要小,即夏天的運動必須盡量“輕一點”。

(1)遊泳

遊泳是一種能夠調動全身的運動項目,兩臂劃水,兩腿打水都在同時進行,全身肌肉都得到了鍛煉,特別是胸肌、三角肌、肱三頭肌等部位最直接地受到鍛煉。另外,水流對人體來說,是一位天然的按摩師,在自身的活動和水流的衝擊下,遊泳會使肌肉變得柔軟而富有彈性。所以,經常遊泳的人,身材就會比較勻稱,身體線條變得越來越流暢。遊泳的時間安排:早上六點鍾左右或者下午四五點、晚上七八點以後比較合適。每次遊泳的時間大約為半小時,每周三次即可。

(2)騎自行車

騎自行車是一種比較自由的鍛煉方式,它能夠放鬆肌肉,加深呼吸,從而達到緩解身心疲勞的作用。騎自行車主要是下肢的活動,因此,下肢的血液供給量就比較多,心率的變化也比平時快,心跳也比平時增加。長期進行自行車鍛煉,就能使心肌發達,心髒變大,增強心肌的收縮力,同時肺活量也會增加,肺的呼吸功能也隨之提高。

3秋天的運動項目

秋季是豐收的季節,也是鍛煉身體的黃金季節,以下是幾種比較適宜秋天的健身運動。

(1)登高

登高,也就是所謂的爬山運動。它能使肺通氣量和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環增強,腦血流量增加,小便酸度上升,對哮喘等疾病還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並能降低血糖,提高貧血患者的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數量。

由於秋天溫度變化最頻繁,所以會促使人的體溫調節機能不斷地處於緊張狀態,從而提高人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但是高血壓、冠心病等患者要量力而行,避免發生意外。

(2)慢跑

慢跑也是一項很好的秋季運動項目,它能增強血液的循環,改善心髒的功能,增強腦的血液供應和腦細胞的氧供應,減輕腦動脈硬化的可能性,維持大腦的正常工作。對於老年人來講,還能減少心肺功能衰老,降低膽固醇,減少動脈硬化的幾率,有助於延年益壽。

(3)冷水浴

冷水浴是指用5~20℃之間的冷水洗澡,它能夠加強神經的興奮功能,使人精神爽快、頭腦清晰,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且對慢性胃炎、胃下垂、便秘等病症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但在進行冷水浴鍛煉的時候,必須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包括洗浴部位由局部到全身,水溫由高到低以及洗浴時間的由短到長的過程。還有一點必須注意,冷水浴並不是人人都適合的。如果人的皮膚對冷水敏感,遇到冷水產生過敏症狀,如起疹子、生紫斑等,或者患有嚴重高血壓、冠心病、風濕病、空洞性肺結核、坐骨神經痛等症狀就不能進行冷水浴。

秋季堅持體育鍛煉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但由於秋季早晚溫差大,氣候幹燥,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還要特別注意防止一些意外情況的發生,比如運動拉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