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不同人群飲食禁忌(3 / 3)

2.孕婦孕婦喝白酒會影響胎兒發育,導致胎兒畸形,自然流產率增高。

3.哺乳期婦女酒精可通過血液循環進入乳汁內,嬰幼兒吃了含有酒精成分的乳汁會影響生長發育。

4.小兒酒精會使小兒體內的兒茶酚胺含量增高,造成睾丸發育不全,影響正常發育。因此,性成熟前的小孩不宜喝白酒,尤其不能酗酒。

5.高血壓病人高血壓病人喝白酒後,血漿及尿中兒茶酚胺含量就會迅速增加,而兒茶酚胺能升高血壓,有引起腦出血及猝死的危險。

6.糖尿病人飲白酒後,會使肝髒的負擔加重。

7.肝炎病人因酒精可直接損害肝細胞,使病情惡化。

8.對酒精過敏的人對酒精過敏者若喝白酒,輕者身上會起紅斑、瘙癢,頭痛、頭暈,重者甚至會導致暈厥。

不宜喝啤酒的人

1.慢性胃炎患者患慢性胃炎的人,即使有酒量,也不宜多喝啤酒。據研究,啤酒能減少胃黏膜合成前列腺素E,使胃黏膜對胃酸的抵抗力下降。慢性胃炎患者由於胃黏膜已有炎症,其本身合成前列腺素E的能力已較低,若再多喝啤酒,勢必進一步影響到前列腺素E的合成,從而損害胃黏膜,使胃炎症狀加重。

2.哺乳期婦女啤酒是以大麥為原料製成的。祖國醫學認為,大麥有回乳的作用,故用大麥芽製成的啤酒會抑製乳汁的分泌,故哺乳期婦女不宜飲用。

3.有泌尿係統結石患者由於釀造啤酒的麥芽汁中不僅含有鈣、草酸,而且還含有烏核苷酸,可以促使結石生成。因此,泌尿係統結石患者應盡量少飲乃至不飲啤酒。

不宜喝牛奶的人

牛奶的蛋白質對一些人具有過敏作用,牛奶的脂肪顆粒較大,不易消化。因此,有些人不宜喝牛奶。

1.對牛奶過敏的人有些人飲用牛奶後,會出現腹痛、腹瀉等胃腸症狀,或者出現鼻炎、哮喘等呼吸道症狀。這類人不宜飲用牛奶。

2.不耐受牛奶的人有一部分人體內乳糖酶不足,喝牛奶後不能將牛奶中的乳糖消化吸收,而牛奶容易在結腸被細菌酵解產生氣體,導致不同程度的腹部脹氣、腹痛和腹瀉。因此,這種人也不宜飲用牛奶。

3.胃切除的人胃切除手術後,殘留下來的胃囊很小,飲用不易消化的含乳糖的牛奶會很快流入小腸。因此,這種人不宜飲用牛奶。

4.患反流性食管炎的人反流性食管炎是由於下段食管括約肌張力降低,胃和十二指腸液反流入食管所引起的炎症。這種人如飲用牛奶,因牛奶內含有脂肪,會降低下段食管括約肌的功能,從而增加胃液的反流,加重食管炎。故此種人不宜飲牛奶。

5.有膽囊炎和胰腺炎的人牛奶中含有脂肪,消化脂肪需要較多的膽汁和胰脂酶。因此,飲用含有脂肪的牛奶,會加重膽囊和胰腺的負擔,使其炎症加劇。

6.患腸道易激綜合征的人這是一種常見腸道功能性疾病,特點是腸道肌肉和腸道黏膜對刺激的反應失常,而無腸道結構上的病損。症狀主要為腹痛、便秘或腹瀉、黏液便。其發病與精神因素、食物過敏有關。此種人飲用牛奶後易使此征發作,故以不飲牛奶為佳。

7.缺鐵性貧血患者服用鐵劑藥物後不宜喝牛奶,因牛奶中的鈣質和磷酸鹽會妨礙鐵劑的吸收,使貧血加重。

8.鉛作業者牛奶中的乳糖能促使鉛在人體內的吸收和積蓄,引起或加重機體鉛中毒。因此,凡接觸鉛的作業者不宜飲用牛奶。

不宜喝茶的人

茶葉含有近400種化學成分。飲茶具有提神醒腦、防治疾病、解酒、去煙毒等作用。但是,下列一些人不宜飲茶。

1.少年兒童茶葉含有鞣酸,可使食物中的鐵沉澱,並可將二價鐵氧化成三價鐵,使鐵無法利用,造成體內缺鐵。兒童時期如養成了長期飲茶的習慣,易引起缺鐵而導致貧血,影響兒童的智力發育,使其智力(包括理解能力、記憶力、反應能力)下降。因此,兒童不宜飲茶,更不宜長期飲茶。

2.營養不良者飲茶會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茶中的鞣酸與蛋白質結合成鞣酸蛋白後,胃腸道就不能消化吸收了。營養不良的人若飲茶,其營養會更差。

3.貧血病人和妊娠期、哺乳期婦女茶中的鞣酸會影響鐵的吸收和利用,加重貧血程度。妊娠及哺乳期婦女不宜飲茶,否則,易造成大人或胎兒、嬰兒貧血及其他疾病。

4.腦動脈硬化患者茶中含有咖啡因、可可堿等物質,對中樞神經有明顯的興奮作用,動脈硬化病人飲茶後可引起腦血管收縮,產生腦供血不足。因此,此種病人不宜飲茶。

5.高血壓及心髒病患者茶中的咖啡因具有興奮作用,會使血壓升高、心跳加快,所以高血壓及心髒病患者不宜飲濃茶。

6.神經衰弱、失眠症、甲狀腺功能亢進、結核病等慢性病患者茶中的咖啡因使人興奮,會引起基礎代謝率增高,從而使這些需要安靜的病人無法得到良好的休息和睡眠。

7.便秘者茶中的鞣酸有收斂作用,能導致便秘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