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醫減肥1(1 / 3)

第三章中醫減肥1

中醫治療肥胖病的獨到之處

近年來,傳統的中醫療法在肥胖病治療中大顯身手,中西醫結合在肥胖病防治的研究方麵也有很大進展。與西醫比較,可用於減肥的中草藥種類名目繁多、應用的主要目的與西醫相同,即為抑製食欲,促進能量消耗和排泄。但其調理全身、補氣益中的作用對調整肥胖者體內的整體代謝較西醫更具特色,加上中藥作用多較緩和,副作用少,深受廣大病人的青睞。除中草藥外,傳統的針灸療法及耳針埋豆也頗有成效,既經濟又方便。

但也有不盡人意之處。首先,服中藥或用針灸治療必須在進低熱量飲食時方有效,這是不可忽視的;相比較,中藥的費用要高得多,製作過程也較複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此外,中醫是經驗醫學,對病情的辨證施治受醫生的經驗影響很大、同樣的病,可有多種結論和治方,效果自然會有差異。現代中醫已配製出多種減肥成藥,因缺乏“因人而異”,有效率多<50%。

中醫減肥有無副作用?

據台灣有關報道,1993年53名比利時婦女因服用中藥防己減肥,而導致腎功能衰竭。對此,中醫界認為防己對腎髒並無危害,台灣衛生署藥政處官員也不懷疑防己會對腎髒有害處。在此想提出下列三點說明:

防己具利尿藥效,也是減肥中藥之一,其實那隻是除水減重,借利尿作用迅速除去體內部分水分,使體重迅速減輕,並非真正減肥。減肥是指將體內多餘的脂肪消耗以減輕體重並恢複身材。肥胖症會使人得十種以上慢性病而縮短壽命,除脂減肥過程緩慢但有益健康和身材,除水減重過程迅速但有許多不良後果,嚴重者可引起脫水、腎損害和休克等,故除水減重和除脂減肥是兩回事。

防己服用過量或長期服用後確會損腎。有些西藥利尿劑用於治腎病和水腫,但使用過量或長期使用後,倒黴的也是腎髒(利尿劑損腎),中藥利尿劑的防己也是如此。中西藥的有效成分都是化學物質,都有藥效和毒性,藥理都相同,所不同的是快慢大小而已,中西藥的使用都應適時適量適可而止,才能獲取藥利避免藥害。世間事物適量有益、過量有毒,即使食物都是如此,更何況是藥。

西醫藥理學強調藥利(療效)和藥害(毒性)必須同時考量,如服藥後得不償失,這藥便是有害無益,而不宜使用。世人由於沒有草藥(洋人稱中藥為草藥)也會有毒的觀念,才會盲目使用中藥或草藥,最後造成損害器官的結局,防己的損腎毒性受懷疑就是一例。

中醫減肥七法

中醫認為肥胖病多為本虛標實之症。為虛以氣虛為主,若兼陰陽失調,可有氣陽虛,或氣陰虛,病在脾、腎、肝、膽及心、肺,臨床以脾腎氣虛為主,肝膽疏泄失調亦可見。標實以膏脂、痰濁為主,常兼有水濕,亦有兼血瘀、氣滯者。標本虛實之間,可有側重、錯雜,故症候複雜多樣。臨症時應詳案症候、舌、脈,抓住重點,審證求因,辨證與辨病相結合,精心遣藥,職守善變,方能取得滿意療效。

以下介紹中醫減肥的八種方法。

(一)化濕法:用於因脾運不健,聚濕而為肥胖。症見腹滿、苔膩、脈沉細。代表方如澤瀉湯、二術茯苓湯、防己黃芪湯等。

(二)祛痰法:用於痰濁肥胖。症見氣虛胸悶、嗜睡懶動、苔白膩舌胖、脈滑。輕者用二陳湯、平陳湯、三子養親湯,重者用控涎丹、異痰湯等。

(三)利水法:有微逐與推逐之分。症見肥胖浮腫、少尿、腹脹、苔白、脈細沉。微逐用五皮飲、導水茯苓湯、小分清飲,推逐用舟車丸、十棗湯之類。

(四)通腑法:以輕泄為主。多用於嗜食肥甘厚味所致肥胖。症見實證肥胖,大腹便便,大便幹結,行動不便,動則喘息,苔黃厚,脈實。選用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或單味大黃片。

(五)消導法:用於食欲無進型肥胖。症見肥胖懶動、腹滿積食、苔白。一般消肉積用山楂,消麵積用神曲,消食積用麥芽。合而為三仙飲,對營養過剩性肥胖有一定效果。

(六)疏肝利膽法:用於胖肥,兼用於肝鬱氣滯或血瘀等症。症見肥胖兼有脅痛、急躁、眩暈、倦怠、腹脹、舌苔黃質紅、脈弦。常選溫膽湯、疏肝飲(柴胡、鬱金、薑黃、薄荷)、消脹散(砂仁、萊服子)、逍遙散(丸)等。

(七)健脾法:肥胖以健脾補胃為正治法。症見脾虛氣弱,胃納減少,體倦胖而無力,苔白質淡,脈細弱無力。常用方如參數白術散、異功散、枳術丸、五苓散等。

中醫減肥:常用減肥方藥

目前,臨床常用減肥方劑主要有:

1.防風通聖散((宣明方論)):由大黃、芒硝、防風、麻黃、荊芥、生薑、薄荷、連翹、桔梗、梔子、石膏、白術、甘草等組成。

對實證肥胖、中風型體質者常用。日本人對此方多加推崇。

2.大柴胡湯((傷寒論)):由柴胡、黃芩、白芍、半夏、枳實、大黃、大棗、生薑組成。常用於軀體肥大、腹壁肥厚、胸脅苦滿者的實胖。

3.防己黃芪湯((金匱要略)):由防己、黃芪、白術、甘草組成。對虛證、虛實夾雜證見皮膚發白、易汗出、肌肉疲軟、膝關節疼痛或有浮腫、不伴便秘的肥胖尤宜。

4.溫膽湯:由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竹茹、枳實、膽南星組成。單純性肥胖者長期服用,有較好的療效。用該方治療肥胖症90例,獲得較好的效果,平,均體重由88千克降至76.5千克。

5.七消丸(天津達仁堂製藥廠生產):由地黃、烏梅、木瓜、白芍、北沙參組成。每日早晚各l丸,空腹以溫開水送服。主治單純性肥胖。用該方治療125例肥胖症,總有效率為81.6%。

6.輕身2號(浙江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方):由黃芪、防風、白術、川芍、製首烏、澤瀉、生山楂、丹參、苗陳、水牛角、仙靈脾、生大黃組成。治療單純性肥胖50例,療程4-23周,結果48例有效,體重平均下降3.72千克,血清甘油三酯及膽固醇也有明顯的下降。

7.白金丸:由白礬、鬱金組成。每次6克,每日3次,連服40-60天。170例高脂血症又有肥胖者服後體重明顯下降,平均降3.75千克。

8.消肥飲:由荷葉、山植、澤瀉組成。代茶飲,療程3個月。治療單純性肥胖41例,顯效(體重減輕2千克以上)27例,顯效率為68.2%。

9.減肥丸:由番瀉葉、鬆蘿茶、澤瀉、淡竹葉、槐花、夏枯草、葶藶子、茯苓等組成,有除濕化痰、利尿通便的作用。治療183例,總有效率為74:3%,平均減少2.52千克。

10.減肥輕身樂:由漏蘆、決明子、澤瀉、荷葉、漢防己、生地、紅參、水牛角、黃芪、蜈蚣組成的水煎濃縮劑,治療5l例,有效率94.1%。

11.寧脂:由白術、陳皮、半夏、丹參等組成。每次8片,每日3次,治療90例,有效率72%,體重平均下降1.7l千克。

12.消胖美:該藥由柴胡等9味中西藥物組成。用於治療單純肥胖症。有抑製食欲、增強體質、疏肝解鬱、侵脾益氣、祛除濁積、利水滲濕、增強新陳代謝、輕度減少小葡萄糖的吸收功能等作用。

13.輕身降脂樂:由首烏、夏枯草、冬瓜皮、陳皮等16味中藥組成。通過動物實驗證明有減肥作用。臨床觀察231例,有效率為94.81%。能降低體重、脂肪百分率、膽固醇、甘油三酯等。該藥具有養陰清熱、滋補肝能、清熱利濕、潤腸通便、益氣健脾、利水滲濕、活血化淤、化痰散結、抑製食欲、促進脂肪代謝、降低血脂及改善心悸氣短等作用。

14.體可輕:由法半夏、陳皮、雲茯苓、炒蒼術、炒米仁、大腹皮等藥組成。上藥等分製成濃縮小丸,每日3次,每次45粒。

15.輕身一號:用於治療單純性肥胖症。該藥由黃茂、防己、白術、川芍、何首烏各15克,澤瀉、生山楂、丹參、茵陳、水牛角各30克,仙靈脾10克,生大黃9克組成。以上用水煎成l加毫升,每次口服50毫升,每日2次,超重25%以上者可增至每日3次即150毫升。本方具有益氣健脾、溫腎肋陽、活血化淤,利水消腫之效。主治疲倦乏力,胸悶氣促,腹脹肢沉,腰背疼痛,便溏浮腫,月經不調,皮膚呈紫紋,舌胖質淡,苔白薄或白膩,脈細弱等症狀的肥胖者。本方可能作用於代謝的多個環節,起調整作用,使肥胖症患者已紊亂的物質代謝、能量代謝和水鹽代謝漸趨平衡。

16.減肥合劑:用於治療單純性肥胖症。該合劑由四逆散18克、獲薈皮9克、化皮45克、澤瀉9克、油麻槁60克,煎成500毫升,每次30-60毫升,每日2次,口服。該藥有疏肝、利水、祛濕的作用。

17.降脂一號膠囊:用於治療單純性肥胖症。該藥由黨參、黃茂、雲苓、澤瀉、桂枝、決明子、山植、半夏、防己、陳皮、杏仁、大腹皮、枳實、大黃等28味中藥組成。

18.減肥健身茶:本藥主要由綠茶、決明子、麥芽、山檀、麥冬、荷葉組成。具有平肝清熱,醒脾消食之功效。經臨床驗證,該藥對肥胖病的有效率達64%。肥胖病具有頭暈目眩,心煩易怒,麵紅目赤,肢麻,脈弦等肝陽上亢表現者可選用。

劑型為茶劑,每袋5克。每日2次,每次l包,服2個月為l療程。

19.降脂減肥衝劑:本藥用黃芪、淮山藥健脾益氣;首烏、麥冬滋陰養血;澤瀉、茶葉利水滲濕;山楂消食化積。諸藥合用,共奏益氣養陰、活血消積化濕之功效。肥胖病人具有神疲,少氣懶言,心悸,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等氣陰兩虛表現者可選用。劑型:衝劑,每包12克。每次l包,每日3次。

20.減肥通聖片:本藥用麻黃、荊芥,薄荷油疏風解表;大黃、玄明粉、枳殼泄熱通便:石膏、黃芩、山桅清三焦之熱;滑石、苦參清熱法濕;白術健脾燥濕;昆布、桔梗軟堅化痰;白芍、當歸、川芎養血活血。全方配伍,解表攻裏,清熱祛濕,達到減肥的目的。肥胖病屬濕熱蘊結、痰濁阻滯者可選用。劑型:糖衣片劑。每片約含生藥l克。每日3次,每次6片。30日為1療程。

常用減肥方藥有哪些?

目前,臨床常用減肥方劑主要有:

(1)防風通聖散《宣明方論》由大黃、芒硝、防風、麻黃、荊芥、生薑、薄荷、連翹、桔梗、石膏、白術、甘草等組成。

對實證肥胖、中風型體質者常用。日本人對此方多加推崇。

(2)大柴胡湯《傷寒論》由柴胡、黃芩、白芍、半夏、枳實、大黃、大棗、生薑組成。

對軀體肥大、腹壁肥厚、胸脅苦滿者的實胖。

(3)防己黃芪湯《金匱要略》由防己、黃芪、白術、甘草組成。

對虛證、虛實夾及雜症、見皮膚發白、易汗出、肌肉疲軟、膝關節疼痛或有浮腫,不伴便秘的虛胖尤宜。

(4)溫膽湯及導痰湯由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竹茹、枳實、膽南星組成。

對單純性肥胖長期服用,有較好的療效。曾治療肥胖症90例,獲得較好效果,平均體重由88㎏降到76.5㎏。

(5)七消丸(天津達仁堂製藥廠生產)

由地黃、烏梅、木瓜、白芍、北沙參組成。每日2丸、早晚各1丸、空腹以溫開水送服。主治單純性肥胖。曾治療125例肥胖症,總有效率為81.6%。

(6)輕身2號(浙江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方)

由黃芪、防風、白術、川芎、製首烏、澤瀉、生山楂、丹參、茵陳、水牛角、仙靈脾、生大黃組成。治療單純性肥胖50例,療程4-23周,結果48例獲效,體重平均下降3.72㎏,血清甘油三酯及膽固醇也有明顯下降。

(7)白金丸由白礬、鬱金組成。每次6克、每日3次、連服40-60天。170例高脂血症又有肥胖者服後體重明顯下降,平均降3.75㎏。

(8)輕身降脂樂由何首烏、夏枯草、冬瓜皮、陳皮等製成衝劑。治療一個月。據23例觀察,體重下降2公斤以上者219例,無效8例,體重上升4例,有效率94.8%,少數病例有惡心、便前腹痛的副作用。

(9)消肥飲由荷葉、山楂、澤瀉組成。代茶飲。療程3個月,治療單純性肥胖41例,顯效(體重減輕2公斤以上)27例,總有效率68.2%(10)減肥丸由番瀉葉、鬆蘿茶、澤瀉、淡竹葉、槐花、夏枯草、葶藶子、茯苓等組成。有除濕化痰、利尿通便作用,治療183例,總有效率為74.3%平均減至2.52公斤。

(11)減肥輕身樂由漏蘆、決明子、澤瀉、荷葉、漢防己、生地、紅參、水牛角、黃芪、蜈蚣、水煎濃縮劑治療51例,有效率94.1%。

(12)寧脂由白術、陳皮、半夏、丹參等組成。每次8片,每日三次,治療90例,有效率72%,體重平均下降1.71公斤。

不傷身體的減肥法

肥胖給人們帶來的煩惱與日俱增,雖然減肥的方法五花八門,但結果不是達不到減肥的目的,就是引起不良反應。下麵幾種中藥減肥方法既有較好效果,又不會帶來副作用。

1.枸杞子每日30克,衝茶服,早晚各1次,連用7周,用藥無禁忌,一般1個月後體重可下降2.6千克。

2.飯前半小時服用大黃片4-10片,每日1-3次,大便保持每日3次左右。

3.幹荷葉100克,山楂250克,浙貝母100克,皂夾(火製)5克,生大黃50克,陳皮50克,上藥研細末為1療程劑量。每日取幹藥50克,用開水浸泡,取汁300毫升,每日分2次服,1個月1療程。

4.茵陳40克,首烏20克,金櫻子30克,黃精30克,生山楂15克,丹參20克,大黃10克,三七粉5克,澤瀉15克,葛根20克。水煎服,每日2次。

5.決明子30克,澤瀉、鬱李仁各15克,火麻仁、山楂各10克,研末,每袋20克,每日3次,每次1-2袋,飯前半小時服。

6.番瀉葉、桃仁、豬苓、積殼、黃芪各10克,研末。每次10克,開水衝服,每日1-3次,30天為1療程。

八款中醫減肥自製藥方

1.防己黃芪湯防己6克、黃芪15克、白術10克、炙甘草9克、生薑6克、大棗4枚。水煎服,每日2次。

醫院報導,用本方配合防風通聖散治療結實型肥胖症患者,每日給防已黃芪湯、防風通聖散各5克,6個月後體重從69公斤減到67公斤,腹圍從100厘米減至85厘米。總膽固醇由341減至148,三酸甘油酯由288降至78,非脂化脂肪酸由0.25升至0.75升。主治肌肉結實型肥胖症。

2.荷術湯荷葉、蒼術、白術、黃柏、牛膝、薏苡仁、黃茂、桂枝、木瓜、茯苓、澤瀉、山楂、車前草、虎杖、夏枯草、甘草各等份,煎水服。

主治高脂血症、高血壓型肥胖症。

醫院報導,觀察21例,體重減輕最少者為0.8公斤,最多者13公斤,且有降脂、降壓療效。

相關閱讀:具有減肥效果的一些中藥3.輕身一號黃芪15克、防已9克、白芷9克、川芎9克、首烏15克、澤瀉10克、山楂10克、丹參20克、茵陳15克、水牛角15克、仙靈脾6克、生大黃3克。水煎服,每日2次。主治單純性肥胖症。

醫院報導,臨床觀察50例,有48例症狀好轉,體重減輕,有效率在90%以上,此類減肥中成藥的特點在於副作用少,療效較為穩定,服用較為方便。事實證明減肥中成藥的作用不外乎化濕利尿、活血祛瘀、健脾消積、行氣通經四個大方麵,輕身一號方劑乃綜合了以上四方麵的機理而成,故見效顯著。

4.三花減肥茶玫瑰花、茉莉花、玳玳花、川芎、荷葉各9克,研末。每日服1包,80-100攝氏度水衝泡,每日2-3次,早晚服,亦可早晚服1包,連服3個月。主治單純型肥胖症。

醫院報導,經50例肥胖病人服用後,明顯減肥32人,占64%,體重減輕不顯著者4人,占8%,總有效率為72%;無效(體重減輕不足2公斤)14人,占28%;有效病例中體重減輕15公斤者1人,10公斤以卜者3人,5公斤以上者8人,4公斤以上者9人,3.5公斤以上7人,2.5公斤以上4人,平均減輕4.94公斤。

5.實消痞丸枳實15克,厚樸10克,黨參15克,白術10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白芥子10克,萊菔子15克,澤瀉10克,山楂30克,首烏30克,大黃15克。頭痛頭暈者,加川芎10克,菊花10克;大便幹燥難解者,加芒硝15克衝服。每日1劑,每次煎200-300毫升,分2-3次服。3個月為一療程。主治高脂血症型肥胖症。

醫院報導,3例患者,男2例,女1例。年齡50-57歲。

測腹圍90-96厘米,血膽固醇均增高大於320毫克%,三酸甘油酯大於140毫克%。服藥2-4月,測量腹圍減少17-18.5厘米,血膽固醇最低值150毫克%,最高值200毫克%,三酸甘油酪均小於140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