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類(3 / 3)

2將蛋清和雞肉泥、料酒(3克)、味精(3克)、少許精鹽、玉米粉(3克)、白麵粉、熟豬油攪成泥糊。

3把鮑魚放在盤中,將粘稠的雞肉泥糊裝入鮑魚腹中,上麵放些發菜,上籠蒸熟。

4香菇絲、玉蘭片絲、魚肚絲、火腿絲入開水中焯一下,放入砂鍋中,入豌豆、薑片,用清湯60克煨一下,撈出放入盤中,把蒸好的鮑魚碼在上麵。

5炒勺內放入餘下的清湯,燒開,加入鹽、味精、料酒,用玉米粉勾成稀汁,淋上雞油,蓋在菜上即成。

【功效】

鮑魚含鮑靈素以及20多種遊離氨基酸、蛋白質、脂肪、碘、鈉尼沙等成分,有抗癌作用和益精明目之功效。

此菜鮮香,口感滑潤,比較清淡。其除鮑魚肉外,還有香菇、玉蘭片、雞肉、雞湯、魚肚、火腿、豌豆等。其保健作用為潤燥利腸,滋補肝腎,對明目、降壓、防癌、防便秘均有一定功效。

菊花鱸魚塊

【材料】

鱸魚脊肉150克,菊花2朵,蔥花3克,薑末3克,料酒6克,精鹽3克,白糖15克,生菜油500克(約耗36克),澱粉10克,味精2克,香油3克。

【操作】

1將魚肉切成長、寬各6厘米、厚3厘米的方塊,下入沸熱油鍋中滑至八成熟,撈出,控去油。

2將菊花瓣摘下,剪去蒂,先用10%的淡鹽水略洗,再用冷開水衝泡,然後撈出,瀝去水,備用。

3熗鍋留底油,上火燒熱,下薑末、蔥花略爆,烹入料酒,依次加水、精鹽、白糖、味精、魚塊,顛翻均勻,調芡,淋上香油,出鍋裝盤,菊花一半在魚塊下墊底,另一半撒在魚塊上麵即成。菊花放在魚肉上,一是為了菜好看,二是給魚添加清香味。不吃菊花,但仍然要注意其衛生和消毒。

【功效】

鱸魚含蛋白質、脂肪、尼克酸、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及礦物質等。中國醫學認為,鮮魚性平,味甘,有很好的保健價值,主要是健中和胃,健脾利水,補腎固精,延年益壽,強筋壯骨。對肝腎不足、四肢乏力、腰腿酸軟,陽痿早泄諸症有防治作用。《本草經疏》也說:“幼魚,味甘淡,氣平,與脾胃相宜。腎主骨,肝主筋,滋味屬陰,總歸於髒,益二髒之陰氣,故能隘筋骨。”《本草綱目》說鱸魚:“補五髒,益筋骨,和腸胃,治下氣,多食宜入。”此菜魚熟爛,花香,味鮮,很適合老年人常食。

木耳燴草魚

【材料】

草魚肉250克,水發木耳50克,料酒15克,薑末5克,濕澱粉15克,精鹽3克,蔥花5克,胡椒粉2克,鮮湯100克,植物油300克(約耗30克)。

【操作】

1蔥、薑切末,用料酒、鹽醃漬片刻;木耳洗淨,去根,撕成片。

2將魚肉切成2厘米寬、4厘米長的片,用濕澱粉上漿,備用。

3鍋內加植物油,上火燒至六成熱時,加入蔥、薑末,將魚片放入稍炸片刻,撈出瀝淨油,鍋內留底油少許,加鮮湯、木耳、料酒、精鹽燒開,用濕澱粉勾芡,再將魚片倒入鍋內,顛翻幾下,裝盤,撒上胡椒粉即成。

【功效】

草魚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及礦物質等。中國醫學認為,草魚性溫,味甘,有平肝暖胃,祛風除濕等功效。《醫林纂要》說草魚:“平肝、祛風、治瘁截瘧。”

此菜木耳滑潤適口,魚肉鮮香不膩。其有補益氣血,暖胃和中的功效。凡氣血不足、體虛氣弱或脾胃虛弱以及體虛頭痛的老年人宜多吃此菜。健康中老年人食此菜肴,也有滋補作用,長期食用可增強體質。

黃芪燉帶魚

【材料】

帶魚1000克,炒枳殼15克,薑5克,蔥5克,黃芪50克,鹽3克,味精2克,食油50克,料酒15克。

【操作】

1將黃芪、炒枳殼洗淨,搗碎,用紗布包好,紮緊,成藥包。

2將帶魚去頭,除淨內髒,切成10厘米長的段,洗淨,放入油鍋中略煎片刻,再放入藥包及料酒、鹽、蔥、薑,注入清水適量,用中火燉30分鍾後,揀去蔥、薑、藥包,加入味精調好味即成。

【功效】

黃芪味甘,性溫,是補氣之藥。積殼性微寒,味苦酸,有寬暢腸胃之氣的作用,對胸肚脹滿症有一定療效。

帶魚含蛋白質、脂肪、碘、鐵、鈉、鈣、磷、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中國醫學認為,帶魚性溫,味甘,有補氣養血、通經活絡、溫陽益脾、強筋健骨等功效。對老年人易發的風濕性腰腿痛,風濕性關節炎有一定療效。

此菜魚肉鮮香,略有草藥味。補五髒,溫養脾胃,和中開胃,對胃下垂、補氣生血、久瀉、脫肛以及婦女子宮下垂均有輔助治療作用。脾胃虛寒、氣血不足等症也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