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服飾的藝術1
1怎樣穿戴能使
你更具魅力
誰不希望自己美麗,使別人喜歡?要做到這一點,穿著打扮起很大作用。有些婦女善於穿著,她們穿較為便宜的衣服也能把自己的優點顯示出來,而有的婦女則因穿著不當顯得不協調。
在這一方麵,顏色起著很大的作用。眾所周知,顏色不單純是簡單的物理刺激,而是複雜的心理因素。藍色會產生冷的感覺,有安定作用,甚至有降低血壓、退燒的效果。比較瘦的婦女穿所謂冷色(藍色或綠色)的服裝比穿暖色(紅色、桔紅色和黃色)的服裝更為適宜。因此,線條分明的婦女最好隻用暖色作為點綴,以加強突出部位。
有意識地利用線條和式樣是有益的。它能從感覺上吸引人,並能改善自己體型的不足之處。
所有垂直的線條或花樣能使人感到苗條,而橫線則使人感到豐滿。臀部發達而胸部和肩部不發達的婦女穿有垂直線條的裙子,就可彌補上述缺陷。而同臀部相比,胸部又過於發達的婦女則應穿有直線條的背心。這種圓體型的人不應穿帶有大花紋和顏色鮮豔的上衣。
發型、帽子也應有所選擇。如果臉部過寬,戴沒有邊沿的、線條向上的帽子比較好,同樣,頭發最好往上梳,形成一個高高的發髻。如果臉部較窄,那最好就戴寬邊的帽子,發型應下垂遮住臉部。脖子較長的婦女最好穿高領背心。
千萬不要忘記,我們要突出美的部分而把不太美的地方掩蓋起來。
如果我們要突出美的地方,就要把人們的注意力向這方麵吸引,首飾、小的裝飾品、花都能幫助你做到這一點。
項鏈和串起來的寶石能使你美麗的脖頸突出出來,而一條漂亮的、引人注目的腰帶則能使你的細腰完全顯示出來。
然而,領口很低的衣服不會使年紀較大的婦女年輕化,大腿很粗的婦女不宜穿牛仔褲和超短裙。裝飾品和首飾的任務是裝飾,應少而精,不宜過多。
2穿衣有方
女人對於漂亮的希冀總是著一套時裝,其實,隻要你稍加留心,喬裝打扮,俏麗感將總會伴隨你。
首先要知道服裝的流行趨勢和流行色。這將克製你購物時的盲目性,從而使衣飾保持潮流感。顏色往往能影響人的情緒,反映氣色。因此,還要根據自己的膚色、性格,以及所在環境進行選擇。
其次,還可將名牌與雜牌服裝一起穿。這種混穿的結果一是省錢,二是磨練你的品位,把它作為一種娛樂方式,考驗一下搭配藝術。比如外衣、套裝要買名牌,裏麵套穿的衣服可馬虎一些,套穿的單毛衫盡量選單色。另外,主要飾物要買名牌,像飾品、圍巾、鞋襪等,它們能起美化、點綴修飾作用,突出穿著效果,從而,提高你的整體品位。
第三,常逛精品屋或翻閱服飾雜誌,能讓你對服裝有感性和理性的認識,提高審美水平。
第四,找到自己的“型”。根據年齡、性格、愛好找到適合自己的著裝風格,或清純或優雅或休閑。這樣,才會穿著得體,感覺舒服。
這樣,一個有氣質、有活力,俏麗又時髦動人的你就出現在眾人麵前了。
3著裝的TPO原則
“穿衣戴帽個人所好”,話固然如此,但穿著要適合自身條件,要符合國際上公認的著裝TPO原則。
TPO是英文Time、Place、Object三個詞的第一個字母。T代表時間、季節、時令;P代表地位、場所、環境;O代表對象、目的。
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時間、空間之中,不能脫離社會,一般著裝都有其目的性。人們在選擇服裝時,除發揚本國衣著的優良傳統外,當然也要借鑒外國的新潮時裝,不過還應重視著裝的TPO原則。
炎夏季節,消夏時裝在各大商場已是琳琅滿目,諸如真絲時裝、套裝、T恤、港衫、麻紗衫等令人目不暇接;如今秋冬時裝也相繼推出,特別是體現回歸自然、環保及城市風情為主題的應季時裝使你眼花繚亂,你可以根據TPO原則,選擇你所喜愛的服裝。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追趕新潮,穿著瀟灑,是著裝的進步,無可非議;但不能不顧TPO原則。否則的話,既違背了生活的真實,又不會給人以任何美感。TPO雖是國際上著裝的原則,對我們來講也不能太離譜。
4衣著顏色與場合
衣服的顏色往往給人強烈的訊息。因為,人的感官對不同顏色的感受在生理上精神上乃至心理上都會產生不同的反應。
我們應當接受專家對衣服顏色與場合配搭的忠告:
麵見領導時,最好穿深藍色、灰色裙子或長褲,配白色上衣,這是一個商業式顏色組合,使人感覺你對工作非常認真。千萬不要穿得花哨,女性化妝也要相對低調一些。
應聘麵試時,一定不要超越灰、深藍或淺咖啡範疇,女性宜選用保守一點的化妝色彩,盡量避免顏色鮮豔的衣服或飾物,會給人輕浮感。
買高檔商品時要穿些“權力”顏色。例如白襯衣黑西裝或套裝,配條紅領帶或一條紅皮帶,那是顯示“信心”與“權威”的色調組合。不要穿優美顏色,那等於向售貨員暗示自己是容易被說服的。
探病或有意讓對方振作時,應穿粉紅色。病人麵對粉紅色衣服都有較佳反應。探病時亦可穿歡樂的顏色組合,如黑色配幾種鮮豔色彩(黑色在這裏作突出其它顏色之用)。千萬不要穿黃色、黃綠色等單調顏色,那隻會增添傷感。
若想令某男士注意,可選擇紅色係列的色彩。黑色若與強烈對比的紅色配搭(紅皮帶、紅鞋、紅手套),亦非常迷人。
若想吸引某位女性的垂青,當選藍紅混合係列,如粉紅色和深紫色等,都具吸引力。天藍色或綠藍色亦可取,切忌穿黃色。
出席宴會如想突出自己的親善,要穿柔藍、桃紅、淡紫或綠金配搭,若穿對比色調衣服當選柔和一點,對比色調太強烈(如黃黑配搭),隻會破壞友善氣氛,因為黃、黑這類強對比色彩象征權威——不可接近的權威。
5服裝色彩搭配的原則
1衣服顏色搭配最多隻能用三種顏色,而且其中最好有一個顏色是白色,不然就容易不協調。若是兩個強烈的色彩搭配,而且兩色分量相同,搭配起來也很難收到美的效果。最好是以其中一色為基礎,另外一色使用的分量則少一點。
2身材肥胖的人最好不要穿紅、黃、白色等色彩的服裝,因為明亮調子的色彩會給人一種擴張感,使本來就肥胖的身材顯得更加肥大。相反,身材纖細的人也不宜穿深暗色調的服裝,因為深暗色調給人一種收縮感,會使體形更為纖細而感無力。還有,下肢較短的人,應力求上下裝的色彩統一,而不要使上、下裝的色彩對比強烈,明顯分開,否則,會使自己的弱點更加明顯。
6同種色服裝搭配的技巧
同種色是指一係列顏色相同或相近,由明度變化而產生的濃淡深淺的色調。如中性同種色的搭配,可由銀灰色條絨上裝、白襯衫、深煙灰法蘭絨裙子、煙灰底子白圓點印花絲巾、黑色高跟鞋、黑色網眼絲襪、銀灰色與白色交織的細格帆布提包等組成。同種色搭配要注意色與色之間的明度相差不能太近也不能過遠,例如黑與白明度對比太大,則需用灰色加以過渡。用作過渡的色調,可施之於背包、腰帶、圍巾等附屬飾物。同種色搭配時,最好有深、中、淺三個層次的變化,少於三層次的搭配比較單調,層次過多則易產生繁瑣散漫的效果。
7相似色服裝搭配的技巧
相似色指相近的色彩,如紅與橙黃,橙紅與黃綠,黃綠與綠,綠與青紫等。與同種色服裝搭配相比,相似色搭配略多變化,但整體效果也是非常協調統一的。例如少女穿著青銅綠色寬鬆套衫,豆綠、鵝黃、天藍、黑和鐵灰構成的印花布裙褲、腰帶,腳穿白色涼鞋,適合春夏或夏秋之交。又如,黑底綢襯衫上,印有橙、土黃、金黃或褐灰細條構成的彩格,配穿黑色長褲,茶褐皮腰帶,亦十分漂亮。
8紫色服裝的搭配
紫色屬中性色,色感沉著、典雅而高貴,具有神秘的感情色彩。以紫色為主色調的服裝搭配能造就出其它色調無法達到的情感氣氛。因此,頗受喜愛東方格調的女性的青睞。
但是,使用紫色必須審慎小心,若搭配不當,很難產生美感。相比來說,紫色係統的淺顏色,如藕荷、青蓮,由於明度提高而較易配色;隨著紫色飽和度的增大,與其它顏色的搭配也愈難,在北京街頭常見到著深紫色外衣,藍或黑色長褲的女性。由於深紫與藍或黑的明度相近,極易產生渾濁模糊的效果。這樣的配色,給人以倦怠、壓抑的感覺。
理想的紫色服裝,主要在於明暗度相配。如,淡紫色風衣配以深紫色長裙,在裙擺與衣裾的飄曳中,色彩個性與人物個性渾然一體,或清雅大方或文靜含蓄,頗能體現女性的風度。紫色與不同純度的紅、橙、綠的恰當搭配,也能達到較好的效果。如紫色套裝內飾紅、橙或綠色調的襯衣,可以使整體色彩或暖或冷,或平和諧調或豔麗鮮明,適合不同風格的女性在不同場合穿著。
9黑色服裝的魅力
黑色服裝以其獨特的美韻而產生誘人的魅力。身披黑衣的佐羅,使得男子自豪,女性傾心;身穿黑色天鵝絨禮服的安娜·卡列尼娜出現在舞會上,使得人們為之傾倒。那些穿著黑閃閃服裝、披著黑亮亮長發、閃動烏黑眸子的女性,總是別具風韻。人們為什麼垂青於黑色服裝呢?
黑色服裝具有美化人體的收縮性與遮掩性,能使人顯得頎長秀麗,肌膚更為潔白細膩,體態更為瀟灑健美。歐美國家的人喜歡穿黑色結婚禮服,身著黑色禮服的新郎與身著白色禮服的新娘相映成趣,顯得格外和諧美好、優雅迷人。
黑色服裝適應性大,不受年齡、性別、環境、場合等的限製,稍稍弄髒了也不怎麼顯眼,而且便於與其它顏色搭配。例如穿一件黑色窄腰的皮衣,裏麵穿貼身薄衫、短裙,腳上穿一雙高跟鞋,會在沉沉的黑色中洋溢出秀麗姣好的氣息;有時一副黑框眼鏡,一個黑提包,一雙黑手套,一對黑皮鞋也能起到畫龍點睛的增美作用。
10中年婦女穿著十忌
一忌把自己打扮得像年輕姑娘那樣天真、活潑。
二忌披散長發。長發確比較能襯出女人的美麗,但中年婦女臉上已有皺紋,眼光也比較無神了,如再披散長發會顯得憔悴、蒼老。
三忌穿兩截式衣。中年婦女,尤其是較為“發福”的婦女,因為肚子大,沒腰身,要盡量穿直線條的服裝,上衣忌穿在褲子和裙裏麵,以免腰身暴露。
四忌穿無袖衣服。尤其是手臂粗壯的中年婦女穿短袖以在臂一半處為宜。長袖也忌太長,距手掌15英寸為佳。
五忌穿圖案太大的布料。細的格子和條子比較合適,花的圖案也以細小的為宜。
六忌穿顏色太素的衣服。
七忌同時穿超過兩種顏色的衣服,搭配時要特別注意,不可顯出花哨。
八忌裁剪線條複雜。線條簡單,可使胖人顯得輕鬆、利落。
九忌在衣服上搞太多的細節,如口袋、荷葉邊和褶子等。
十忌穿太薄或太厚的衣料,以免顯出肥胖的體型。
11談老年人穿著
“衣、食、住、行”四大生活要素人都離不開。老年人穿著要求衣服長短寬窄趨於適體,以穿著舒適、實用為原則。在初冬穿夾襖或薄棉,嚴冬再穿厚的,甚至皮衣。老人禦寒以皮衣為最好,古人講究穿輕裘,皮毛朝外可擋風,使寒氣不透裏,俗話說:“老羊皮襖——風打不透。”
要想保暖輕便,一般多選絲棉、鴨絨、駝絨等,比較起來還是以新棉花絮的棉衣為最好,既柔軟又暖和,晉代謝萬雲:“禦寒無複勝棉者”,現在體會此非虛言。
天寒氣肅時,出門可穿大衣。現在多以呢料或皮子的居多,有的也穿防寒服。一般多加圍巾以禦風寒,因為項後有風府、風池穴最易受風寒侵襲。忽冷忽熱時可穿背心,一般穿毛線、棉或皮毛背心,因肺俞在背,古人認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不可失寒暖之節”。如果有慢性咳喘病史可穿藥物背心,對防止受寒發病有幫助。夏天可穿棉織背心,以護胸背,有汗即換,晚間也可穿著入睡。冬夜入睡,不要脫內衣,以防著涼,貼身衣服以純棉織品為好,它輕軟柔和,吸汗,透氣性好,穿起來舒服,不像化纖品帶靜電,有刺激作用,易引起皮膚瘙癢。
因人的“陰脈集於足下,而聚於足心”,俗說“寒從腳下起”,老人容易腳冷,故兩腳四時宜暖,冬天尤要避免生凍瘡,可穿毛線襪,穿棉鞋以布底為佳,著地和軟,且步不作聲,穿脫方便。鞋的尺寸總取鬆緊恰當,方能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