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保健篇2
10蘑菇的藥用價值
日本醫學博士黑澤義雄經過多次臨床試驗指出,蘑菇煎汁可以治療高血壓。蘑菇煎汁製法:取25克幹蘑菇,加水2000克,用小火煎2小時左右,使水剩1000克。然後壓榨蘑菇,把汁倒入瓶裏,冷凍保存,因為蘑菇煎汁極易腐敗變質。這些煎汁分2~3天飲完。日本有一個50多歲的公司經理,收縮期血壓170,平時不大注意醫生的囑咐,不久,他患了白內障。這時,他開始服用蘑菇煎汁,3個月後,收縮期血壓降到130,白內障也完全好了。
蘑菇不但能治療高血壓,而且還能防治多種疾病: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改善植物神經,增強循環功能,使血壓穩定;對病毒產生抗體,防止傷風感冒;增強對癌細胞的抵抗力,有預防、治療癌症的作用。
11香菇的藥用價值
香菇(即冬菇),肉脆嫩、味鮮美、營養豐富,是世界名珍。我國自古以來,因香菇防治多種疾病,所以被稱為“蘑菇皇後”,是益壽延年的上品。據元代的《日用草木》記載:香菇有益氣豐肌、治風破血之功能。清代黃富繼的《本草求真》中也有“香菇味甘性平,能益氣、助食用下理小便失禁”的記述。我國民間還有用香菇輔助治療痘瘡、麻疹,解毒菌中毒,治頭痛、頭暈,預防感冒,降低血壓,以及作為預防人體各種粘膜潰瘍、皮膚炎症、身體衰弱、壞血病、佝僂、肝硬化和各種癌症的用法。日本學者曾以400多個女學生服用香菇進行觀察:每人每天食用90克鮮香菇(或9克幹香菇),連服一周後,這些女學生的血清膽固醇平均下降6%~12%。因而香菇成為高血壓患者的保健食品。
香菇又是佐食的極好原料。我國香菇吃法頗多:葷吃的如香菇炒肉片、香菇燉雞肉、香菇醉排骨、香菇燜黃魚、香菇蒸瘦肉等等;特別是香菇湯,具有獨特風味,爽口清胃。
香菇是腐木上長出來的一種食用菌。采回來後經過文火烘幹,屬半熟品。但因采集烘幹過程中難免不受汙染,因此烹調前宜先把菇蒂及雜質剪去,然後放進水中泡大,使子實體展,易於洗淨。洗淨後放入清水中再泡4小時以上,使子實體膨大。烹調時這些泡過冬菇的清水,可以作為菜湯。
12發菜的藥用價值
發菜是生長在我國北部邊疆幹旱戈壁灘上的一種藻類,屬低等的植物藍藻門,外形猶如人的頭發,又黑又細,貼地而生,因此也稱作“地毛”。
發菜是一種名貴的菜肴,在宴席上可與海參、燕窩媲美。據分析,發菜的蛋白質含量高達20%,而脂肪含量隻有03%,並且還含有大量的鈣、鐵、磷等多種物質元素,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營養品。發菜除食用外,還有助消化,解積膩、清腸胃、降血壓、調節神經等功能。
13韭菜的藥用價值
韭菜在民間有“起陽草”之稱,能治多種疾病,韭菜療疾的食用方法如下:
韭菜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E及磷、鈣、鐵等礦物質,都是人體所需要的。韭菜富含纖維素,可增加腸蠕動,能防腸癌。韭菜含有揮發性精油、硫化合物,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能防治冠心病及高血脂。韭菜性溫,味辛甘,可溫腎陽強腰膝,能治小便頻數、遺尿、婦女帶下諸症。服用糯米酒煮韭菜,可治血崩。用開水泡新鮮韭菜,搗爛取汁服用,可治噎膈反胃、胸脘隱痛。小孩誤吞小金屬異物如戒指等,把韭菜成團用開水燙後,讓小孩吞服,可使異物從糞便中排出。韭菜富含維生素A,常服食能護膚、潤肺,還可預防感冒。
韭菜不宜久炒、久煎。患皰疹、目疾者不宜食用。
14菠菜的藥用價值
中醫認為,菠菜性味甘、涼。據分析,菠菜含有蛋白質、脂肪、糖、胡蘿卜素、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C、鈣、磷、鐵、鉀、鈉、鎂、銅、鋅等。藥理研究發現,常吃菠菜可以幫助人體維持正常視力和上皮細胞的健康,防止夜盲,增強抵抗傳染病的能力,促進兒童生長發育,且對口角潰瘍、唇炎、舌炎、皮炎、糖尿病、高血壓、貧血等有很好療效。
由於菠菜寒涼而滑潤,素有腹部冷痛、泄瀉者不宜多吃。
15洋蔥的藥用價值
洋蔥在健身醫療方麵有特殊的功效:
維生素缺乏症:取洋蔥60克,洗淨切片爆炒後加芫荽(香菜)適量炒至熟,每日l~2次。連服15~20日即愈。
感冒咳喘:取洋蔥40克、蔥白20克、薑片10克、水煎服,每日1次,連服3~5天,有祛疾止咳的功效。
赤痢、咽喉炎:取鮮洋蔥適量,剝皮搗爛絞汁與同量的醋煮沸後飲服。
便秘:取洋蔥一個,洗淨生吃或加花生油拌炒吃。連吃數日。
16黃花菜的藥用價值
黃花菜又稱金針菜。中醫認為,黃花菜性味甘、涼、平。富含蛋白質、脂肪、糖、胡蘿卜素、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C、鈣、磷、鐵、鉀、鈉、鎂等。藥理研究表明,黃花菜能清熱涼血,利尿生津,平肝明目,養血催乳,安神除煩,解毒消癰。適用於血熱出血、小便澀痛、心煩不安、肝虛有熱、視物不清、水道不利、乳汁不下、瘡癰腫毒等症。
17黑米的藥用價值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黑米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天然黑色素,及人體必需的鐵、鋅、鈣等多種微量元素和氨基酸。長期食用黑米,可治貧血虛汗、頭暈目眩、白發、眼疾、腰膝酸軟等症,並有健腦抗癌、延年益壽的功效。
黑米與糯米同煮,可清熱潤肺;若加入天麻、銀耳,有健脾補腎之功效;若與桂圓肉、銀耳、紅棗、薏米、百合、芝麻、冰糖同煮,即為宮廷補品“八珍湯”,對頭暈、貧血、白發、眼疾有著極好的治療作用。
18海帶的藥用價值
過去,人們隻知道海帶含碘豐富,可治療地方性甲狀腺腫大。近年來,科學家研究發現,海帶還含有大量鈣質,有防癌治癌作用。
鈣是人體內重要的微量元素。科學家在研究飲食與癌症的關係時指出,現在人們食用精白米、肉類和白糖成分逐年增加,而精白米、肉類是缺乏鈣質酸性食品,多吃白糖也易使人體內鈣質排出加快,從而導致人體內鈣質缺乏,血壓趨於酸化,癌症因此而易發生。經常吃海帶,能大大增進人體對鈣的吸收。有人認為,這正是海帶有防癌作用的原因之一。日本一位教授的研究還發現,海帶對癌症也有治療效果,特別是對大腸癌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19紫菜的藥用價值
紫菜,是人們普遍喜歡食用的製湯菜。祖國醫學認為,紫菜有化痰軟堅、清熱利尿之功用。《現代實用中藥》則認為,紫菜能“治水腫、淋疾、腳氣、甲狀腺腫等”。
最近,日本醫學界對紫菜作了認真研究,肯定了紫菜尚有以下新藥用:
能治療胃潰瘍。一般認為卷心菜對治療潰瘍有好處,那是因為卷心菜中含有維生素U的緣故,而紫菜含維生素U是卷心菜的70倍。因此,日本有人把紫菜看做是治療胃潰瘍的最佳菜蔬。
能減少婦女更年期病症和男性陽痿。紫菜中含有大量的碘(每公斤幹菜約含18毫克)、鈣、鐵、鋅、錳等礦物質。碘直接作用於甲狀腺荷爾蒙,能起到調節生理基礎代謝和促進身心健康的作用。因此,它對減輕婦女更年期病症和男子陽痿都有明顯療效。另外,紫菜還不同於其它藻類,如海帶、羊棲等含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較少,過多地食用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紫菜食用多少都沒關係。
20土豆的藥用價值
土豆,可切成絲炒,也可煮、烤、蒸和做涼拌菜等。其味鮮美,營養豐富。據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所的專家們分析,若每餐隻吃土豆,可獲得人體所需要量15倍的鐵,3~4倍的維生素B1和B3,10倍以上的維生素C。土豆含有的蛋白質也比一般蔬菜高得多。
土豆不但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和蛋白質,而且還含有氨基酸、檸檬酸、乳酸、鈣、鉀、鐵及各種無機鹽等不同的營養和金屬元素。因此,土豆可以用來治療多種疾病。將新鮮的土豆搗爛,加入適量的冷開水擠汁,每日早晚各服1杯,連服2~3周,對胃病、十二指腸潰瘍和習慣性便秘有一定的療效。用洗淨的土豆搗成泥狀,敷於皮膚濕疹患處,每天換4~5次,2~3天即可消退。秘魯的印加族人,把生土豆片敷在斷骨療治外傷;用土豆擦頭治療頭痛;把土豆連同其它食物一起吃治療消化不良。土豆還有鎮靜、止痛的作用。
21紅薯的藥用價值
紅薯,也有叫它山芋、白薯、地瓜、甘薯的,地方不同叫法不一。地瓜的營養豐富,味美可口,它不僅有澱粉、糖類、粘液質、蛋白質、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A等多種維生素成分,而且還能做藥醫治多種疾病。中醫認為:甘薯性味甘、平、無毒,常吃有健脾胃、補虛乏、益氣力、通乳、消腫、去毒等功效。
如果把去了皮的紅薯搗爛外敷可治乳癰、瘡潰爛。一天換幾次,2~3天便可治愈。
煮食紅薯湯,可治濕熱疸、習慣性便秘。
紅薯曬幹研磨成粉加白糖、用開水衝熟食用,可治口幹咽痛。紅薯的藤和葉也是藥品。
加食鹽炒黃的地瓜藤100~150克,用開水煎衝服,可治腹痛,腹瀉。
鮮紅薯葉100克和適量的冬瓜同煮,可治糖尿病。
在日本,地瓜素有“長壽食品”的美稱。但也有其短處,紅薯和胃酸結合後能產生氣化酶,致使腹脹返酸,如有這種情況,可吃少許鹹菜,便可防止腹脹和返酸。
22蘿卜的藥用價值
“頭戴翡翠冠,外披彩霞衣,身如潔白玉,根是人參須”,這是人們用來形容“健身之寶”大蘿卜的。
蘿卜,營養豐富,藥用廣泛。醫書中說,蘿卜具有“下氣、定喘、祛痰、消食、除脹、利便、止氣痛”等功效。
嚼食生蘿卜數片,可解多食胃脹或吐酸;
用紅皮蘿卜100克,加水300毫升,煎成濃汁100毫升,除渣留汁,再加明礬10克,蜂蜜100克,每日服3次,每次50毫升,可治久咳不愈或肺結核咳血;
用蘿卜200克,生薑30~50克,搗碎取汁,每日服3次,每次1湯匙,可治喉炎引起的聲音嘶啞;
蘿卜搗碎取汁滴鼻,同時用20毫升蘿卜汁加少許黃酒溫熱,一次服用,可治鼻出血不止;
用生蘿卜搗汁灌服,能解一氧化碳中毒;
用白蘿卜加蜂蜜煎湯,能治習慣性便秘;
辣蘿卜汁加冰片少許注鼻,可治偏頭痛;
矽肺病患者經常食用鮮蘿卜,可使症狀大大減輕。
23茄子的藥用價值
白茄含有葫蘆巴堿、水蘇堿、龍葵堿等多種生物堿,還含維生素B、C、斂酸、胡蘿卜素、蛋白質、脂肪。
白茄具有散血汁、止痛、收斂、止血、利尿、解毒作用。外敷可治腫毒,擦洗凍瘡。白茄子生吃能解蕈毒。開紫花的紫茄子,500克就含維生素P3600毫克以上,這不僅在蔬菜中是出類拔萃的,就是一般水果也望塵莫及。維生素P又叫蘆丁,它能降低毛細血管和脆性及滲透性,增強細胞間的粘力,防止毛細血管破裂出血,使小血管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常吃紫茄子對防治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病有一定的作用。對咯血、紫癜患者也大有益處。
24芹菜的藥用價值
芹菜的營養價值很高,每百克中含有蛋白質26克、鈣160毫克、磷61毫克,其中蛋白質的含量比一般的瓜果菜類高數倍、鈣和鐵的含量比西紅柿高20倍左右。芹菜一般以肥大脆嫩、富有香氣的葉柄供食用,可以素妙、葷炒、煮熟後涼拌,也可作餡。芹菜的葉和花也可以吃。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用“飯煮青泥坊(地名)底芹”、“香芹碧澗羹”等詩句讚美芹菜。
芹菜的藥用,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說它能“止血養精,保血脈益氣,令人肥健嗜食”。芹菜含有揮發性的芳香油,這種油有增進食欲和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還有健腦和治心髒病的功效。芹菜還能治女子赤沃症。飲芹菜汁可以去小兒暴熱,可治酒後熱,可利大小便。芹菜煮水飲用,可以治小兒吐瀉。血壓高的人經常吃芹菜,可以降低血壓。經常食用芹菜對孕婦、乳母及缺乏鐵質貧血的病人有益。對有肝髒病和便秘的病人,有恢複身體健康的功能。芹菜與肉同食可解膩健胃。將芹菜榨汁加白糖當茶飲,可治四肢的關節炎。近年來,在美國、德國和意大利,用它來調節因喝酒而損壞了的肝髒功能,並用來治療高血壓。
25辣椒的藥用價值
辣椒屬茄科植物,又名辣茄,藥用以尖小而辣者為佳。
辣椒含辣椒堿、辣椒紅素、龍葵甙、脂肪、糖類、蛋白質、鈣、磷及大量維生素C等。辣椒味辛,性熱,具有溫中、散寒、開胃、消食等功效。主治心腹冷痛、宿食不消、胃寒疼痛、寒濕反胃、大腸寒滯、虛脹冷積等症。
腮腺炎、蜂窩組織炎、下肢潰瘍、多發性癤腫:老紅辣椒置鐵鍋內焙幹至焦,研末調成油糊狀外敷。
瘧疾:辣椒葉適量或辣椒根9克,加少許鹽搗爛,在瘧疾發作前2小時敷於手腕橈動脈處。
凍瘡:取辣椒適易煎水溫洗,或將辣椒置麻油中,煎成辣椒油外擦。
蛇咬傷:生食辣椒10餘枚,另取數枚搗碎敷患處。
消化不良、腸胃脹氣、胃部寒痛:適量食用辣椒,有促進胃液分泌、增進食欲和散寒除濕等作用。
禿發:取尖頭小辣椒10克,切細絲,用白酒50克浸泡10天,過濾去渣即成辣椒酒,用此酒頻擦禿發部位,每日數次,有促進毛發再生之功。
風濕性關節炎:取紅辣椒10枚、蘿卜1個,搗爛敷患處。
需要注意的是,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急性胃炎、肺結核咯血和痔瘡患者禁食辣椒。
26生薑的藥用價值
薑不僅是一種調味佳品,它還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夏天的鮮薑可以治以下幾種病:
外感風寒、鼻子不通氣、流清鼻涕、頭痛發燒或被雨淋後發冷、肚子痛等,可用切細碎的鮮薑25克加上紅糖,以開水衝泡服用。
慢性胃炎、時常胃疼、惡心嘔吐,可用鮮薑、桔子皮各15克,用水煎服,每日3次。
老年人患慢性咳嗽,不發燒,吐白痰,可用鮮薑搗汁,半匙薑汁加1匙紅糖服用,早晚各服1次。
風寒骨病、關節痛、患部有冷感,可用鮮薑、大蔥各一半,切碎炒熱,用布包好,貼在患處。
27大蒜的藥用價值
夏秋季節每天生吃幾瓣大蒜能預防痢疾和腸炎。
如患急性腸炎可用大蒜數瓣,好米醋1小酒杯,將蒜搗成泥與米醋一起服下,每日服2次。
感冒流清鼻涕,可用大蒜、生薑各15克切片,加水1杯煎至半杯,加適量紅糖,睡覺前1次服下,見汗即覺症狀減輕。
冬春季節,常吃醋泡過的蒜,能預防腦膜炎。
入冬前,把大蒜洗淨去皮搗爛,塗在往年發生凍傷的部位,連塗幾次,能防凍傷。
跌傷暈倒,用大蒜搗爛,過濾去渣,滴鼻內數滴,可促蘇醒。
把大蒜搗爛擠出汁來,加10倍的水,用來滴鼻,能預防“流感”。
頭痛時,用蒜頭1個研成汁滴鼻,可解除頭痛。
得了咽喉炎或扁桃體炎,嚼些大蒜含在口中,能消炎止痛。
被蜈蚣咬傷,用蒜泥塗傷處,能消腫止疼。
鼻出血時,用蒜泥敷在腳心,連續數次即可止血。
齲牙疼痛,把齲洞裏的東西剔淨含上點蒜泥可止痛。
經常食用大蒜,能夠預防肺結核,還可以降血壓。西班牙生物學家大衛·格林斯多克博士等人,對大蒜作了長期的研究,發現大蒜具有降低血壓、減少血中膽固醇、防止血液凝結以及減少血管裏脂肪沉積等作用。如果經常食用大蒜,就可以減少血液裏低密度脂肪含量,使保留下來的高密度脂肪維持在正常水平。高血壓病人每天清晨空腹吃糖醋蒜1~2頭,同時喝些糖醋汁,連吃15天,能降低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