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病防治篇4
17吸毒
毒品一般是指非醫療、研究、教學需要而泛濫性使用的依賴性的藥品。所謂依賴性藥品,主要是指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但這隻是一個廣泛的說法,我國於1990年12月28日在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7次會議通過的《關於禁毒的決定》中明確規定:毒品,包括鴉片、海洛因、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務院規定管製和其他能使人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而所謂藥品依賴性,即成癮、癖,就是需要持續用藥,一旦停止使用,人的身體和心理就會出現異常痛苦的反應,此時如果重複用藥就能獲得強烈的快感和特異的鬆弛及寧靜感。
毒品的種類很多,其毒性雖各有異同,但都能使人成癮,產生強烈的生理和心理依賴性。當今世界上流行的毒品主要是海洛因、大麻脂和可卡因,它們是從原生植物罌粟、古柯和大麻中提取、加工製成。從罌粟一鴉片一嗎啡一海洛因,共分為l~4個等級,尤以4號為最純,毒性最大。
大麻中含有多種生物堿,經過加工製作成大麻煙、大麻脂、大麻油等毒品,其中有效致幻成分主要是四氫大麻酚。
可卡因是從古柯中提煉出的生物堿,呈白色粉末,除能興奮中樞神經係統外,還具有麻痹感覺神經末梢的作用,使服用者在心理上對其產生嚴重的依賴性。
鴉片是從罌粟的果實中提取的,從中可提煉出嗎啡,再經過化學提煉即成海洛因。海洛因是白色粉末狀物質,俗稱白粉,是強烈的中樞神經係統抑製劑,嚴重損害人的生殖、神經和消化係統。
目前,吸毒、販毒已成為西方社會及全球性災難,引發各類社會問題和精神問題。近年來,伴隨國際社會毒品泛濫,吸毒又在我國“死灰複燃”,據調查表明,我國吸毒人員正不斷增加。
冰毒是近些年來新興的一種毒品。冰毒的正式名稱是甲基苯丙胺,又稱為去氧麻黃素。從外觀看,它是晶瑩透明的結晶體,好像冰塊,冰毒之名由此而來。它極易溶於水。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就已合成了麻黃素。本世紀20年代,我國學者也發現平喘中藥“麻黃”具有興奮心血管的作用,繼之提煉出麻黃素,並認為同日本學者所發現的物質屬同一品種。之後,人們在繼續尋找麻黃素的新品種時又合成了苯丙胺,而後終於合成出真正的冰毒,即甲基苯丙胺,其藥物依賴性(即成癮性)也更強。由於這類物質能強烈興奮人的精神活動,具有很好的抗疲勞作用,從而使軀體運動增加而使整個身體處於一種亢奮狀態。
緣此,我國衛生部頒發了“管理毒藥、限製劇藥暫行規定”,將此類藥物列入管理範圍,以後又將它列入一類精神藥物進行管製。
繼冰毒之後,又出現了一種新的苯丙胺類興奮劑,那就是“搖頭丸”。“搖頭丸”學名亞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搖頭丸攜帶服用方便,隱蔽性大,更容易獲得。與可卡因等中樞興奮劑相似,小劑量的苯丙胺可保持警覺和精力充沛,大劑量則使人過度敏感,可導致懷疑、妄想,出現幻覺、刻板行為(如搖頭),類似急性精神分裂症。一旦出現妄想狂樣狀態,複吸的可能性就極大。
除了上述提到的已眾所周知的新老毒品外,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容易被忽視、被不法分子利用的藥品。因為毒品一開始時其實都是具有臨床價值的藥品,而且除了被多數國家開除出國家藥典的海洛因外,很多常見毒品至今與藥品難有明確的界限,如鎮痛藥二氫埃托啡片、杜冷針劑,治療失眠的鎮靜劑苯巴比妥,廣泛用於小兒多動症治療的中樞興奮藥利他林,用於平喘的麻黃素(需經再加工),甚至打火機用乙烷等揮發性氣體……這些常用藥物一旦濫用,成癮的危害同樣深重。所以,病人必須在醫生監督指導下使用這些藥物,另一方麵要嚴格控製藥源的不正當流失,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而無論何種毒品濫用,一旦染上毒癮,往往無法自拔,最後的結局不外以下兩種:要麼直接死於毒品之手——或機體抵抗力下降,導致各種嚴重感染,死於髒器衰竭;或毒癮深重,嚴重戒斷症狀發作時無法及時供毒,死於呼吸和心跳抑製;或吸毒過量,死於急性中毒;或毒癮發作時死於自傷、車禍等意外。要麼為籌集毒資為非作歹被繩之以法。
人類一旦服用甲基苯丙胺後,可以出現以下幾種反應:
(1)出現激動、焦慮不安、精神活動增加、震顫、抽搐、肌肉反複強烈收縮。因頸部的肌肉不斷扭動,可出現頭頸不停地左右搖擺的現象。因為頸部反複搖擺扭動,可造成頸肌撕裂、頸椎脫位或骨折;內耳平衡失調而眩暈、站立不穩,甚至可發生突然死亡。
(2)服用甲基苯丙胺後,短期內會出現警覺性增高、自我感覺意識特別清晰、疲勞消失、精神飽滿、信心十足、注意力集中、情感高昂並有欣快表現、言語增多、動作反應機敏、體育活動的技巧也更為熟練。但以上的種種表現隻是一種假象,持續時間不長,待藥性一過,便開始出現精神反應遲緩、疲勞乏力、頭痛頭昏、氣急、全身難受不適,常易焦躁激動、心境惡劣,甚至會出現胡言亂語、譫妄等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