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賞梅(1 / 2)

吳翰林獨自徜徉於中,如渡仙宮月殿。

他正自獨賞,忽報蘇禦史,李翰林拜府,吳公聞言大喜,連忙迎接而出,隻見蘇李二公正自從轎子中而出,這二公頭戴紗帽,身穿鮮亮暖袍,腳著練鞋,完全是一種家常便服。

這二人見著吳公便服迎出,三人見麵,情誼融洽,全無客套,吳公歡喜笑道:“這些日子,梅開正怒,二位兄,可來得是時候。”

李翰林笑曰:“吳公,獨自在家酌賞,也不主動請我二人同享,有金屋常珍之嫌,該罰?”

蘇禦史也笑道:“李兄言之有理,依我看,今日吳公應罰酒三杯兼賦詩一首,以慰勞我二人。”

吳公爭辯道:“吾本願擇吉日,榮請二兄共賞秀梅,不妨,二兄先期而到,吾怨乎哀哉。”

三人說笑著,就進入屋內,這裏是書房,後門連著花園,真是吟詩作畫,花前月下的好所在。

話說,三人進入屋內,蘇李二人也是飽讀詩書之人,對於花草隻是愛屋及烏,二人也不待休息,央求吳公先賞怒梅,於是乎三人魚貫來到後花園,隻見這裏,二株極品臘梅,枝幹茁壯,龍爪擎天,正花開正旺,白雪盈盈,點點朱紅點綴其中,斑斑金黃如星閃耀,簡直是瓊花玉樹,人間奇葩。

二人看罷,李翰林讚道:“真是好景致,超凡脫俗。”

蘇禦史也點頭稱罷,道:“瓊花玉樹,不啻於瑤池仙境,吳公居此,真是福緣廣厚啊。”

三人賞玩了一會,吳公即令家人擺上溫酒來,三人飲了數杯,李翰林建議道:“此處有酒有梅,真是吟詩作賦的良辰美景,二兄何不共獻一首,以增娛樂。”

蘇禦史也讚同道:“此梅秀而不豔,美而不妖,冰潔芳寒,帶有幾分仙靈之氣,著實令人愛之敬之,我等三人,真該為其賦詩添句,尚可留與後人,令其芳華不白開一場。”

吳公笑納,對其二人之提議,也點頭同意。

三人計議已定,吳公喚左右取來筆墨紙硯分發之,三人即席分韻作賞梅詩。

這時候,吳府下麵人忽然來報,曰:“有楊禦史來了。”

三人聞言,不由一頭厭惡,吳公怒道:“愚人,見我三人在此忙碌,早該回拒他。”

下人羞愧再報:“楊禦史不聽小的言語,已經自己闖入府中,正朝書房而來,眼下已經估計到了。”

吳公聞言,立刻丟下筆墨,連忙出來迎接,此刻,這個楊禦史已經到了書房外,正好二人撞見,吳公笑曰:“今日什麼風把楊禦史吹到我府中來了?”

楊禦史戴硬腳襆頭、穿襴袍,一副官差之扮,他見了屋內幾人,不由抱怨道:“爾等在此喝酒逍遙,卻把我給忘了,吳公真是偏心。”

吳公連忙解釋道:“我見楊禦史,平日裏公務繁忙,無暇分身,故不敢叨擾。”

楊禦史笑道:“素聞吳公好吟詩作賦,今日一見,果然如此。”他不待吳公言語,又接著道:“昔日,賴李翰林高才潤色,送於太子太傅,太傅歡喜不已。”

李翰林笑道:“公不必如此,吾舉手之勞,何足掛齒。”

蘇禦史卻笑道:“楊公,借花獻佛,那太傅定會感懷厚禮以待,謝公賀文之情。”他語帶雙關,以此諷刺楊禦史,過河拆橋,不曾感謝李翰林的幫助。

楊禦史,心機深沉,怎能聽不出此中機關,忙辯解道:“一篇賀詞而已,何當厚禮回報。”

吳公道:“不論有或沒有,呈李翰林之助,楊公卻遲遲不見謝意,此不誠也,吾等詩書之士,本不欲回報之禮,但楊公此番呼來喝去,未免有小視之心,令人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