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乳腺癌(2 / 3)

[做法]將冬蟲夏草洗淨,與川貝母粉、豬瘦弱一同放入砂鍋,

加水、黃酒、蔥、薑適量,共煨1小時,加精鹽適量調味,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調理衝任,補腎散結,適與乳腺小葉增生,證屬衝任失調。

(2)附蔞鯽魚湯

[原料]鬱金、香附、白芍、當歸各9克,橘葉6克,瓜簍15

克,鮮鯽魚1條,食鹽少許。

[做法]前6味藥煎湯後去渣,加入洗淨的鯽魚、食鹽煮熟。喝

湯食魚,每日1劑,連服15—20劑為一療程。

[功效]調理衝任,舒肝理氣。主治衝任失調型乳腺癌。

(3)山楂陳皮瘦肉丁

[原料]瘦豬肉、山楂、黃瓜各100克。

[操作]瘦豬肉洗淨,切丁;山楂去核,切丁;黃瓜洗淨,切丁;

蔥、薑各少許,切絲。炒鍋置旺火上,加入少許植物油,燒至七成熟時下肉丁,略炒,加入黃瓜等料,同炒,再加調料炒熟即可食用。

[功效]開胃健脾,調理衝任。

【中醫治法】

[治法]健脾利濕,軟堅散結。

[常方]青梔四物湯加減

[處方]仙茅9克,仙靈脾9克,巴戟天9克,當歸9克,黃柏6克,知母6克。

[方義]仙茅溫腎壯陽,祛寒除濕;仙靈脾也稱淫羊藿,有補腎壯陽,強筋骨,祛風濕的作用;巴戟天補腎陽,壯筋骨,祛風濕;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黃柏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知母清熱瀉火,滋腎潤燥。

[加減]腎虛較甚者加熟地、山茱萸、仙茅、杜仲;乏力頭暈者,加黨參。

[用法]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中藥處方】

(1)貞子蓮草當歸湯

[主治]調理衝任、軟堅散結。

[處方]女貞子、旱蓮草、當歸、白芍、夏枯草各15克,玄參、

生牡蠣各20克,延胡索、生甘草各1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2)黃芪黨參白術湯

[主治]益氣養陰,補腎調衝,解毒散結

[處方]生黃芪、黨參、白術、茯苓、生薏芯仁、南沙參、枸

杞子、淫羊藿、三棱、莪術、石見穿、山慈菇、蛇莓、蛇六穀、半枝蓮、藤梨根、露蜂房。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

(3)白術茯苓薏苡湯

[主治]扶助氣血,調攝衝任。

[處方]生黃芪、黨參、白術、茯苓、薏芯仁、陳皮、淫羊藿、

肉蓯蓉、巴戟肉、鹿角片、補骨脂、山茱萸、天門冬、枸杞子等各適量。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服,分兩次服。

【穴道治療】

[取穴]合穀、太衝、豐隆、足三裏、三陰交、膈俞、痞根、新

太郤(大腿後麵,承扶與委中連線的中點外下5分外)。配穴:膻中、乳根、膺窗、內關

[操作]針炙療法:采用適當的補瀉法,每次留針30分鍾,並可

根據不同症狀,配合艾炙或溫針炙法,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

熱毒瘀結

【臨床症狀】

乳房腫塊迅速增大,疼痛,間或紅腫,甚則潰爛翻花,汙水惡臭,或發熱,心煩口幹,便秘,小便短赤,舌暗紅,有瘀斑舌苔黃膩,脈弦數。

【飲食宜忌】

(1)宜食食物

綠豆、西瓜、豆腐、豆豉、絲瓜、冬瓜、冬瓜皮、茄、茭白、

水芹、黃瓜、鯉魚、生梨等清熱解毒的食物。

(2)忌食食物

禁食滯氣礙胃之品,諸如羊肉、牛肉、狗肉等肉類,以及海參、

蝦、蟹、蛇肉等腥膻之物,皆因盡量少食或不食。

【食療藥膳】

(1)青陳皮皂角刺蜜飲

[原料]皂角刺30克,青皮20克,陳皮20克,鬱金15克,

蜂蜜30毫升。

[做法]將皂角刺30克,青皮20克,陳皮20克,鬱金15分

別洗淨,曬幹或烘幹,切碎或切成片,備用。將王不留行20克洗淨,晾幹後敲碎或研碎,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鍾,用潔淨紗布過濾,取濾汁放入容器,待其溫熱時加入蜂蜜30毫升,拌和均勻即成。上、下午分服。

[功效]疏肝理氣,活血散結,

(2)蒜苗肉包子

[原料]鮮大蒜苗240克,瘦豬肉100克,麵粉500克,油、

鹽、醬油少許。

[做法]先將大蒜苗洗淨,切成極細末;豬肉洗淨,剁成肉末。

起鍋燒熱片刻,倒入大蒜苗、豬肉和油、鹽、醬油少許,同炒熟製成餡備用。再將麵粉加水適量,慢慢揉和,搓成條。以蒜苗、肉餡做成包子,然後上蒸籠蒸熟,食之。供早、晚餐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健胃消食,滋陰補血,防癌抗癌。

(3)慈菇粥

[原料]山慈菇30克,海藻10克,粳米100克。

[操作]先將山慈菇、海藻洗淨,煎汁去渣,加入粳米共煮成粥。

[功效]清熱散結,抗腫瘤。

【中醫治法】

[治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

[常方]活血散瘀湯

[處方]當歸10克,赤芍12克,瓜蔞15克,桃仁10克,枳殼15克,黃芩10克,大黃10克,蘇木10克,蒲公英30克,天花粉15克,山慈姑10克,貓爪草30克。

[方義]當歸、赤芍、蘇木、桃仁補血活血化瘀;枳殼破氣,行痰;天花粉、山慈姑、貓爪草、大黃、蒲公英、瓜蔞、黃芩清熱瀉火。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加減]流膿惡臭者,加薏苡仁、仙鶴草;便秘者,加大黃、牛蒡子;乳房痛甚者,加鬱金、延胡索。

【中藥處方】

(1)陳皮半夏茯苓湯

[主治]健脾和胃為主,佐以解毒。

[處方]陳皮12克,半夏12克,茯苓12克,山藥15克,雞內

金30克,白術12克,蘇子梗各15克,竹茹15克,砂仁3克(後入),生薏米30克,天花粉15克,山慈菇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分兩次服。

(2)蛇莓六穀龍葵湯

[主治]清熱解毒。

[處方]蛇莓、蛇六穀、龍葵、蚤休、苦參、半枝蓮、蜀羊泉、

苦參、石上柏、藤梨根、魚腥草、蒲公英等。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分兩次服。

(3)百合魚腥草鶴草湯

[主治]養陰潤肺,涼血解毒

[處方]百合、魚腥草、仙鶴草、地榆、側柏葉等。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分兩次服。

【穴道治療】

[取穴]肺、胃、食道、肝、脾、腎、大腸、內分泌、交感、皮質下每次選3~5個穴位。

[操作]耳針療法:毫針用中度刺激,或采用埋針,藥丸貼壓法。

氣血兩虛

【臨床症狀】

乳中塊結,與胸壁黏連,推之不移,乳房遍生疙瘩,頭暈目眩,

氣短乏力,麵色蒼白,神疲消瘦,納呆,舌質淡,脈沉細無力。

【飲食宜忌】

(1)宜食食物

高蛋白、高維生素及保證熱量的食物,如新鮮蔬菜與水果、

魚、肉、牛奶等。

(2)忌食食物

煙熏、黴變、含有亞硝酸鹽食物,忌煙酒。

【食療藥膳】

(1)猴頭黃芪鮮湯

[原料]雞1隻(重約750克),猴頭菇120克,黃芪30克,生薑

3片,精鹽適量。

[做法]將活雞宰殺去毛及內髒,洗淨切塊。黃芪洗淨,與雞肉、生薑一同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旺火煮沸後,小火燉2小時,去黃芪,再將洗淨的猴頭菇切片放入鮮湯內煮熟,加精鹽調味即成。佐餐當菜,吃猴頭菇及雞肉,飲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