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乳腺癌
乳腺癌的概述
乳腺癌在中醫的曆代文獻中早有記載,分別被稱為“乳核”、“石癰”、“乳痞”、“石榴翻花發”等等,現代比較統一的中醫名稱是“乳岩”。
乳腺癌的症狀
臨床表現早期為無痛的單發小腫塊,質硬、表麵不平滑,境界
不清楚、活動性差,隨後與皮膚粘連,使皮膚凹陷,乳頭下陷或移位;晚期癌腫侵入筋膜胸肌,並與之固定,不易移動,侵犯皮膚,形成皮膚水腫、桔皮樣改變,以後發生潰破、出血,擴散至乳房及其周圍皮膚很多硬的小結節,腋窩、鎖骨上淋巴結腫大。
乳腺癌的原因
中醫學關於乳腺癌的病因包括內因和外因兩方麵。外邪乘虛入內,結聚於乳絡,阻塞經絡,氣血運行不暢,瘀血內停,痰濁內生,乳癌乃成。中醫學對乳腺癌與精神因素的因果關係也早有認識。認為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等精神狀態異常,可致氣血運行失常,髒腑功能失調。因婦女乳頭屬肝,乳房屬胃,脾胃互為表裏,憂思鬱怒則肝脾兩傷,肝失疏瀉,氣鬱化火,脾失健運,痰濁內生,以致痰熱搏結,經絡痞塞,阻滯日久,結滯乳中或氣機鬱久化火成毒,以致熱毒壅盛,瘀毒內結而成本病。
中醫學也高度重視飲食因素與乳腺癌發生的相關性。飲食厚味
損傷脾胃,運化失司,釀痰生熱,以致經絡不通,氣血不行,氣滯、痰凝、血瘀等病理產物滯於乳絡而為病。這與西醫學的飲食結構與腫瘤發生有相關性的研究觀點頗為一致。
此外,髒腑、經絡、陰陽、氣血等體質因素在乳腺癌的發生方
麵起到重要的作用。髒腑虧虛,功能失調,氣血運行失常,或者先天不足,髒腑虛損,均是導致乳腺癌發生的重要病理機製。這一觀點與西醫學關於機體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導致腫瘤發生的理論不謀而合。
男子乳頭屬肝,乳房屬腎,房勞過度,肝腎精血不足,為男子
乳岩之成因。
總之,中醫學在整體觀念和辨證思想指導下,對乳腺癌的病因
病機有其獨特的認識,認為外邪是乳癌致病的條件,決定因素是內因,二者合而為病。在正氣虛衰,即氣、血、陰陽俱虛,同時氣鬱、痰濁、瘀血、熱毒等邪氣盛實的基礎上,產生因虛致實,因實而虛,虛實夾雜的複雜病理過程,以致氣滯、痰凝、血瘀、邪毒內蘊,結滯於乳絡而成乳岩。尤其晚期乳腺癌患者常因虛致病,又因病致虛。病邪日久耗精傷血,損及元氣,造成氣血兩虛。正虛則邪盛,使癌瘤進一步擴散。故中醫學認為髒腑虧損、氣血不足是乳腺癌的重要病因病機。
中醫辨證分型的對症療法
肝鬱氣滯
【臨床症狀】
乳房腫塊初起脹痛,牽引兩脅作脹,情緒抑鬱或急躁,心煩易
怒,口苦咽幹,頭暈目眩,苔薄白或薄黃,脈弦滑。
【飲食宜忌】
(1)宜食食物
宜選用高纖維、低脂肪的食物。宜食橘葉、橘核、橘絡、橘餅、
陳皮、青皮、海帶、紫菜、海藻、牡蠣、貝母、全瓜蔞、佛手、玫瑰花、綠梅花、代代花等具有疏肝理氣、化痰散結的食物及藥食兼用品。
(2)忌食食物
忌食生冷、油膩、腥發、辛辣等食物。
【食療藥膳】
(1)枸橘李粉方
[原料]枸橘李(即香櫞)100克。
[做法]將枸橘李(即香櫞)100克曬幹或烘幹,研成細粉,裝瓶
備用。每日2次,每次取枸橘李幹粉5克,用適量黃酒加溫開水(調勻)送服。
[功效]疏肝理氣,解鬱散結。
(2)佛手甲魚湯
[原料]佛手10克,蛇舌草30克,半邊蓮20克,大棗10枚,
甲魚1隻(約500克,去腸雜洗淨切塊)。
[做法]將前4味藥用水濃煎2次,取汁300毫升和甲魚燉熟食
用。
[功效]疏肝理氣,解鬱散結。
(3)蘿卜拌海蜇皮
[原料]白蘿卜200克,精鹽2克,海蜇皮100克,植物油50
毫升,蔥花3克,白糖5克、麻油10毫升。
[做法]將白蘿卜200克洗淨,切成細絲,用精鹽2克拌透。將
海蜇皮100克切成絲,先用涼水衝洗,再用冷水漂清,擠幹,與蘿卜絲一起放碗內拌勻。炒鍋上火,下植物油50毫升燒熱,放入蔥花3克炸香,趁熱倒入碗內,加白糖5克、麻油10毫升拌勻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疏肝理氣,解鬱散結,
【中醫治法】
[治法]疏肝理氣,化痰散結。
[常方]瓜蔞逍遙散加減
[處方]柴胡10克,白芍15克,當歸10克,青皮10克,鬱金15克,枳殼15克,山慈姑10克,蒲公英15克,香附12克,川芎10克,豬苓15克,瓜蔞15克。
[方義]柴胡疏氣、解鬱、散火;當歸、白芍養血柔肝,緩中止痛;青皮、香附疏肝破氣、消積化滯;鬱金、川芎行氣開鬱,法風燥濕,活血止痛;枳殼、瓜蔞、山慈姑破氣,行痰,消積;蒲公英、豬苓清熱解毒,利尿滲濕。
[用法]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加減]脾虛納差者,加黨參、陳皮、雞內金。胸腹脹痛甚者,
去白朮,加木香、王不留行、炒枳殼。軟堅散結用鱉甲、貝母、夏枯草;抗癌加白花蛇草,藤犁根、半枝蓮。
【中藥處方】
(1)香附貝母當歸湯
[主治]本方用香附、折貝母、全瓜萎、陳皮寬胸理氣,開鬱
散結,化痰通絡;當歸、赤芍、山甲珠、王不留行活血化淤,消腫散結;銀花、連翹、虎杖、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並有較強的抗癌作用。
[處方]香附、浙貝母、當歸、赤芍、陳皮、王不留行、山甲珠
各9克,全瓜萎、虎杖、銀花、連翹12克,白花蛇舌草18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服,分兩次服。
(2)桔梗蓯蓉枯草湯
[主治]舒肝理氣,活血化瘀。
[處方]桔梗12克,七葉一枝花10克,露蜂房10克,肉
蓯蓉18克,三七末4克,夏枯草20克,紫花地丁18克,敗醬草24克,木香12克,川楝子12克,香附10克,白芍12克,黨參15克,枸杞子15克,首烏18克,沒藥10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服,分兩次服。
(3)調神攻堅湯。
[主治]疏肝理氣,攻堅破瘀。
[處方]柴胡15克,黃芩15克,蘇子30克,黨參30克,夏枯
草30克,王不留行90克,牡蠣30克,瓜蔞30克,石膏30克,陳皮30克,白芍30克,川椒5克,甘草6克,大棗10枚。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服,分兩次服。
【穴道治療】
[取穴]百合、神門、內關、合穀、太衝、足三裏、阿是穴、病
灶在節段敏感點。配穴:膻中、乳根、太淵。
[操作]針炙療法:一般先針足三裏、合穀等4~6穴,針刺瀉
法,留針60分鍾。再針疼痛病灶和節段穴位,緩慢進針,中等強度刺激,針刺留針時間較長,可達5小時以上,留針期間可行刮針法以加強針感,7~8天為1個療程,一般可持續治療2~3個療程。
衝任失調
【臨床症狀】
乳房內單發性腫塊,月經來潮前脹痛劇烈,腰腿酸軟,煩勞體
倦,五心煩熱,口幹咽燥,苔少或薄黃,脈細數無力。
【飲食宜忌】
(1)宜食食物
宜選用高纖維、低脂肪的食物等調理衝任的食物及藥食兼用品。
如冬蟲夏草、豬瘦肉、刀豆、木瓜、金橘餅、蘿卜、拌海蜇皮、玫瑰蠶、豆花茶、肉蓯蓉、巴戟天、當歸、赤芍、金橘葉等。
(2)忌食食物
生冷、油膩、腥發、辛辣等食物。
【食療藥膳】
(1)蟲草川貝燉瘦肉
[原料]冬蟲夏草3克,川貝母粉5克,豬瘦肉1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