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蕭瑟,樹葉漸黃,“文論”餘音繞嫋,天雲四方,再起風波。
“快,快”於家府門前,數百鐵甲軍士,寒光閃閃。
望洲於家與洲史官商勾結,大肆斂財,證據確鑿,兵部派遣軍隊將於家圍住,同一時間被圍住的還有洲史府。
繼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琅洲洲史之後,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又一位一品大員垮台,被押往承德首府。
於府內,一間密室裏,於家家主神色凝重,將一個小箱子遞給於晏“二弟,這是我們於家的傳家之寶,你帶上一起走吧。”
“大哥,我們一起走吧,從此隱性埋名,他南宮胤又能奈何。”
於晏不肯接過小箱子,新皇上任,勢必會做些事情出來豎立威信,籠絡民心,這點於晏早就料算到了,人算不如天算,卻沒料到南宮家這一代出的人會將這把火燒得如此之大,之快,居然燒到了兩千裏之外的於家頭上。
其實失算的何止是他一家一人,連整個天下人都沒有料想到,南宮胤登基一年多之後會如此作為,南宮家曆代君王,向來以寬宏仁慈行事處政,誰能料想會出南宮胤這個殺神。
“糊塗,他南宮胤親自下旨要動人,豈能輕易作罷。”
二弟是於家最聰明的人,怎麼也說起了如此不理智的話。
“二弟,南宮胤此舉用意你應當明白,咱們於家能出主意的人不能都讓南宮胤一鍋給端了,你怎麼就不明白為兄的用心。”
被抄家封府是必然,於龍斷定,南宮胤那樣惜名的人,斷不會對府上老少女人趕盡殺絕的,刑部尚書就是前車之鑒。
於龍如此安排,自有他的考究,於家頂梁受法之後,到時候於府老少百餘口人生計總要有個人擔起來,於家上下,二弟是最合適不過,他可以死,於家卻不能因此而毀掉,不然九泉之下,他無顏麵對祖先。
“大哥,不如我們將於家的錢財產業都交給南宮胤,我去找他花錢買命。”
破財消災,在天雲帝國有先例,幾百年前,當時天雲的第一大家族,縉雲留氏一族富可敵國,招來國君忌諱,還不是以此保全了家族延續。
“萬萬不可,你倘若如此,無異自投羅網,”於龍出言打消二弟這樣的念頭。
“二弟,這整個天下都是他們南宮家的,南宮胤如此大動幹戈,怎會因為錢財而改變決策,況且你當真以為他會隻要人,不要錢嗎?”
“二弟,切記,當前局勢,舍人留財,人財兩空,舍車保帥,滿盤不存,舍帥保卒,或能為我於家保留一線生機。”
道理於晏比大哥更明白,可是叫他如何忍心大哥伏法,自己苟且。
“大哥,都怪我,要不是我瞎指揮,也不會為於家招來橫禍。”於晏本來想趁帝國換主,無暇其他之時機將家族生意擴大。
“二弟,你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能將家族發揚光大,你沒錯,去吧,於家未來,為兄就交給你了。”
如果不是二弟出謀劃策,於家早就被其他五大家族吞並,哪會有今時今日之局麵,二弟何錯之有,難道錯在二弟太過聰明,能力太強,不到二十年時間就將於家產業翻了一番嗎?不,二弟沒有半點過錯。
錯在他南宮胤心狠手辣,錯在老天弄人。
“大哥”於晏最後一次喚自己的親哥哥,將大哥肥肥胖胖的身形印在腦子裏。
二弟離去後,於龍拿起牆壁上火把,將密室裏所有與朝廷官員的賬目往來付之一炬,直至此刻,他仍對那個權傾朝野的人抱有一絲幻想,也許,他看在自己沒有將他供出來的份上,會在自己死後,對於家其他人留些情麵,從輕發落。
望洲於家賄賂朝廷官員,錢權交易,罔顧法紀,在望洲九郡大肆斂財,嚴重擾亂商業秩序,使望洲治下近千萬民眾怨聲載道,含於家家主,二十七個掌櫃,十一人文房,共計三十九人被捉拿歸案。
於家二把手於晏潛逃,隨於晏一同消失的還有稀世之物,玉中玉,連城,守身魄。
望洲洲史,做為一洲行政長官,帶頭收受巨額錢財,屬下爭相效仿,以權謀私,知法犯法,罪不可怒。
幾日後,望洲境內,五十餘犯人被押往承德府。
途中,首犯於龍畏罪自殺,咬舌自盡。
此事幹係重大,押犯官員命令手下八百加急,前去首府將此事稟報給此次清風行動主審官付昌俊傑。
付昌俊傑聽聞於龍自盡,腦羞成怒,將杯子扔得稀巴爛。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於晏從密室逃出以後,並未依兄長的囑咐,向西而行,而是直奔承德而去,他決定就隱於南宮胤的眼皮子底下,待風波過去,再謀後事。
如此也能第一時間掌握案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