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剃除陰毛,以便用膠布固定導尿管。
②按常規導尿法進行導尿,待尿液流盡以後,用衝洗器吸生理鹽水60~80毫升,自導管注入膀胱,如回收順利,液量與注入量基本相等時,則提示導尿管在膀胱的位置適宜,即可用膠布固定導尿管。
③留置導尿管的固定方法在男性為導尿管采取蝶形膠布固定在陰莖兩側,再以膠布輕繞固定,其遠端折疊部用線繩將其與導尿管結紮。女性導尿管固定可采用線繩結紮導管,遠端用膠布固定法或用膠布三向交叉固定法。
④導尿管固定後,用玻璃接管連接導尿管和引流管,其遠端放入貯尿瓶內,懸掛於床旁。
⑤用別針將引流管固定於床單上,但須保持一定長度,防止病人翻身時,將引流管從貯尿瓶中拉出。
⑥若為間歇性排尿者,定時開放導尿管。
(2)不留置導尿術:導尿前應準備無菌導尿包一套(粗細導尿管各1條、彎盤、鑷子2把、孔巾、紗布2塊、棉球少許)、橡皮布和治療巾各一塊、消毒劑(0.1%新潔爾滅或紅汞)、無菌滑潤劑、便盆等物品。
術前先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顧慮,取得配合。囑病人用肥皂水洗淨外陰,如病人不能自理可由護士協助,護士要向病人了解有無尿道外傷史和導尿史。
①男性病人導尿的具體操作方法:術者站在病人的右側,病人仰臥,將褲子脫至兩膝上1/3處,上半身蓋好,避免不必要暴露,兩腿放平略分開,橡皮布及治療巾鋪在臀下。
消毒外陰。左手持紗布托住陰莖,並將包皮後推,露出龜頭,右手持鑷子夾新潔爾滅棉球,自尿道口向外以旋轉的動作擦拭龜頭、冠狀溝、陰莖、陰阜、陰囊部皮膚2~3遍。
戴好無菌手套,鋪好孔巾,以左手拇、中指和無名指自冠狀溝下方將陰莖提起,與腹部成60°角,用食指分開尿道口,右手持血管鉗或鑷子夾住已滑潤的導尿管頭端5厘米處,在左手指的輔助下,自尿道口輕輕插入約18~20厘米,見尿液流出後,再繼續插入2厘米即可。
導尿完畢後,拔出導尿管,安置病人休息。
②女性病人導尿的具體操作方法:作好導尿前的準備。
術者站在病人右側,將被疊至床尾,脫下右褲腿,蓋在左腿上,右腿可蓋塊小毛毯,然後將橡皮布和治療巾墊在臀下。
病人屈膝仰臥,充分暴露外陰,彎盤放在兩腿之間。
消毒外陰部,用鑷子持新潔爾滅棉球,按順序從尿道口、小陰唇、大陰唇,從上至下各用一棉球擦洗。
戴好無菌手套,鋪孔巾,將換藥碗放在孔巾口的下方,打開紗布疊成長條,8字形纏在左手拇、食指上,然後分開大、小陰唇,固定不動。右手持鑷子夾紅汞棉球,自上而下擦尿道口兩側,然後再換一紅汞棉球擦洗兩遍。完畢後,撤掉彎盤。右手持鑷子夾住用油棉球潤滑過的導尿管頭端5厘米處(尾端放入接尿瓶內)對準尿道口,緩慢地插入約4~6厘米,見尿液流出後,再插入少許,以避免因病人緊張摒氣使導尿管脫出。
導尿完畢後,拔出導尿管,然後用紗布擦淨外陰部,協助病人穿好衣服,讓病人休息。
(3)導尿時應注意的事項:
①應掌握男性與女性尿道的解剖特點。男性尿道較長,並有彎曲和狹窄部位,尤其當膀胱頸部肌肉收縮時,可造成插管困難。因此,插管時,要動作輕柔,讓病人盡量放鬆,作深呼吸或稍停片刻再插管,切勿粗暴或盲目地強行插入,以免損傷尿道粘膜。女性尿道較短,要防止導尿管脫出,尿道口呈矢狀裂,處於陰道上方,插管時要辨認清楚,勿錯插陰道。導尿管一旦插錯或脫出,要更換導尿管,防止細菌感染。
②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要認真進行消毒,防止泌尿道繼發感染。
③對尿瀦留病人導尿時,須分次放尿,首次放尿量不應超過1000毫升,以免膀胱內壓突然下降,導致虛脫、休克或其他不適。
④導尿前要注意選擇好導尿管,檢查是否暢通,粗細要適宜,對患有尿道狹窄或因前列腺肥大引起尿瀦留的病人,應選擇質量較好的導尿管。當遇有插管困難者,可采用加壓擴張插管法(即在尿道內加壓注入無菌石蠟油15~20毫升,隨尿道的擴張插管)。如此法失敗,可考慮選用金屬導尿管。
7.床上大小便
因疾病而長期臥床不起者,在床上大小便就成為家庭護理中一個重要的問題。
有的病人開始不習慣在床上解大小便,越緊張越解不出;有的病人為了減少護理人員的麻煩,就少吃少喝。所以首先要解除其緊張心理,首先不能在人麵前出現厭煩情緒,增加病人的心理壓力。要向病人說明大小便是人的正常排泄需要,不要怕尿床,慢慢養成床上大小便的習慣。
有尿意而解不出時,可讓其聽流水聲或在下腹部熱敷和輕輕按摩刺激排尿。如病情許可,可扶起在床上坐盆(痰盂亦可),男病人用尿壺或玻璃瓶接尿。如不能坐起,則最好買醫用便盆,男女病人均可躺著解大小便。用前要把便盆衝洗幹淨,盆底擦幹。如病人怕冷,冬天用前可倒入熱水溫一下再給,協助病人脫褲至膝下並使之屈膝,墊上尿布,一手扶托老人的腰及尾骶部,另一手將便盆置於病人臀下(開口向下),尿後用手紙搽淨會陰肛門部(女病人應從前向後搽)。取出便盆時,仍應一手扶托腰骶部,一手取出,切勿使勁拖出,以免擦破皮膚。大便後最好用溫熱水衝洗會陰部和肛門,或用熱毛巾擦洗肛門,保持會陰部皮膚清潔幹燥,腹瀉病人洗淨肛門後,可塗以凡士林保護肛周皮膚。倒便時應觀察大小便的量、顏色和性狀,如有異常應及時與醫生聯係作進一步檢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