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章 玉門關之偶遇上(1 / 2)

經過十幾天的急行軍,宇文成都率領兩千先鋒軍和楊素的中路大軍到了祁連山的東北麓山腳下的蘭州道。在安營紮寨休整一天後,宇文成都的先鋒軍和楊素的中路大軍正式分開。

楊素率領的五萬關中人馬往北上,進入河西走廊,北出靈武道;而宇文成都則繼續沿著長安至敦煌道,西去敦煌,接收三千敦煌邊軍,再去會合西路大軍。

看著宇文成都率領最為精銳的先鋒軍離開,楊素在心裏可卻不平靜啊“雖然朝廷派出了三路大軍,將宇文成都的先鋒軍安排西路大軍,並以我楊素為大元帥統禦三軍,但事實上宇文成都的先鋒軍卻不受我楊素的安排。這隻是皇上給突厥人下的一個障眼法罷了,用以迷惑突厥,已達到皇上和宇文成都兩人想要的目的。而自己出發時,皇上卻隻是對自己說,隻管打好這場戰即可。看來皇上不是一般的看重宇文成都啊。”楊素想到這裏,不禁搖了搖頭,不懂是為了君心難測,還是為了自己以後要做的事情難度變大而無奈。

其實出征時,隋文帝就秘密的給了宇文成都一樣東西。這是楊素不知道的,具體要做什麼,他楊素就更加不知道了。所以以後的某一天楊素將會驚訝不已。

由於宇文成都的兩千先鋒軍均是清一色騎兵,並且一騎配備兩匹戰馬,一馬托人,一馬托糧草,托人的馬累了,就互換相乘,所以行軍很快,不幾日便到了玉門關。

望著不遠處的玉門關,此時正值日影西斜,餘暉灑落。在玉門關的周圍荒涼的大地上呈現出一派夕陽殘照,紅霞滿天,視野開闊的景象,再加上玉門關雄偉壯闊又荒涼寂寞的景象。

不僅宇文成都一個人被這壯觀的景象陶醉了,兩千的先鋒軍也不禁被這番開闊壯麗的美景,給陶醉了,紛紛拉住馬兒停了下來遙遙觀望。

畢竟他們從小到大都是在關中地區,在那種壓抑的壞境下生活著;現在士氣昂昂,懷著建功立業的抱負北上抗敵,保家衛國,就像遠離老鷹窩的小鷹,終於迎來了展翅高飛,搏擊長空的那一天,此時在邊塞的大地上看到如此廣闊而開放的視野怎能不驚呆。

宇文成都看到將士們正在被眼前之景陶醉時候,自己悄悄的策馬上前,來到了前十幾米的小土丘上,一拉馬繩,伴隨著賽龍五斑駒的一聲長嘯後,宇文成都大吼一聲,高唱道,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突厥誓不還。”

“好詩,好一句‘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突厥誓不還’。”雄闊海剛剛被眼前雄偉壯闊的景象給吸引注眼球,現在又聽到宇文成都吟唱如此氣勢如虹,豪氣千雲的詩歌,不由高聲讚賞道。

周圍的將士們在聽到五斑駒的長嘯時,也從陶醉狀態中回過神來,紛紛看向了宇文成都的那邊,以為發生了什麼事。但接下來卻聽到宇文成都吟唱出這麼充滿豪氣萬丈的詩歌,不由得和雄闊海一樣,深深地被這首詩歌所寄托的氣概給感染了。

一下子大家在心中感到有種想要灑血疆場,殺敵萬千,,豪情萬丈,視死如歸的衝動感覺。

宇文成都看到將士們都被自己的吟唱的這首盜版詩歌《從軍行》感染了,一掃了這十幾天因為在宣平門和親人離別帶來的傷感,帶來的抑鬱不樂之情。

他自己在心裏一笑,“看來王昌齡果然不愧為唐代第一邊塞詩人。”

因為這首詩是宇文成都這個家夥盜版人家唐代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的《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的這首《從軍行》正是描述了邊塞士卒們那種灑血疆場,視死如歸的豪情壯誌,英勇氣概。所以宇文成都就借機改寫了成自己版的《從軍行》,來激發將士們的士氣和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