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2 / 2)

武函這些日子在大河部落的城牆周圍觀察,想要找到突破口。還真被他找到了。

就是河水,穿過大河部落的冼河支流。

這支支流是穿過城牆的,城牆在河水的位置,架起了一部分讓河水流過去。

花雅為了防止有人從這裏潛進來,在河水裏安置了木頭和石頭製成的柵欄狀東西,既可以讓河水流過,也可以抵禦潛入的敵人。

武函當然不是想要從這裏潛進去,這裏的防護很嚴密。

他觀察出,這條河是大河部落的飲用水來源,所以想要截斷這條河,斷了大河部落的用水。

然後派人守住各個水源,困死大河部落。

可武函沒有想到,這麼做是會逼迫大河部落,讓花雅不再留情,加快了安山部落的失敗的。

安山留在聽到武函建議的時候,並沒有頭腦一熱,就立即去實行,他在想,想這麼做的可行性和這麼做的後果。

安山留現在已經意識到,安山部落是弱勢的一方,應該趁著大河部落沒有趕盡殺絕之前,趕緊離開的。

但安山留想要再做最後的掙紮,他認為安山部落雖然沒能贏得戰爭的勝利,但卻和大河部落學到了許多的東西。

他認識到,他以前的想法是錯的,想要強大,不光要依靠武力,還應該有智慧。

然而,他的智慧顯然是比不上大河部落,所以才會屢戰屢敗。

既然現在有了突破口,安山留決定要好好利用,決不能再草率了。

安山留在武函的帶領下,親自去查看了情況。

大河部落被城牆圍在裏麵,牆上有弓箭手,強攻以安山部落的現狀,顯然是不行的。

安山留想,這石砌的牆可以保護大河部落,但也使得大河部落和外界隔絕,如果用什麼辦法,把他們困在裏麵,裏麵的食物不夠,就可以困死他們了。

但現在安山部落的戰鬥力顯然是不如大河部落的,士兵們的士氣低糜,傷亡也很嚴重。

有什麼辦法可以困住大河部落呢?安山留一邊觀察地形,一邊想。

安山威被囚禁了這些日子,一直在想怎麼逃出去,要是二哥在就好了,他那麼聰明,一定想得到的。

安山威的二哥叫做安山林,他在老族長,也就是他的父親去世的前一段日子出去遊曆了,所以這場族長爭奪戰裏沒有他,要不然結果就不一定是安山留做族長了。

安山林和安山留不同,他做事是很會思考的,是安山這三兄弟裏最聰明的。

安山留雖然有野心,但智慧卻不足;安山威性格直爽,為人平易近人,不管是安山姓的人還是外姓的人,他都會交好,所以得人心;安山林則做事思慮,考慮好一切才會動手,且智商高,往往能想到出其不意的方法。

此刻,在外遊曆的安山林正在回來的路上,他的回歸,給這場戰爭帶來了轉折。

安山林並不是一個人回來的,他回來的同時,帶回了一個部族,是南麵的一個部族,常年的受水禍的侵擾,安山林遊曆到那裏,憑借著高超的智商和俊秀的外表,贏得了該族族長女兒的芳心。

安山林向族長建議,把族群遷徙到安山去,說安山是怎麼怎麼好,等等等等,反正是把族長給說服了。

這安山林不止要拐走人家女兒,這是要拐走整個南海部落啊。

安山林帶著老婆和丈人回到安山部落,才知道安山部落已經發生了巨變,安山留現在再攻打大河部落,安山威被囚禁了起來。

安山林想,擴展地盤兒也是時候了,雖然大河部落和安山部落隔了幾座山,但大河部落所在的地方更加的富饒,現在安山部落的人口急劇增加,現在的地方顯然有點兒擠啊。

安山林把南海部落安置好,把安山威放出來,勸誡一番,無非就是說攻打大河部落的必要性,兄弟之間有什麼隔夜仇,大哥不是沒殺你嗎?囚禁你是讓你反省之類的。

安山留知道安山林回來,還帶回了一個部族,知道不用打道回府了,連忙派人去請安山林。

安山林告別新婚的嬌妻,帶著南海部落和安山威一起趕到安山留的營地。

兄弟三人準備齊心協力,大幹一場。

真正的戰爭剛剛開始。

安山留和安山林說了自己的想法,安山林在安山留的帶領下,觀察了大河部落的地勢和防禦。

認為安山留的想法是可行的,尤其是現在安山部落的人數就比大河部落多了將近一倍,圍困大河部落不是不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