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實驗課如何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實驗教學
作者:施仁忠
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求高中學生將基礎的理論知識掌握好,更要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去,在實踐中獲得進步。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開設實驗課進行分析,闡述信息技術實驗課對學生信息素養的提高產生的影響。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在這樣一個快速發展進步的社會裏,信息是知識,是技術,是一種重要的資源。所以,加強高中學生對信息技術實驗課內容的學習,對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認識思維等都具有很大的意義和作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不僅僅理論性很強,更具有超強的實踐性。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開設實驗課,可以使得高中學生在繁重的學業中高效率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並且能夠熟練地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1 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是高中信息技術實驗課開設的必然趨勢和現實需求
1.1 新課程理念的必然要求
江蘇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中指出:“網絡技術應用模塊要注重學生對網絡技術和參與創造性活動的興趣;要結合實際條件,把網絡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整合到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去,避免技術與應用、理論與實踐相脫節。”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開設實驗課,就是借鑒理化生學科實驗課成熟的教學方法、思路及實驗流程,給學生創設一個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環境,讓學生在實驗中親自動手操作,通過實驗來加深對信息技術理論知識的理解,從而更好地在實際生活中應用信息技術知識。
1.2 教學實踐的必然要求
在江蘇省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實際教學中,受到高中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複習和各校教育技術裝備設施條件限製的影響,信息技術教師更多的是理論講解、演示和學測題庫複習,學生缺乏實踐動手的機會,甚至學生討厭上信息技術課。這就導致學生對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有所欠缺。在現行的江蘇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其實有部分課程可以采用實驗課的模式,通過理論加實驗操作的形式,逐步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如計算機硬件組成及安裝、雙絞線的製作、網絡的架構和網站製作等課程,就可以采用實驗課形式開展教學。
2 高中信息技術實驗課提升學生信息素養的基本途徑
1)從信息意識方麵來說,信息技術實驗課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有助於培養學生對計算機持久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高中生的信息素養。在信息化社會的大背景下,信息素養概念的提出經曆了一番周折,信息素養的含義從側重於信息技術知識技能,逐步發展為利用信息技術獲取識別信息,加工處理信息,或者是管理、表達、交流信息的能力。通過信息實驗課程的推進,學生很容易對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產生興趣,並把它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進行創造性思維,使得學習持續永久進行下去。
如在網絡的架構實驗課程中,教師可以設計實驗教學從傳輸介質雙絞線的製作開始,經過雙機互連、多機組網、家庭有線網絡設置、無線網絡設置等實驗單元,讓學生逐步了解網絡的構架,親手實踐組網規劃、連接硬件設備、安裝操作係統及應用軟件、測試運行等全過程。這樣當學生在今後日常生活中遇到需要組建網絡時,就能夠真正地“學以致用”。實驗課程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知識,在完成任務中漸漸培養出自己的動手能力和獨特性思維。
2)在對高中信息技術實驗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了解和掌握了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為以後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研究做出鋪墊,完善了學生適應信息社會的必備素質。高中生信息素養的重要部分是掌握較為係統的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技能,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是“學到高峰”的鋪墊,通過實驗課程牢固地掌握它,才能在互聯網的世界裏愈走愈遠,盡情地探索信息時代裏創造的瑰寶。這對於促進高中生信息意識的提高以及學生信息倫理道德建設的發展與鞏固有著深刻的意義。